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那麼多葡萄酒,你會發現葡萄酒瓶形狀大小各異,有的又細又長,有的矮矮胖胖……有經驗的酒客,一看到酒瓶,就基本上知道這是瓶什麼樣的酒。
1
酒瓶有哪些部分組成?
一個酒瓶有哪些部分組成?各位可以在下圖找到答案。
其中酒瓶的凹槽不是必要的,市場上也有許多平底的葡萄酒瓶,有凹槽與否跟葡萄酒的品質無關。一般認為凹槽的作用有三:一是為了積存葡萄酒的沉澱,有些葡萄酒在陳年過程中,單寧和酒石酸、多酚類物質會發生聚合沉澱,凹槽能讓沉澱物一直留在底部,從而不影響葡萄酒的品質;二是為了拿酒方便,托住瓶底拿葡萄酒時,自然而然會將手伸入凹槽內,可以幫助穩妥地拿出葡萄酒;三是為了放得更穩,製作酒瓶時瓶底可能會有一條細縫,凹槽可以讓酒瓶放得更穩,也可以避免凸出部分傷到人。
不管是矮胖敦實的還是細長高挑的酒瓶,其容量一般為 750ml。所以,瓶形設計的差異不會對酒瓶的容量造成影響。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不同形狀的葡萄酒瓶呢?難道酒瓶的形狀跟酒杯的形狀一樣,會對葡萄酒的風味造成影響?其實不然,酒瓶的形狀並不會對葡萄酒的風味造成任何影響,酒瓶形狀的選擇主要與一個產區的歷史傳統及其作用有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們也能夠從酒瓶的形狀,判斷一瓶酒的大致產區。
2
世界葡萄酒主要有哪些瓶形?
(1)波爾多瓶
波爾多瓶(Bordeaux-style bottles)亦稱高肩瓶,比勃艮第瓶(Burgundy-style bottles)稍後出現。波爾多瓶是現在最常見的主流瓶子,寬大的肩頭,筆直的身軀,有稜有角的樣子像是穿了一件筆挺的西裝。通常紅葡萄酒使用深色的瓶子,白葡萄酒則是淺綠色或透明的。
波爾多地區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瓶子?一說這是專為區別勃艮第瓶而設計的,另一說這是為了阻擋波爾多葡萄酒(酒體豐滿、風味濃郁)中的沉澱物,當酒液緩緩流出,沉澱物會堆積在寬大的瓶肩位置。
波爾多瓶不僅僅只限於波爾多地區生產的葡萄酒,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馬爾貝克(Malbec)、長相思(Sauvignon Blanc)、白詩南(Chenin Blanc)和賽美蓉(Semillon)等起源於法國波爾多的葡萄品種所釀製的葡萄酒也會採用波爾多瓶。另外,一些新世界產國生產的波爾多混釀葡萄酒(Bordeaux blends)也會使用波爾多瓶來裝瓶。
因波爾多葡萄酒的聲名遠播,很多追求酒瓶標準化的酒商都會使用這種酒瓶。義大利和西班牙大部分的葡萄酒都使用波爾多瓶。
(2)勃艮第瓶
勃艮第瓶也叫斜肩瓶,是最早出現的葡萄酒瓶。這款酒瓶發明於 19 世紀,為了降低工人的製作難度,瓶肩處設計得較窄。勃艮第瓶的瓶身更寬胖,瓶肩處的線條也較柔和,不會像波爾多瓶那樣生硬。
勃艮第瓶是優雅、溫柔、流暢的,主要用來裝黑皮諾紅葡萄酒(Pinot Noir)和霞多麗白葡萄酒(Chardonnay)。隨著黑皮諾和霞多麗的流行,這種形狀的酒瓶也得到了極大的普及。
