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正業X-Ray在各行業使用情況?
A:公司大概90%的X-Ray檢測是針對新能源鋰電池行業,剩下10%是針對半導體、PCB、SMT等行業。
Q:正業是什麼時候涉足鋰電領域的?
A:1)公司於2007年成立;2)公司做X-Ray是在2012年,在2012年之前ATL(A公司)等新能源公司都是使用國外裝置檢測電池,比如使用日本導晶、東芝的手動機去抽檢一些電池,2012年後這些新能源公司要對電池做全檢,就選擇與公司一起合作開發,2013年1代線上式X-Ray檢測裝置問世,再之後隨著A公司成為行業龍頭,許多數碼類電池客戶緊跟龍頭腳步,都選擇採用線上全檢裝置,公司也迎來第一個高峰期。
Q:正業在鋰電領域的收入規模如何?
A:2013-2015年,公司X-Ray的銷售額大概在5000W左右;2016-2018年,公司體量大概在1億-1.2億;2018-2019年,公司銷售額可達到2億(不含稅);2020年,隨著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的爆發,加之疫情導致的居家辦公進一步引起的膝上型電腦需求增加,筆記本電池行業也隨之爆發,公司銷售額達到4.5億(不含稅)。2021年,因為C公司擴產,國軒、蜂巢等動力電池客戶也在不斷擴張,今年以來,公司已經接單6.3億左右。
Q:正業2018-2019年的銷售額主要是來自消費鋰電嗎?
A:消費鋰電佔60%+,動力電池佔40%。
Q:正業2020、2021年在動力電池領域的銷售額分別佔多少?
A:1)2020年大概佔比55-60%;2)2021年在7成以上。
Q:2021年全年正業銷售額預計是多少?
A:公司規劃是8億。
Q:正業檢測裝置佔比如何?
A:1)整條線(即從原材料到成品組裝)大概是1-2億,公司X-Ray佔整條線份額較低,最高在400-500w;2)生產線裝置在整線中的比重較大。
Q:上述提及的整條線是指1GWh嗎?
A:可以這麼理解,如果是動力類,按200mAh的話,1GWh大概需要一條線。
Q:上述提及的400-500W是一臺還是總售價?
A:是一臺售價,公司最貴的裝置是400-500W/臺,平均是200W/臺。
Q:1GWh需要幾臺裝置?
A:一般是1-2臺。
Q:什麼情況下1GWh是需要1臺,何種情況下需要2臺?
A:主要看效率,根據客戶要求來決定,比如卷繞電芯,部分客戶只檢測對角(2個角),這種情況下,公司1臺就可以滿足1GWh的效率,但如果要檢測4個角,或者有其他檢測要求會影響效率,則需要2臺進行匹配。
Q:1GWh所需要的公司裝置的平均價值是多少?
A:平均是300-400W。
Q:公司的市佔率如何?
A:在鋰電池X-Ray檢測行業,公司所佔市場份額一直保持在75-80%的水平;2021年可能會有所降低,因為2021年鋰電池擴產較快,公司接不了太多訂單,部分訂單可能會流失,2021年公司市佔率預計在65-70%左右。
Q:正業X-Ray裝置的核心零部件是那些?
A:核心零部件主要有三部分:1)X光的發射裝置,即X光的光管;2)X光的接收裝置,因為X光是不可見光,首先要轉化為可見光,然後透過相機成象;3)防護鈑金。
Q:光管和接收器是成套出件嗎?
A:1)是的,1對1的;2)但部分也會1出2,比如1個光管出2個接收器。
Q:接收器就是探測器嗎?
A:接收器分2類:1)面陣,又分為影象增強器和平板探測器;2)線陣,即線掃相機。
Q:一臺裝置需要配多少光管和接收器?
A:以卷繞為例,一般是2個或4個;但具體根據客戶的檢測要求也不一樣。
Q:線陣是工業相機嗎?
A:線陣是線掃相機,即逐層掃描,最終圖片是每張圖片疊加在一起形成的。
Q:面陣和線陣哪一個是當下主流?
