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籍摘要
1.《日華子本草》:“破症瘕結,消癰毒,止驚癇。”
2.《本草衍義》:“玳瑁治心經風熱。生者入藥,蓋性味全也。”
3.《本草綱目》:“甘,寒,無毒。解痘毒,鎮心神,急驚客忤,傷寒熱結,狂言。玳瑁解毒清熱之功,同於犀角。”
4.《本經逢原》:“甘寒無毒。入心主血,有解毒解熱之功。故蘇頌以之磨汁服解蠱毒。”
5.《增廣和劑局方藥性總論》:“寒,無毒。主解嶺南百藥毒。”
6.《飲片新參》“玳瑁片淺平。平肝鎮驚,定心氣。”
7.《圖經本草》:“玳瑁入藥鬚生者乃靈,帶之亦可以闢蠱毒。”
8.《開寶本草》:“生飲其血,解百藥毒。”
9.《馮氏錦囊秘錄》:“得水中至陰之氣,故氣寒無毒,而解一切熱毒,其性最靈。凡遇飲食蠱毒之類,則必身自搖動。”
10.《中藥大辭典》:“清熱,解毒,鎮驚。治熱病驚狂,中風,譫語,痙厥,小兒驚癇,癰腫瘡毒。”
11.《食性本草》:“療心風,解煩熱,行氣血,利大小腸,通婦人經脈。”
12.《中華本草》:“平肝定驚;清熱解毒。主熱病高熱;神昏譫語抽搐;小兒驚癇;眩暈;心煩失眠;癰腫瘡毒。”
13.《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解毒,鎮心平肝。用於熱病發狂,譫語,小兒驚風,癰腫瘡毒。”
二、現代研究:
1.成分:含角蛋白及膠質等。
2.藥理: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玳瑁的乙醇提取液,在體外對鼻咽癌患者T調節細胞亞群的T4和T8陽性細胞,僅有微弱誘導作用。
3.不良反應:長期或大量服用,容易損傷脾胃,造成腹部不適,這時一定要停止服用。如果症狀沒有好轉,還需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