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們瞭解了凹凸法則,知道凹法則和凸法則的區別在於運動軸是否在運動側。
那麼今天我們一起先來看看aka技術是怎麼利用凹凸法則做治療的
aka技術體系分類
aka治療技術體系中包含了關節囊鬆動術(被動)和aka輔助,抗阻運動(主動)。
上圖中有幾個概念要釐清
☞副運動
副運動和構成運動都是關節囊內運動,只不過副運動是一個被動的過程,需要外力的參與才能實現
副運動的意思是透過治療師外力實現的關節囊內的運動。舉個例子,我們拔伸手指,此時指間關節出現了分離;我們扭轉手指,在關節囊內就出現軸旋轉;我們在關節兩側施加不同方向的力,關節囊內則出現了滑動。這就是aka基本技術之一,副運動技術。
副運動
☞輔助和抗阻
輔助就是輔助患者關節進行運動
抗阻是在關節囊近端抗阻,因為遠端抗阻會給關節囊過大的壓力,近端抗阻能穩定關節囊。
☞一次性關節和二次性關節
其中一次性關節沒有主動肌,無法完成自主動作
所以關節囊鬆動術(副運動技術)主要針對一次性關節,例如骶髂關節,椎間關節,肋橫突關節等
抗阻和輔助技術(構成運動技術)主要針對四肢關節進行開展。
此時則需要應用到上篇文章講到的凹凸法則
輔助關節囊內運動,其中粗箭頭為治療師的治療方向
上圖為輔助關節囊內關節運動,以凸法則中肩關節為例,上舉手臂是治療師在肩關節近端輔助以關節囊內肱骨運動方向的力。
粗黑色箭頭,白色粗箭頭表示治療師在關節運動時手的發力方向
抗阻運動要注意的是凸關節和凹關節治療師的發力方向是不一樣的
抗阻輔助運動,黑色粗箭頭為近端抗阻,長白箭頭表示輔助輔助運動
抗阻—輔助運動主要應用在比較虛弱的病人。
總結一下,aka技術主要分兩類,主動技術和被動技術,其中被動技術稱為副運動技術,主要用在軀幹的關節上(一次性關節),主要進行關節囊的鬆動。主動技術主要用在四肢關節(二次性關節),主要解決關節的攣縮和受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