A:1)目前面陣是主流,在動力電池卷繞工藝領域,大部分採用面陣;2)未來對電池能量密度要求越來越高,疊片層數也會隨之變高(負極可能達到101層,正極達到100層),因為X光光源是扁光源,發射出去會在周圍形成一圈積澱,所以在較厚的疊片電芯上,線陣工藝優勢較大,未來線陣可能是趨勢。
Q:正業的光管、面陣和線陣的供應商分別有哪些?
A:1)光管,公司在鋰電領域用的比較主流的是日本濱松、美國熱電,以進口居多;2)面陣,主要有兩種:一是影象增強器,需要搭配相機和鏡頭使用,目前公司的影象增強器用的是佳能,以前是東芝(2018年佳能收購了東芝的影象增強器),相機用的是德國的,如巴斯勒,司馬別克;二是平板探測器,公司的平板探測器選用面較廣,進口的是韓國的Rayence、美國的瓦里安,國內的用的是奕瑞;3)線掃相機,主要有2款,一款是松濱的,一款是美國的XSCAN。
Q:正業的裝置、探測器、以及光管的生命週期如何?
A:1)裝置的週期較長,如果電芯工藝不變,不增加其他功能的情況下,一般可使用5-8年;2)光管屬於損耗品(X光是一種能量,使用時間越長,能量會隨之衰減,當衰減到一定程度,就無法穿透備測物品,檢測也就無法進行),平均而言,一個光管的使用壽命大概在1.2-1.5W小時;3)平板也屬於損耗品(用光照射備測物體,然後達到平板探測器上,時間長了平板上會出現黑點,會影響檢測),使用壽命在1.5W小時左右。
Q:光管和平板的更換週期如何?
A:按1天20小時、1年300天來計算,一年可使用6000小時,基本2年就需要更換。
Q:線陣和麵陣的價格分別如何?
A:線陣價格大概是面陣價格的2倍。
Q:為什麼線陣價格會更貴?
A:1)線陣的精度要求更高,如果使用線掃相機拍圖片,線掃速度與物體運動速度要保持一致,圖片才會清晰,只要有一點不同步,圖片可能就是模糊的;2)線陣對穩定性要求更高,因為最終是每張圖片的疊加;3)線陣的價值與型號相對應,線掃是逐層掃描,只要運動足夠長,整個物體都可以掃描出來,線掃寬幅越大,價值越高。
Q:目前市場上使用線陣的多嗎?
A:目前公司客戶端中使用線陣的大概有4個客戶,如蜂巢等,線陣比較新興,主要針對比較厚的疊片電芯。
Q:國內有替代國外的線陣供應商嗎?
A:目前沒有。
Q:目前的疊片會用到線陣嗎?
A:1)疊片是一層一層掃描,保證每一束X光,拍到每一個極片上都是在正上方拍攝,所以成像沒有積澱;2)面陣是靜態的,直接穿透,X光是扁光源,是錐型發散的,發散出去會在邊緣部位產生積澱,會有陰影出現,影響演算法的取點劃線的準確性,大大降低生產的良率;3)在層數比較厚的情況下,推薦使用線陣。
Q:蜂巢是全部還是少量在用線陣?
A:蜂巢主要是做疊片,比較厚的情況下,都是優先考慮用線陣。
Q:奕瑞科技做線陣的可能性?
A:1)目前,C公司大量使用奕瑞科技的平板;2)C公司的反饋是,在成像的清晰度和細膩度方面,
奕瑞科技的平板甚至比進口的還好,且價值更便宜。
Q:C公司使用奕瑞科技的裝置會產生示範效應嗎?
A:會的,因為C公司在動力電池行業內屬於龍頭企業,其他公司也會跟風學習,採用奕瑞科技的平板。
Q:正業與C公司交流過線陣技術嗎?
A:沒有,C公司目前主要做的是動力卷繞類電芯,不是疊片的工藝。
Q:平板技術進步後,未來在疊片領域的應用是否會擴大?
