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其實要從明朝的皇權和文官集團的權力之爭說起。
明太祖朱元璋起自淮右布衣,從刀光血影中一路走來,最終摧毀元帝國,走向了權力的巔峰。明朝初建時,官僚體制借鑑了元朝,丞相作為百官之首。但朱元璋這樣一位鐵血君王,從草莽之間,經歷了多少的腥風血雨,最後才走向了帝王之尊,怎麼容忍讓別人分享他的權力。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謀反罪誅殺胡惟庸,裁撤中書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直接對皇帝負責。天下的權力終於聚集於皇帝一人之手。
永樂大帝朱棣透過靖難之役,成功逆襲上位。和他的父親一樣,朱棣同樣精力充沛,不過他大半輩子都在打仗,征服安南,瓦剌、韃靼、兀良哈紛紛俯首稱臣。於是內閣成立了,最初內閣的大學士品級不高,但他們參與決策,最終大學士在職權上變成了丞相,不過是名稱變了而已。
內閣類似於秘書處,雖然可以擬文,可以制定方案,但是沒有決策權,決策權還是牢牢掌握在皇帝的手上。內閣的這個權力,叫做票擬。皇帝御筆親批才能正式生效,也就是硃批。
但也並不是一份奏摺都得御筆親平,有些只能是皇帝身邊的人代勞。皇帝最親近的人是誰?只有宦官了,也就是太監。這個機構的老大就是秉筆太監,崇禎年間的九千歲魏忠賢就是擔任的這個職務,僅僅比皇帝少了一千歲,足見權力之大。因為在某些情況下,他可以代替皇帝下批示。
朱棣死後,他的兒子朱高熾僅僅當了10個月的皇帝,皇位傳到了朱瞻基手上。朱瞻基稱得上一位守成之君,也沒有什麼別的愛好,就是喜歡鬥蛐蛐,因此人稱蛐蛐皇帝。聊齋志異中的《促織》中的皇帝,說的就是他。
朱瞻基可沒有他祖輩那樣勤勉,親力親為。這些工作,當然只能是太監代勞。朱元璋時代,為了防止宦官專權,特地立下了宦官不得干預政事的祖訓,所以太監是沒什麼文化的,大部分算是文盲。要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去挨這一刀,去的大多數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當然也沒有什麼機會接受文化教育。
為了能夠讓太監順利地完成工作,朱瞻基開創性地創造了一項制度,即在宮中設立太監的教學機構,讓太監讀書識字。
太監不可怕,就怕太監有文化!
在此後與文官集團的鬥爭,宦官集團終於補齊了短板。除了身體的殘缺,太監與那些正常大臣並無太多差異,甚至更有優勢,因為他們是皇帝的代言人。這其實也是朱瞻基所樂於見到的。此後,宦官集團和文官集團鬥得不亦樂乎。
最為奇特的是,朱瞻基給太子朱祁鎮找了一位老師,以往太子的老師不是前朝重臣,就是飽讀詩書的大儒。可這位後來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他的老師卻是不折不扣的太監,大名鼎鼎的王振。
王振本來是一位落魄的教書先生,後來混入太監隊伍,在幾乎文盲的太監當中,他自然變成了一位飽讀詩書之人,並逐漸得到朱瞻基的讚賞。
最後,在這位太監老師的蠱惑下,明英宗御駕親征瓦剌,最後在土木堡全軍覆滅。幸虧兵部尚書于謙力挽狂瀾,否則明朝將變成第二個南宋。
因此,朱瞻基留給大明朝的最大的隱患,就是給了太監以讀書識字的機會,讓他們有了思想的武器,宦官專權由此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