就像它的食草同名一樣,生活在海洋的“葉羊”以吃草為食。然而,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補充它的飲食:透過太陽的力量。
人們被葉羊迷住了
“小羊肖恩”是菲律賓許多潛水員親切地稱其為一種奇怪的海洋生物,被稱為葉羊(Costasiella kuroshimae),因為它與動畫羊羔相似。與其名字所暗示的相反,葉羊既不是葉也不是羊——它是一種海蛞蝓。
“它們是脆弱的生物,它們的身體就像沒有殼的蝸牛,”潛水員兼攝影師吉納維夫·雷耶斯 (Genevieve Reyes) 說。“葉羊在感覺到你的存在時不會躲藏或縮回。它們有規律的生活,在藻類的葉子上盤旋,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吃草。”
這種海洋無脊椎動物的黑色珠狀眼睛緊靠在一起,白色的頭部伸出類似羊耳或昆蟲觸角的黑色尖端的犀牛,身體上表面伸出點狀綠色的角。海參的 cerata 是類似於蘆薈植物或斑馬肉質植物的葉狀附屬物,但通常具有粉紅色、紫色或白色的尖端,它們包含消化腺的分支。與此同時,犀牛在水中接收化學訊號,賦予海蛞蝓嗅覺並使其能夠找到食物來源。
“人們被葉羊迷住了,因為它有一張可愛的臉和一個有趣的形狀,”加州科學院無脊椎動物動物學和地質學高階策展人、海蛞蝓專家特倫斯·戈斯利納 (Terrence Gosliner) 說,他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在菲律賓發現的無數物種。“它們只是很棒的小蛞蝓。”
它們很小,成年後最長可長到七八毫米,壽命在六個月到一年之間。根據 Gosliner 的說法,葉羊是雌雄同體(具有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必須與另一個個體交配才能產生卵塊。“卵孵化成帶殼的幼蟲,在浮游生物中度過一兩個星期。然後,它們丟棄殼,開始作為小蛞蝓生活,”他說。
進行光合作用
葉羊是一種毛茸茸的氈狀藻類,生長在軟質基質(如淤泥或細沙)的地區。“它們不是在珊瑚礁中發現的,而是在珊瑚礁附近的區域中發現的,”戈斯利納說。“葉羊一生都在這種藻類上度過,你經常可以在那裡看到它們的整個群體——我在一片藻類葉片上看到了多達 15 或 20 個。有時,你可以看到彈頭,它們是微小的螺旋線圈。”
葉羊在藻類上吃草(很像它的草食性同名),吸食其葉綠體(藻類細胞內含有葉綠素的結構,一種綠色光合色素)這樣做可以讓葉羊透過光合作用補充其飲食,而光合作用通常只由植物進行。這種光合作用能力為葉羊贏得了“太陽能海蛞蝓”的稱號。
“這是少數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多細胞生物之一,”菲律賓八打雁州立大學助理教授兼該大學維德角島海洋研究和水生科學中心 ( VIP CORALS )負責人米格爾·阿茲庫納 (Miguel Azcuna ) 說。“想象一下,你吃了一份沙拉,將葉綠體保留在你的消化系統中,所以你只需要把自己放在陽光下做食物。這對生存很方便。”
此外,藻類葉綠體為葉羊提供保護,賦予其綠色偽裝和化學防禦,以阻止捕食者。
環境威脅
葉羊並未處於嚴重危險之中,但它們仍然面臨生存威脅,包括棲息地喪失。非法捕魚和破壞性捕魚(例如使用炸藥或氰化物)等做法會破壞海洋棲息地並殺死生活在其中的動物。雖然這些做法在菲律賓已被取締,但非法捕魚和破壞性捕魚在該國仍然存在。
氣候變化也在影響海蛞蝓的棲息地。更強烈的風暴和颱風——菲律賓平均每年有 20 次——由變暖的世界帶來可能會破壞海洋區域,強大的海浪和洋流會產生沙塵旋風,可能會使葉羊脫臼並連根拔起它們生活的藻類。更酸性的海洋也可能改變動物的行為,正如對其表親海兔的研究所證明的那樣,當暴露於模擬的海洋酸化和變暖時,海兔的覓食成功率較低,並且做出的決定也更差。
為了應對其海洋環境日益嚴重的威脅,菲律賓已將某些棲息地指定為海洋保護區(MPA)。例如,八打雁的馬裡卡班島於 2019 年被宣佈為海洋保護區,限制了捕魚活動,並讓社群參與監測珊瑚礁健康並保持海岸線無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