A:無法替代,因為不是平板的問題,而是光源的問題,用線掃的原因是錐型光源會導致周圍的檢測區域產生影象的積澱,這個積澱不是接收器平板導致的,是光源導致的。
Q:檢測裝置在鋰電行業的滲透率如何?
A:1)滲透率基本上已經趨於100%,因為目前動力電池車廠對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比如北汽、廣汽、小鵬等在尋找電池供應商時,必須要求100%全檢;2)不僅動力類的,數碼類的也要100%全檢。
Q:100%全檢的要求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A:從2017-2018年開始的,1)數碼類方面,起初是因為三星手機電池爆炸事件;2)動力類方面,最近一些電動車的自燃事件,事件被報道後,要求所有電池都必須經過X-Ray的檢測。
Q:在鋰電行業,國內檢測裝置的競爭格局如何?
A:國內做的時間較長的是公司正業、日聯、大成等,國外以韓國的居多,如韓國的硬度魅力啊、伽畢斯等。
Q:以前做工業安檢的廠家沒有切入鋰電行業嗎?
A:沒有,1)2013-2018年,公司市佔率達到75%,大概在2億(不含稅)左右,整個市場大概3億,市場容量較小,工業安檢廠家不願意涉足;2)鋰電池檢測是用演算法去自動探測的,核心是軟體和演算法(一般情況下,電芯檢測是檢測負極與正極的差值,電池的每一層負極都要包裹住正極,否則會導致短路和起火,所以需要用軟體和演算法去探測數值),而工業安檢只需要一個成像,然後人工去判別;3)公司核心是軟體和演算法,起步較早,由於工業安檢廠家一開始未涉足,之後很難再進入。
Q:正業會更換光管和平板等耗材的供應商嗎?
A:沒有特殊情況,一般不會更換供應商,因為要匹配軟體版本,更換供應商需要更新軟體。
Q:線陣主要用於哪個下游領域?與鋰電領域使用的引數差異大嗎?
A:1)線陣主要針對比較厚的備測物體;2)原理都是一樣的,即只有保證線掃速度與備測物體運動速度一致,才能掃出一張合格的照片。
Q:正業有沒有驗證一些國內供應商?國內供應商是交付能力不足還是指標引數上不達標?
A:1)未驗證國內供應商;2)主要是指標引數不達標。
Q:正業更換平板探測器供應商的成本如何?
A:可以換,但更換涉及到軟體底層程式碼的重新編寫,比較費時。
Q:軟體程式碼是由廠商來寫嗎?
A:是由公司寫。
Q:客戶是如何選擇零元件的?
A:一般情況下,客戶有采購檢測裝置的需求,公司就會對客戶的電芯進行實驗室分析和處理,驗證完之後公司會出具報告,為終端客戶提供零元件採購的選項,最終客戶會根據自身要求和預算在選項裡選擇合適的零元件進行採購。
Q:除鋰電領域外,目前其他如PCB、SMT、半導體等領域還未放量嗎?
A:1)在PCB和SMT行業,X-Ray應用也較大,比如日聯主要是在PCB和SMT行業;2)PCB和SMT行業主要是檢測內部有無虛焊、漏焊、氣泡、夾雜、裂紋等,這個產業的量也是挺大的。
Q:上述提及公司鋰電佔70%+,消費鋰電再佔部分,那麼PCB和半導體佔比是不是就很有限?
A:鋰電池行業用X-Ray檢測的領域,公司市場份額是佔70%,其他領域公司還未涉足。
Q:正業在半導體和PCB行業的 X-Ray檢測的情況如何?
A:1)2020年,電子製造行業大概3.3億、鋰電池行業大概10億、自動化行業2億、醫療行業大約0.5億、航空航天領域用X-Ray的大概1億容量;公司目前是工業領域2D的X光檢測,其實公司還有CT等3D的,也包含很多。2)半導體行業之前都是國外壟斷,公司去年才和安斯半導體(49’32)有合作(安斯半導體現在已被中資收購),目前正在摸索中。3)半導體行業的市場容量會很大,因為國外半導體對國內封鎖,國內需要自主研發,所有的配套也需要跟上;公司與華為也正在合作半導體的X-Ray檢測專案,樣機即將問世。
Q:正業在各領域使用的探測器和光管的供應商是基本一致的嗎?
