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鄰居二哥和他父親動手了,父子兩人在大街上吵得不可開交。
事情的起因是二哥在一個攤販那裡偷了300塊錢的東西,被攤主當場抓住並報了警,二伯託關係找朋友好不容易把人從拘留所里弄出來,剛到家門口就吵了起來。
二伯很鐵不成鋼,掄起胳膊就給了二哥兩巴掌。年輕氣盛的二哥雖然覺得自己有錯,但也恨自己的父親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讓自己下不來臺。平時對自己不管不問,現在覺得自己給他丟臉了才來說沒有管教好,早幹嘛去了。
二伯揚言要和二哥斷絕父子關係,二哥也氣得臉紅脖子粗,吵嚷著自己也不想要這樣冷血無情的父親。二伯怒氣沖天,說要打死這個逆子,二哥隨後抄起一塊板磚朝二伯招呼了過去,要不是有叔伯們阻攔,二哥那一磚頭就拍到二伯頭上了。
二哥說,他寧願坐牢,也不想要這樣的父親。
其實在我們小時候,二伯很疼二哥的。二哥聰明機靈,人又勤快,雖然調皮了些,但也是個提到就會被人誇讚的“別人家的小孩”。後來我們上了高中,二哥輟學外出打工,二伯和二伯孃又鬧離婚,好好的一個家被鬧得雞飛狗跳,最後七零八落。
從那時候起,二哥就恨上了二伯。
別人家的父親雖然對孩子不說有十足的耐心,最起碼不會動不動就打人,不分青紅皂白地罵自己的孩子“窩囊廢”“不中用”。有段時間,經常可以聽到二伯家吵架的聲音,也經常能夠聽到二哥捱罵捱打的聲音。
都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二哥對二伯失望,應該從他第一次捱了打不跑就開始了吧。因為失望了,所以也懶得跑了,因為跑與不跑,受了傷二伯都不會心疼。這是近乎自虐的反叛方式。
假如二伯能夠多關心二哥一下,假如二伯能對二哥多點耐心,假如二伯和二伯孃吵架時能稍微顧忌下二哥的心情……
可惜沒有這些假如,二哥痛恨二伯的暴虐和絕情,二伯痛恨二哥的叛逆和陰狠,父子倆就像相見眼紅的仇人,恨不得對方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這個世界上不合格的子女有很多,但每一個不合格的子女背後都會有一個不合格的父親或母親,範圍再大點,甚至可以說是背後是一個有問題的家庭,有問題的成長環境。
我們的成長過程總是磕磕絆絆。作為孩子,我們嚮往的自由、想要的自主權不被父母所認可;而作為父母,他們給予的愛我們總覺的是舒服,他們給予的關懷我們總覺的太囉嗦。那麼多的沒有必要,不想要,都是成長中會出現的問題。
《從出生到獨立》這本書是一本專門講述養育心理學的書,它的副標題是“寫給父母的養育心理學”,但它又不僅僅適用於有孩子的父母,只要是涉及到教養孩子的職業,比如兒童心理醫生、教師、社會工作者和心理學愛好者等,這本書都很使用。
這本書的作者有九個人,分別是孟馥、姚紅玉、劉亮、沈世琴、王繼堃、李聞天、張翔、沈紅心和陳發展,他們都是在心理學方面頗有建樹的心理學家和臨床醫師。他們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以及遇到的案例,從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家庭週期發展兩個方面,深入地剖析孩子在各個成長階段會遇到的問題,以及家庭在相應的時期所發生的結構上的變化和變化帶來的影響。
人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生物,因為人類在出生後的一年之內必須依賴親人的養育才能長大。人是群居動物,沒有哪個人可以脫離群體依然能夠生活得很好的。
正因為如此,研究人在生長髮展過程中的各個時期的心理變化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什麼有的孩子活潑開朗,而有的孩子則陰鬱內向?有的孩子善良大方,而有的孩子則睚眥必報?《從出生到獨立》這本書中有我們想要知道的答案。
書中提出,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離不開父母。一個人從出生開始,一直到生命衰老死亡,無論他經歷那個生命階段和週期,都離不開家庭。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至關重要。
書中還指出,家庭的動態發展有六個週期,分別是獨立成人期、新婚成家期、養育新人期、孩子成長期、空巢期和夕陽晚景期。
文章開頭提到的鄰居二哥和二伯的故事,之所以會造成這麼嚴重的問題,與養育新人期二伯家的家庭結構的失衡、僵化有關。因為這一時期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正式自主意識發展的時候,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上,孩子都會可以地迴避父母。
這個時期的孩子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想要獲得對自我的掌控權;他們希望得到來自家人、同學、老師的認可;會透過建立親密關係,即早戀來獲得心理上的自我認同。
但是,父母往往仍舊覺得孩子仍舊是孩子,對自己尚且認識不足,對社會更是不瞭解,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從而不放心孩子自己做決定拿主意,事事都要摻和一腳。
這個時期,一旦父母和孩子的發展步調不一致,或者出現了認知上的差異化,就很容易出現問題。輕則鬧矛盾,吵架,重則勢同水火,成為俗語裡說的“無仇不父子”。
所以,作為父母,作為一個家庭的掌控者,有必要在這個事情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適當地調整家庭的發展方向,以及各個角色之間的任務分配,以保證孩子在內的家庭成員的健康發展,以及家庭的穩定與和諧。
《從出生到獨立》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教養心理學,它更像一本好父母指南,引導我們反思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了那些問題,或者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忽略了孩子會遇到的那些情況,從而是我們能夠更好的找到問題,然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