除了勃艮第,法國盧瓦爾地區(Loire)也使用勃艮第瓶。大部分與黑皮諾風味相近的紅葡萄酒(顏色明亮、酒體輕盈、層次複雜的葡萄酒)也有可能用這種形狀的酒瓶裝瓶,如內比奧羅(Nebbiolo)、佳美(Gamay)和埃塔納(Etna Rosso)等葡萄酒。此外,如果一瓶白葡萄酒使用的是勃艮第瓶,那麼極有可能經過橡木桶的陳釀。
(3)摩澤爾/阿爾薩斯瓶
摩澤爾/阿爾薩斯瓶(Mosel/Alsatian wine bottles)的出現晚於波爾多瓶,主要用來裝雷司令白葡萄酒(Resling),酒瓶顏色多為淺綠色或無色。這種酒瓶比勃艮第和波爾多型的葡萄酒瓶更加細長纖巧,瓶底幾乎沒有凹槽。由於當地主要是透過萊茵河(Rhine River)來運輸葡萄酒,河流上的運輸比海上運輸的船隻小,裝的也少,所以要求酒瓶更纖長精巧,船艙才可以儘可能多地裝酒。比起從勃艮第或波爾多到英國的那段顛簸的水路運輸,這段運輸路程要平穩些,這也是這款酒瓶比起其他兩款薄些的理由之一。
此外,還有一個幾乎跟摩澤爾/阿爾薩斯瓶一樣的瓶形,叫萊茵瓶(Rhine-style bottles)。萊茵瓶亦稱為 Hock 瓶,因為它來自德國一個叫Hockheim的小鎮。萊茵瓶瓶頸細長,形狀與摩澤爾/阿爾薩斯瓶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萊茵瓶呈棕色。萊茵瓶主要用來裝瓊瑤漿(gewurztraminer)、雷司令、米勒圖高(Muller-thurgau)等葡萄酒。
(4)羅訥河谷瓶
羅訥河谷瓶(Rhone-style bottles)的形狀跟勃艮第瓶很像,不過,羅訥河谷瓶的瓶身更小,瓶頸也更長。此外,羅訥河谷瓶也是個徽章控,很多羅訥河谷瓶上都有浮雕(盾形紋章)。對於很多新世界產國的酒商們來說,他們會根據葡萄酒的風格來選擇使用勃艮第瓶或羅訥河谷瓶,但對於羅訥河谷地區的酒商們來說,這種羅訥河谷風格的酒瓶是他們地區的驕傲。
羅訥河谷瓶主要用來裝瓶西拉紅葡萄酒(Syrah),但歌海娜紅葡萄酒(Grenache)、慕合懷特紅葡萄酒(Mourvedre)、維歐尼白葡萄酒(Viognier)、瑚珊白葡萄酒(Roussanne)和瑪珊白葡萄酒(Marsanne)也有可能會用到這種酒瓶。
(5)香檳瓶(起泡酒瓶)
香檳瓶(Champagne bottles)和其他起泡酒的酒瓶跟勃艮第瓶風格類似,不過它比較厚重。這是因為香檳和其他起泡酒酒液中都有二氧化碳氣體,其氣壓一般相當於 5 個標準大氣壓,要裝下這高壓的酒液,瓶壁必須特別地厚。這是酒商們經過長期的實踐發明出來的酒瓶,在此之前,香檳(或其他起泡酒)經常在運輸的路途中爆炸,造成浪費的同時更非常危險。
(6)甜酒瓶
甜酒酒瓶(Sweet wine bottles)通常比較矮,而且瓶身很瘦,一般用來裝冰酒(Ice wine)和遲摘葡萄酒(Late harvest wine)。它們的容量不是標準的 750ml,而是 375ml,用以強調這些葡萄酒產量稀少,彌足珍貴。所以也有人稱一瓶甜酒為“半瓶”,因為它只有常規葡萄酒容量的一半。
(7)加強酒瓶
