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多的時候,我們都不快樂。為什麼不快樂?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不願意放過自己。由此,在自我的逼迫下,我們產生了很大的壓力。面對壓力,人類自然的反應,要麼戰鬥,要麼逃跑。這種本能,使得我們不快樂。
壓力無疑是令人不舒服的。最明顯的不適,是生理上的變化,諸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等。這些變化還能被覺知,可以有意識地進行調整。而對心理上的影響,不經仔細辨別,可能自己都覺得莫名其妙,例如焦慮、拖延、易怒,有時會錯意了,還以為是性格使然。壓力對行為也會產生影響,遇到壓力時,語速不自覺地加快,坐臥不安乃至於恐懼上班。這些都會令人不開心。
為什麼會產生壓力?其中原委因人而異。哪怕是經過刻意的訓練,也不能完全消減對壓力的反應,做一個所謂“佛系”的人。北宋的蘇軾研究佛學,自認為很有心得。將自己的感悟寫了一首詩:“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認為很了不起,已經覺悟了。蘇軾將詩送給江對岸寺裡的好友佛印。佛印看到來詩,題寫了兩個大字“放屁”!便將原詩退回。蘇軾看到這兩個刺眼的評語,只覺得血往上湧,勃然大怒。連夜乘船過河找佛印理論。佛印呵呵一笑:“你不是八風都吹不動嗎?怎麼被一屁打過江來了。”蘇軾才恍然大悟,連忙向好友道歉。可見,關心則亂,佛系青年不好當。要緩解壓力,還要找到對症的方法。
職場中,個人能力與工作要求不相匹配,常常是令人產生過大壓力的原因。與標準要求差距越大,壓力便會越大。《西遊記》中,每次讓豬八戒去抓妖,二師兄都是牢騷滿腹,壓力巨大,非常的不開心。
處不好人際關係,也是令人壓力倍增的原因。得不到同事的支援,與同事處不好關係,對那些具有很高社會需求的員工而言,更會導致相當大的壓力。智商高情商低的人比比皆是,如果不能自知,更顯痛苦。
巨大的壓力讓人苦不堪言,令人不快樂。只有卸下過重的揹負,才能快樂工作、高效工作。如何緩解壓力呢?最關鍵的一點,是要做到能力與工作要求相匹配。對於一個小學一年級學生而言,二十以內的加減法沒有壓力,但最簡單的乘法,對他們而言都會是巨大的壓力。緩解這種壓力,除了提升能力之外,別無他法。只有透過努力,透過付出來彌補。
人類對未知充滿恐懼,不確定的東西會給人極大的壓力。在工作中,要積極溝通,降低不確定性。一般面對領導的時候,壓力會比較大。嘗試多進行溝通,“一回生二回熟”,這句俗語隱藏著與老闆溝通的智慧。與他人溝通亦是如此,多進行溝通是第一原則。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問清楚,避免做無有功。
尋找工作的其它意義,也是緩解壓力的有效途徑。長時間從事同一崗位的工作,不免產生焦慮的情緒。嘗試發現工作的新意義,開啟另一條成長之路,或許能找回工作的新鮮感和成就感。一旦賦予了工作新的含義,也就是為工作找到了一條快樂的新路徑。
知道不快樂的根源,便要努力去改善,去消除。聖人畏因,凡人畏果,預防優於事後補救,只有在根源上解決問題,才能一勞永逸。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有一定的壓力也是好事。一個人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壓力反應,至少說明對自己還有要求,這便是進步的源泉。壓力也是動力,大部分的人,天生便是懶惰的,在壓力的驅使下,進步才會快,成績才會越大。只是,請及時釋放過大的壓力,快樂地工作,快樂地生活!
以前,總以為生命中的一切好,都能夠在努力之後得到,後來發現,自己用盡一切努力都得不到的東西,總有人能夠很輕鬆擁有,所以,不那麼相信努力的意義了。
以前總覺得會有真誠的朋友,會用真心換來真心,後來發現,自己所看中的朋友只是那些在集贊,砍價,投票時能夠給我隨手傳發一個連結的人,僅此而已。我好像不那麼需要朋友了。
以前總覺得會有一個唯一的另一半,相知相愛,相信想靠,後來發現,他需要我的時候我總在,而我需要他的時候他像死了一樣,所以我離開他後也不想觸碰感情,所謂的婚姻,也只不過是權衡利弊,價值交換的結果。
以前總是很容易被人看穿,聽不懂言外之意,也不用去揣摩別人的心思,而現在,要做一個懂得傾聽,學會偽裝,怒不形於色,不那麼輕易被人看穿的人,這樣才不會被輕易利用和欺騙,多了鈍感力,也多了共情力和同理心,只是不想那麼單純,那麼真實了。
我懷戀的,是那個對朋友毫無保留的我,是那個可以很直接表現自己不滿意的我,是那個不用聽懂別人言外之意的我,是那個在雪地裡用凍僵的手給他回覆訊息,給他打電話的我,那個快樂的我。
可是現在,我只想成為一個懂得保護自己,成為一個不那麼輕易受傷的人。
快樂,從來都是奢侈品,不難過已經是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