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詔令集補訂》曾言:“前史稱其高致,昔賢以為美談。”三國亂世中,曹魏名將田豫鎮守邊疆,穩定局勢。雖中原內部無比混亂,然憑田豫相助,外族入侵之事未曾發生。
透過對中國古代歷史進行了解便會發現,儘管在中原地區存在大一統王朝,可在我國邊疆地區,許多外族部落亦對中原大地有著勃勃野心。
幾千年封建歷史發展程序中,不同區域的遊牧民族,都曾對中原統治造成沉重威脅,受此情況影響,很多統治者亦將打擊外族部落,當作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一般來說,唯有中原地區保持和平穩定的狀態,方能有更多精力應對外族入侵,可三國亂世中,儘管中原地區無比動盪,但卻並未出現外族趁亂入侵的情況。當後人對這段歷史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亦對此特殊現象好奇不已。
其實,若想知道為何此時並未出現外族入侵中原的情況,只需看看是誰在鎮守邊疆即可。三國亂世中,究竟是哪些英雄好漢負責鎮守邊疆?這些英雄又為中原地區的發展,做出何種貢獻呢?
三國亂世中,曹魏、東吳及蜀漢三分天下,均希望能夠一統中原,在這種情況下,中原地區紛爭戰亂不斷。對於那些外族部落,當他們瞭解到中原地區的亂象後興奮不已,畢竟這是入主中原的最好時機。
然而,外族部落的野心並未得以施展。透過對魏蜀吳三個國家抗擊外族勢力的經歷進行了解便會發現,外族部落想要入侵中原並非易事。
雖三國志中,蜀漢實力相對較弱,可儘管如此,在蜀漢大軍面對外族部落時,仍有著極為出色的表現。
眾所周知,劉備對於蜀漢有著重要意義,當劉備離世後,蜀漢內部便出現混亂的情況。在這一階段內,西南地區的蠻族便看準時機,對蜀漢進行攻擊。為解決此事,諸葛亮迅速統一內亂,帶領大軍抵抗蠻族勢力的入侵。基於諸葛亮的帶領,西南蠻族接連敗退,為保全自身性命,他們不得不主動找到諸葛亮求和。
除蜀漢外,東吳同樣遇到蠻族勢力的威脅。
眾所周知,東吳資源及人口數量均處於三個國家中的劣勢,基於這一原因,東吳大軍便選擇向南擴充勢力,以此獲得更多的自然資源及人口資源。
向南擴張的過程中,東吳大軍同樣遇到了位於南方地區的蠻族,儘管東吳大軍並不擅長陸戰,但打擊蠻族亦綽綽有餘。最終,東吳大軍成功擊退蠻族,將其人口及資源收入囊中。
作為三國亂世中實力較強的一個國家,曹魏成功佔據中原地區的大片土地,曹魏勢力亦將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
作為北方各個遊牧民族部落中實力最強的一個,烏桓部落始終對中原有著覬覦之心。當烏桓首領發現中原地區出現內亂現象後,便希望能夠趁亂入侵,以擴張自身勢力。
當曹操知曉此事後,便派出田豫和曹彰兩位猛將,負責征討烏桓。
從一方面看,曹操征討烏桓是為穩定大後方,從另一方面看,之所以曹操打算解決烏桓部落的隱患,也是希望將烏桓內部精於弓馬計程車兵引入曹魏內部,組建一支強大的軍隊。
儘管在兩人剛剛出徵之際,軍隊內部因中了烏桓的埋伏而變得無比混亂。可此時的田豫卻並未慌張。緊接著,他根據地形更換軍隊陣型,併成功打敗烏桓大軍,實現抗擊遊牧民族的最大勝利。
當烏桓被徹底擊敗後,其他遊牧民族的內心也生出了忌憚之意。此後,田豫被留在此地鎮守邊疆,透過離間計的幫助,北方遊牧民族各個部落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差。
除此之外,憑藉著恩威並施的策略,田豫成功掌握著遊牧民族各部落的一舉一動,這也令遊牧民族很難擁有攻入中原的機會。
此外,在曹操面對西北地區的羌胡民族時,亦非常謹慎。經過一段時間的詳細謀劃,曹操派出鍾繇、馬騰等人,率領部隊監視羌胡,避免其攻入中原地區。
正是基於曹操的深謀遠慮以及提前防守,外族隱患方能被扼殺於搖籃中。儘管在這一階段內,中原內部動盪無比,可外族部落卻無法趁亂入主中原。
結語
透過對蜀漢、東吳及曹魏打擊蠻族勢力的情況進行了解便會發現,儘管在當時的中原地區,三個國家之間爆發了許多戰爭,可在面對外部蠻族時,三個國家卻能保持一致對外的態度,成功擊退打算趁虛而入的蠻族勢力。
可見,古代歷史發展程序中,中原地區的領袖及將士均會對蠻族有著一定的戒備心。無論中原地區發生何種混亂情況,中原人民都不希望蠻族趁虛而入。儘管在現代社會中,各個民族之間已經實現和平發展,可歷史留下的教訓仍不可忽視。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各民族都將以史為鑑,避免出現對峙情況,以免影響社會的穩定。
參考資料:《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