加強酒(Fortified Wine)必須盛放在非常堅實的酒瓶之中,此外,像一些年份波特(Port)的酒瓶瓶頸處還有凸出的部分,以讓陳年老酒在醒酒後將沉澱留在瓶中(這種酒瓶跟波爾多瓶十分相似,只不過多了瓶頸的突出部分)。不過,同為加強酒,瓶形卻可能各有不同。而根據加強酒甜度的不同,其瓶形大致如圖所示:
(8)普魯旺斯丘瓶
普羅旺斯(Provence)是法國最大的桃紅葡萄酒產區,而普羅旺斯丘(Cotes de Provence)是普羅旺斯最大的 AOC 子產區,生產著普羅旺斯 75% 的桃紅葡萄酒。本文列舉的普羅旺斯丘瓶並不用於桃紅葡萄酒,而是應用於普羅旺斯丘的紅葡萄酒。這種普羅旺斯丘瓶有點像保齡球,當地人稱其為 Corset(Corset 是塑身衣的意思)。有一些普羅旺斯丘酒商仍在使用這一傳統的酒瓶,短時間內這種瓶形不會被淘汰。
(9)基安蒂瓶
基安蒂(Chianti)是義大利著名的 DOCG 產區。傳統的基安蒂酒瓶是被蘆葦或稻草包裹的胖肚矮身瓶,當地人稱之為 Fiasco。Fiasco 圓圓的,製作工藝很簡單,加上以前勞動力成本很低,所以用稻草或蘆葦包裹住瓶身在當時特別流行,成為基安蒂葡萄酒產區的一大特色。這種瓶子的主要作用是便於運輸,在運輸過程中可以保護瓶身。隨著人力成本的上升,這種瓶子已經比較少見了,現在很多基安蒂葡萄酒都是用波爾多瓶來裝瓶了。
(10)圓扁瓶
圓扁瓶(Bocksbeutel)的肚子其實是扁平的橢圓狀,瓶頸很短,容量為 750ml,左肩一般會刻有徽章,代表產區。圓扁瓶之所以是扁的,是為了防止在運輸過程中滾來滾去,或是在平坦的地面溜走。這種酒瓶主要用於德國弗蘭肯產區(Franconia)的葡萄酒(該區至少從 18 世紀早期就已經在使用這種瓶子了)。另外,有些葡萄牙葡萄酒,特別是葡萄牙的桃紅葡萄酒,會使用這種瓶形,而且這種瓶子在葡萄牙叫 Cantil。現在圓扁瓶已是受歐盟組織保護的瓶形。
(11)汝拉瓶
汝拉(Jura)是法國東北部的一個小產區,位於位於瑞士和勃艮第之間,處於法國最人跡罕至的汝拉山脈的山腳下。汝拉瓶最大的特點是中間窄,兩頭微微張開,而且在瓶身上還刻有“Jura”的法文字樣。汝拉這個產區像是被時間給遺忘,完完全全保留了一百多年前的樣貌,就連釀酒的方法與技術也是承襲傳統,這是一個值得令人深入去探討的產區。所以雖然汝拉瓶的認知度和流行度不高,還是值得我們去記住它。這裡的薩瓦涅(Savagnin)、普薩(Poulsard)、特盧梭(Trousseau)、黑皮諾、霞多麗等葡萄酒都用汝拉瓶來裝瓶。
(12)黃酒瓶
黃酒(Vin jaune)同樣產自汝拉產區,在國際上知名度很高。黃酒的原料是薩瓦涅葡萄,其釀造方法和雪利酒(Sherry)類似,需窖藏 6 年以上,在窖藏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類似膜的酵母花(但跟雪利酒的酒花 Flor 不一樣),叫 Voile。最後釀出來的酒顏色金黃,帶有獨特的蜂蠟、核桃、堅果的香氣,口感濃厚圓潤。這種獨特的黃酒最後會被裝進一種叫 Clavelin 的黃酒瓶中,這種瓶子矮胖、結實、厚重,容量只有 620ml,而且只有黃酒才能用這種瓶子。(參考/Wine Ponder & Winery 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