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功勳,我們永遠銘記”“致敬最可愛的人”……近日,電影《長津湖》持續引發觀影熱潮,打破多項中國影史記錄。透過銀幕,長津湖一役,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雪與火的殘酷鏖戰中,打退了美軍最精銳的王牌部隊,扭轉了戰場態勢,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而銀幕外,無論是在炮火紛飛的最前線還是支援抗戰的大後方,都有各方大力支援,其中也不乏協和人的身影。
1951年5月,曾參與長津湖戰役的第27軍畢參謀於第五次戰役中受傷,在北京協和醫院得到救治,先後有50餘位協和醫生參加了救治工作。並接收了首批118名志願軍傷員。協和人以極大的愛國熱情、忘我的工作態度,投入到傷員救治、支援前線的工作中,並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1951年5月21日,協和醫院接收首批118 名志願軍傷病員,開始執行治療任務。為了迎接這一光榮任務,從3 月起,全院黨政工團一起行動起來,迎接祖國“最可愛的人”。
當病床不夠時,他們把自己的鋼絲床和床墊讓出來;當血液不夠用時,他們自願把自己的鮮血獻出來。工會出面組織了400 餘人的擔架隊、330 餘人的輸血團,年邁的張鋆教授、胡正詳教授等也帶頭參加獻血。“一切為了傷病員,為了保家衛國,做好醫療工作的主要條件是真誠熱愛傷病員。”時任外科學系主任的吳英愷教授這句肺腑之言表達了全體協和人的心聲。
志願軍傷員中有一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 軍的畢參謀,因“左小腿炸傷、開放性左脛骨粉碎骨折、左脛骨骨髓炎”由東衛第一陸軍醫院轉入北京協和醫院。東衛第一陸軍醫院的病案詳細記錄了畢參謀從戰場到醫院的過程。
“於4 月23 日(正是第五次戰役的時期)在前線被彈片炸傷,左小腿脛骨外側傷,當時流血很多,感到頭昏,逐漸失掉知覺。醒後被衛生員包紮後,每日簡單換藥。曾服過4包磺胺,注射破傷風血清。5月16日歸國到通化,無何處置。於5月18日轉來本院,見到左小腿脛骨前外側有6cm×6cm大的創面,肉芽良好,脛骨部另有約4cm×4cm的缺損,創內有膿汁流出,有碎骨片存在。”
▲ 畢參謀在東衛第一陸軍醫院的病案記錄單
北京協和醫院的出院記錄記述了畢參謀的診療過程:1951年5月30日作死骨切除術及骨牽引,6月11日作植皮術,7月6日作交腿植皮術,7月27日作交腿植皮割開術,9月25日作植骨術,1952年1月24日作切開排膿,2月13日作創口二期縫合。經積極治療後,畢參謀的骨折、創口均癒合,於1952年2月29 日下午出院。
畢參謀在協和醫院住院284天,經歷7次手術,先後有50餘位醫生參加了救治工作。其病程記錄、手術記錄、會診記錄等各類病案檔案中留下簽名的醫生有:孟繼懋、王桂生、宋獻文、邵令方、朱洪蔭、谷銑之、劉洪基、吳蔚然、陳光昭、胡懋華、王福權、謝少文、解毓章、劉玉清、朱貴卿、曹松年、張學德、李洪迥、張慶松、曾憲九、丘耀元、朱預、勞遠琇、梁銘、樑棟、陳坤生、田博智、田瑞明、王德修、趙溥泉等。
為了救治志願軍傷員,付出再多努力也是值得的。畢參謀所在的第27軍曾參與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的長津湖戰役。在這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憑著鋼鐵般的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鬥精神,征服了極端的環境,打退了美軍最精銳的王牌部隊,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整團的紀錄,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扭轉了戰場態勢,徹底粉碎了“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聖誕節前佔領整個朝鮮”的美夢,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
為治癒志願軍傷員們身心遭受的戰爭創傷,協和特派總護士長馮祥如、來自湖南軍區醫院手術室的護士李純等到志願軍病房,精心照護並陪伴開導傷員,送上協和護理的人文關懷。
李純記得有幾位病人臉傷得特別厲害,有的人失去了一隻耳朵,有的人嘴巴歪了,情緒波動都很大。尤其是一位滿臉傷疤的志願軍傷員,每次吳蔚然大夫參加大查房後,他就會鬧情緒。李純經過多次與他談心才得知,原來是因為看到吳大夫英俊的臉龐,聯想到自己的容貌,就忍不住傷心難過。所以病房護士們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常去病房做思想工作,安撫他們的情緒。李象棠護士長帶領護士對他們進行“話療”,有時候一溝通就是一個多小時。
▲ 李純(右一)、志願軍病房護士長李象棠(左一)與志願軍患者合影
馮祥如總護士長回憶,那個時候下班後常與同事們一起自發去探望接受治療的志願軍戰士們,還會用輪椅推著他們到三樓廣場看電影。有一位轟炸機飛行員在出院很久後,還經常給馮祥如打電話。他說:“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協和護士的幫助。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我。”
為進一步加強國防,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出號召,動員全國各階層人民開展“捐獻飛機大炮”運動。在愛國主義精神的鼓舞下,許多工廠夜以繼日地為志願軍生產軍需物品、武器彈藥。廣大農民踴躍交售“愛國糧”,全力保障前線的物資供給。協和教職工也紛紛響應總會發出的號召,為國家捐獻物資。園藝組工人率先捐獻了自己一個月的工資,發電廠、機務處、病理科……全院各部門均積極參與。
時任協和抗美援朝分會負責人、公共衛生系教授何觀清主持召開座談會,與會人員一致同意增加星期日門診,把收入獻給國家。醫技輔助科室把利用業餘時間加班服務的收入捐獻出來;科研人員把自己業餘編譯的稿費捐獻出來,有的教職工還把自己的存款以及心愛的飾物、紀念品捐獻出來,如1941 屆協和畢業生、著名放射學專家胡懋華教授把她在燕京大學讀書時因名列前茅所得的金鑰匙也捐獻了。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最高禮讚。這些以身擋在死神和傷病員之間、為新中國的英雄們迎來生命曙光的協和戰士們,所弘揚的敬佑生命、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同樣書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關注"北京協和醫學院招辦"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協和醫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