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藻
《黃帝內經》中記載了這樣一段對話:
黃帝問岐伯道:“我聽說上古時代的人,年齡都超過了百歲,但行為動作沒有衰老的跡象;現在的人,年齡到了五十歲,動作就顯得衰老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回答道:“上古時代的人,都懂得養生之道,取法天地陰陽的變化規律,選擇適當的養生方法來調和保養。他們飲食有節制,起居有規律,不過分勞作,所以能夠享盡自然的壽命。”
這一段對話中,岐伯的回答很值得我們現代人反思。養生,其實並沒有多麼深奧,不過是順其自然罷了。
人間溫暖,一日三餐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然人慾既勝,天理或亡;故有道之士,必使飲食有節,男女有別。”
《圍爐夜話》中的這一段話,將人的慾望以及節制的必要性,講得很清楚。
吃喝的慾望,是人的天然屬性。吃好喝好,當然重要。但是,如果超過了基本需求,過於鋪張浪費,暴飲暴食,這樣做,違反天道。
曾任職蘋果公司的李開復,事業有成。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改變了他的命運軌跡。
面對疾病帶來的考驗,李開復開始反省自己過去的生活。在《向死而生》這本書中,他寫自己過去飲食的不健康。
他說,他從小就貪吃,不喜歡吃蔬菜,經常大魚大肉,暴飲暴食。年輕的時候,甚至可以一口氣吃下三斤牛排。
學生時代,和夥伴一起去“吃到飽自助餐廳”,一次可以吃下九塊牛肋排,因為吃得太撐,第二天一整天都吃不下東西。
久而久之,給自己的腸胃造成了負擔。經年累月,身體的毒素越來越多,身體怎麼能不崩潰呢?
“不節,則雖盈必竭;能節,則雖虛必盈。”
正如百姓所言:東西是別人的,身體是自己的。
為了別人的東西,吃壞了自己的身體,實在是有些不明智。
“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
最好的生活,不過是一日三餐,安心;臥榻三尺,踏實。
身心安樂,起居有常
現在我們總在講養生。其實,養生不過就四個字:順其自然。
據說,南北朝時期,北魏有個大將軍叫羅結,他活到了120歲。
為什麼他可以這麼長壽呢?有些人向他尋求長壽的秘訣。
他說:“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作息有時,清心寡慾,少說多做,無憂無慮。”
107歲那年,他仍然身強體壯、耳聰目明,還被太武帝任命為兵馬大元帥。
所有的非凡,都是由平凡的小事日積月累鑄就的。
曾國藩在家書中,也叮囑弟弟道:“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做事有恆,容止有定。”
作為哥哥,不僅關心弟弟的工作和學業,就連日常習慣與個人修養,都非常重視。
他在家書中,寫到了關於養生之法的五件事:一曰眠食有恆,二曰懲忿,三曰節慾,四曰每夜臨睡洗腳,五曰每日兩飯後各行三千步。
其實,家書中總共提到了兩個方面:一個是控制自己的慾望,比如不要總是生氣;另一個就是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吃飯睡覺按點,每天泡腳,還有就是適量的運動。
這些習慣,與我們今天並無二致。
道理就擺在那裡。做了,自然就有改變;不做,則還是原來的樣子。
大多時候,人和人的區別,並不是在知與不知之間,而是在做與不做之間,劃出了界限。
不妄作勞,精神內守
人的勞累分兩種:一種是肉體上的疲勞;另一種就是精神上的糾纏。
調養身體,一定要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其實,工作和生活是分不開的,當我們忙於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涵養自己的精神家園。
一次,一位美國學者對一行禪師說:“不要把你的時間浪費在菜園和種養萵苣上面。你應該寫更多的詩,是個人都會種萵苣。”
後來,一行禪師在文章中寫道:那位美國學者的思維方式,與自己並不相同。在他看來,如果自己不種萵苣,就沒辦法寫詩。
二者,是互相聯絡的。
“正念吃早餐,清洗餐碟,種植萵苣,俱念念分明,這些都是我寫好詩的必要條件。”
要想保持好的工作狀態,生活上就要找到自己可以得到放鬆和正能量的來源。真正的疲勞,往往不是來源於身體的勞累,而是精神上的困頓。
愛自己,不但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也要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園。
做最好的自己,不是住著豪華的房子,穿著漂亮衣服,心裡卻滿是憂傷與煩惱。而是穿著適合自己的衣服,住著乾淨整潔的房子,心裡充滿了對生活的無限探索和喜悅之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