A:1)目前檢測比較細小細微的領域,公司使用的是閉管型別的X光光源,但如果CT類的話,比如工業探傷等比較大的領域,則需要用開管光源,光源不一樣;2)接收裝置的基本型別都是一樣的。
Q:正業光管、平板探測器等耗材的價值量大概是多少?
A:一般地,光管+平板會佔公司整個裝置的40-50%,如果光管較多,則可能佔到60-70%。
Q:探測器相對會便宜一點嗎?
A:相較於光源,探測器更便宜。
Q:光管和平板探測器這兩個核心部件大概佔了60%?
A:1)最大是60%,正常是佔整個裝置的40%,在40-60%之間;2)主要根據客戶選擇,比如成像系統(即一個光管和接收器),根據成像系統的數量來定。
Q:公司採購平板探測器的價格在1GWh中佔比多少?
A:浮動範圍較大,平均在40%左右。
A:正業內部是如何評價奕瑞科技的平板探測器的?
Q:1)公司比較大的客戶,如國軒指定要用進口,之前一直未使用奕瑞科技的裝置;2)但國軒最近要上20-30條線,公司也主動推奕瑞科技的平板探測器,國軒也有意願合作。
Q:目前奕瑞科技在正業的份額如何?
A:佔一半左右。目前公司在手動機方面,基本都是用奕瑞科技的平板。
Q:1GWh的產線對應的奕瑞科技的產值大概是100W左右?
A:不是的,上述提到的1GWh對應的40%是光管+平板探測器,對應奕瑞科技大概佔整個產線的1/3左右。
Q:新能源電池行業是在2017-2018年時要求100%全檢的嗎?
A:是的。
Q:C公司在選擇奕瑞科技前是怎麼檢測的?
A:1)最開始用的也是X-Ray,但接收器不是平板,是使用東芝的影象增強器;2)光管是一樣的。
Q:平板探測器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
A:1)大概2019年開始的,平板的清晰度比影象增強器要好;2)因為公司X光是檢測裝置,指標是誤判率,成像越好,誤判越低,所以公司也在推平板。
Q:在接收器領域,用平板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A:在鋰電行業,80%+都是用平板。
Q:鋰電行業的增量能反映出市場行情嗎?
A:也需要考慮更換情況。
Q:鋰電、半導體行業近兩年的發展趨勢如何?
A:鋰電行業正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國家正在推動2025年規劃,動力電池領域在未來3-5年發展會非常迅速,半導體更是如此。
Q:蘋果等手機整機廠商也會有這種需求嗎?
A:會的,1)目前蘋果的供應商主要是A公司和冠宇,華為是冠宇(A公司也佔部分),今年以來,一方面A公司沒有產線擴張,另一方面A公司在下游市場打低端的價格戰;所以在數碼3C類可能增長趨勢不大。2)但目前穿戴裝置增長較快,比如紐扣電池,未來也是趨勢。
Q:手機領域的探測器也是平板嗎?
A:在2019年之前,基本是影象增強器,2019年之後基本是平板。
Q:2019年之後平板為什麼變化這麼快?
A:與公司也有很大的關係,1)因為公司最開始與A公司合作做X-Ray的時候,A公司有日本的手動裝置,公司透過模仿學習也做影象增強器,積累了一定的客戶;2)之後公司開始推平板,許多客戶就會找公司來試用,雖然效果好,但當時價格較貴;3)在奕瑞科技進入之後,價格下降,增量迅速。
Q:國內探測器公司有差異嗎?
A:目前來說,國產只有奕瑞科技。
Q:國產和進口的探測器在質量上的差異如何?後續服務上有無差異?
A:國產方面,服務比進口的要好。
我會在微信公眾號:合縱投研中每天更新最新的機構調研內容、最優質賣方研報,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 END —
歡迎關注、點贊、轉發~
免責宣告:文章來源於網路,轉載僅用做交流學習,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