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斷舍離”理念的創始人山下英子說過:“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瞭解自己,整理內心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
很多人以為,斷舍離就是把多餘的東西扔掉,人生活的空間變得簡單而寬敞。
如果你認真觀察,就會發現,有的人家裡,總有扔不完的東西,不是他們不收拾屋子,而是他們沒有做到“開源節流”,從源頭上控制購買慾。
生活好不好,一方面是物質是否豐富,更重要的是內心世界是否豐盈,精神是否飽滿。
人到中年,柴米油鹽貴,房子車子更貴,老人孩子貴上加貴。只有學會摳門,才能越過越好。
02
學會摳門的技術,生活就會有藝術。
摳門就是省錢,有點像吝嗇鬼一樣,買菜的時候,討價還價;出門的時候,儘量步行;吃飯的時候,一粒米都不浪費......這是很多人印象中的摳門,把生活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折。
其實,摳門的生活,不一定是打折了,生活質量降低了。而是換一種生活方式,把一些毫不起眼的東西,化腐朽為神奇。
一位日本老奶奶,名叫小笠原洋子,她從三十多歲開始,就一直“摳門”。後來,她向很多朋友,展示了真實的生活。
她省錢的訣竅,滲透到了生活的瑣碎之中。
用宣傳廣告當桌墊,別人不要的東西,她可以用起來,一分錢都不花,但是桌面變得乾淨了;炒菜的鍋子可以不洗,新增一些新鮮的青菜,稍微煮一下,就變成了美味的火鍋......
說白了,懂得摳門的人,一直都在做“變廢為寶”的事情。他甚至可以把家裡的廢物,換一種方式,賣給別人。
我的一位朋友,他常常去擺地攤,賣盆景。令人驚奇的是,絕大部分的盆景,都是他自己種養的,成本幾乎為零。
比方說,家裡吃完橘子之後,把種子留起來,然後找一個空塑膠瓶,製作成美麗的花盆,新增泥土,再把種子埋入土裡,等種子發芽、變綠之後,就很有吸引力了。
常常有人在網上問,人到中年,到底要找什麼樣的副業?其實,摳門本身就是一門副業——利用業餘時間,改變家裡的舊物,去親戚朋友家裡,尋找自己需要的“廢物”。
人到中年,生活很難,如果能夠做到“物盡其用”,一部分難題,就解決了。
03
養成摳門的習慣,金錢才會更有價值。
也許,你有這樣的購物經歷:本想去商鋪買一點蔬果。但是經過零食櫃檯的時候,忍不住買了很多的零食;有能說會道的推銷員,和你交流了一番,你抱著嚐嚐新的想法,又買了一些“新品種”。
回到家,認真一算,買零食的錢,超出了你的預算。更氣憤的是,有些零食,根本就不對你的胃口。錢花出去了,卻買了一個“難過”。
會生活的人,懂得“精打細算”。
在購物之前,做一個方案,對照家庭的實際需求,根據家人的口味,買到最恰當的東西。在商鋪裡,不管誰向你推銷東西,你都能夠“紋絲不動”,堅持自己的意見。
習慣了捂住錢包,一旦遇到了投資的機會,把錢拿出來,就變成了資本。這樣的花錢方式,會讓錢變得更有價值。
“錢到用時方恨少”,吃吃喝喝的時候,炫耀自己的時候,都不會覺得錢有什麼問題,但是眼睜睜看著機遇溜走,就會捶胸頓足。這是很多中年人犯過的錯誤。
與其後來說“想當初,我應該如此這般”,不如握住錢,坐等機會來臨。
04
建立摳門的目標,人就越活越有希望。
一個日本女孩田母神咲,在三十多歲的年紀,就買了三套房,並且都是憑藉“一己之力”。
比較起來,我們身邊很多中年人,到四十歲的時候,一套房子都買不起,頂多是付了首付,等自己五十多歲才能把餘款付清。也就是說,一輩子都在為一套房子而奮鬥。
生活本身不那麼糟糕,只是我們缺少花錢、賺錢的目標。
田母神咲在十八歲的時候,就定下了買房的目標,並且為了這個目標,她嚴格控制自己支出,每個月都要有“規定數額”的存款。
使勁摳門,錢用來養老,以後退休了,可以好好旅遊,去追求詩和遠方。雖然,這也是目標,但是不夠“遠大”。
會賺錢的人,一定擁有“睡後收入”。雖然自己在休息,但是錢還在源源不斷地增加。利息、房租、分紅等,就像流水一般湧來。
增加固定資產,學會理財,善於和別人合作,都會讓人越活越輕鬆。
05
人到中年,放下面子,才能贏得面子。
不為多餘的東西買單,不浪費一分一釐,生活會“緊巴巴”,但是也會很快樂。
生活好不好,是自己的真實感悟,而不是看別人的眼神,不要誰仰慕你,指責你。
山下英子說過:“要是自己能隨便湊合著用一個東西,那別人也會用隨便的態度來對待你。”
你越大方,那麼你的生活中,雞肋產品越來越多,並且這些東西會讓你很煩惱,扔掉捨不得,留下來又很礙眼,還得花時間、金錢去打理它們。
有網友說,他看到各種廉價的東西就買,如果不買就吃虧了一樣,買回來之後,用不著,就送人。這樣的行為,同樣需要戒掉,“大度”不會帶來幸福,甚至會變成“升米養仇”的惡果——你隨便買,別人隨便拿,然後用理所當然的態度對你。
要懂得,摳門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哄自己開心,讓家庭更幸福。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