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七月,漢昭烈帝劉備為了給敗死的愛將關羽復仇,起傾國之兵大舉東進,直指背信棄義的“盟友”——東吳孫權,試圖奪回被呂蒙所襲佔的荊州,大戰一觸即發。
然而僅僅一年後,身經百戰、幾乎轉戰全中國的劉備竟輸得灰頭土臉,被初出茅廬的陸遜殺得全軍覆沒。就如《三國志·劉曄傳》注引《傅子》所載:“權將陸遜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
夷陵之戰後,劉備多年以來所積攢的百戰精兵就此喪盡,至於軍糧、器械、甲冑、戰船等戰具的損失,更是不計其數。更可怕的是,許多能征慣戰的將領以及智謀百出的謀士也死於此戰,諸如張南、馮習、馬良等人都在夷陵的烈火中斃命。
可以說,夷陵之戰徹底打斷了蜀漢的脊樑骨,三魂七魄也散了一半。若非諸葛亮有天人之能,蜀漢恐怕早就土崩瓦解了。雖然出兵滅蜀的是魏國,但實質上,是東吳消滅了蜀國。在荊襄之戰中,呂蒙摧毀了關羽的水軍;夷陵之戰,陸遜又摧毀了劉備的陸軍。從此以後,劉備統一中國的夢想已經不可能了。
那麼作為百戰老兵的劉備,為何會輸給年輕的陸遜呢?古往今來,政治家、軍事家、學者們說法不一。魏文帝曹丕曾說:
“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苞原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忌也。孫權上事今至矣。”
曹丕認為,劉備的兵力本來就不足以滅吳,還聯營七百餘里,分散自己兵力,這不是取敗之道嗎?
有部分學者認為,劉備之所以戰敗,是因為沒有注意防火。就如清代儒生錢振鍠所言:
“陸遜破先主,無他奇策,只令軍士各持一把茅草耳。意先主連營,皆伐草木為之,遜其如之何?”
說白了,就是劉備如果用土石作為營壘,陸遜恐怕就用不了火攻了。
還有人認為,夷陵之戰的失敗,在於作為丞相的諸葛亮不僅沒有參戰,甚至未出一策,沒有表明任何立場,這屬實怪異。只是在戰敗後感嘆:
“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
翻譯來就是,如果法正在,就一定能拉住主公不讓他東征;即使東征了,也不至於敗得那麼慘。
那麼劉備到底怎樣才能在夷陵之戰中獲勝呢?一千多年後,偉大的軍事家毛澤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劉備輸在沒有在運動中殲敵。
一、劉備為什麼要連營七百里
前文提到,曹丕笑話劉備連營七百多里,將兵力分散在如此複雜的地形之中,簡直是取敗之道。這段評價看似高明,實際也不過是一種紙上談兵。。
曹丕本身就是個敗仗簍子,是個以不知兵而出名的大文豪。以他來評論劉備這個百戰老兵,實際就是外行評價內行。劉備連營七百里,不僅不是反映他託大,反而能顯示他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本色。
呂蒙襲殺關羽後,東吳便鯨吞蜀漢所據有的荊州地區,包括江陵、公安以及荊南四郡,從而將蜀漢堵在了三峽之內,佔盡了地利。
公元221年7月,劉備率諸軍討伐東吳。一開始,劉備水陸並進打得相當順遂,很快就打到了長江峽口,其前軍打到了夷陵,也就是今天宜昌東南長江的北岸,從而開闢了灘頭陣地,確保了向荊州方向投送兵力的暢通無阻。
就當劉備準備繼續東進,一舉拿下江陵之時,初出茅廬的陸遜卻不準備再退了。
陸遜本名陸議,出身於東吳大族。東漢末年,孫策強勢殺入江東,給陸氏家族造成了巨大災難。(宗族百人,遭離飢厄,死者將半)
面對孫氏這個強勢的入侵者,陸議非但沒有選擇反抗,反而選擇了屈服。甚至他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遜”。按照今天的說法,就是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慫”。
陸遜的服軟很快就得到了孫權的賞識。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陸遜終於自周瑜、魯肅和呂蒙之後,成為東吳第四個大都督。和很多人想象中不一樣的是,此時的陸遜並不是一個青年將領,相反他已經年過四十了。
在與劉備一開始的作戰中,“陸慫”果然表現得很“慫”。明明佔據了三峽的地利,陸遜卻沒能阻擋劉備的攻勢。吳軍只是在三峽通道稍事抵抗,便立即撤出,沿途要塞幾乎全部被放棄。此時吳軍計程車氣遭到很大打擊。很多東吳將領便開始質疑陸遜的用兵:
和劉備作戰,應該一開始就在三峽用兵,在各處要害地區進行防守,哪能讓劉備一下子進兵六七百里呢?
然而事實上,多謀善斷的陸遜有充足的理由放棄三峽。從地理形勢來看,巫、秭歸距離峽口夷陵偏遠,且兩岸山道崎嶇,江流險灘眾多,吳軍逆流而上近百里與順流而下的蜀軍作戰,無疑要吃大虧。
況且從人和上來說,劉備洶洶而來,士氣正盛。此外劉備的蜀軍,極其擅長山地作戰,與蜀軍在三峽作戰無疑是以短擊長,陸遜內心裡也沒有底。因此,陸遜寧願放棄三峽,收縮兵力,在峽口與蜀軍決戰,從而以逸待勞。
由此可見,劉備半年時間就出了三峽,看起來好像勢如破竹。事實上,這都是陸遜有意為之。作為“老革”的劉備如何能看不出來呢?因此到了夷陵,劉備並沒有選擇趁勢突破峽口,直接攻擊陸遜的營壘,而是就地屯駐了起來。
至於“連營七百里”,實際上就是在關鍵節點上“樹柵連營”,設立兵站,保持三峽航道的暢通以及糧草、兵員的運送。劉備雖然軍事天賦不算高,但經驗還是很豐富,斷不會做出分散自己兵力的愚行。因此,他還是將主力集中於前線。因此在史書中,不乏“備軍眾甚盛,彌山盈谷”的記載。
因此,劉備“連營七百里”並不是什麼錯誤,不是託大,也不是什麼輕敵,而是穩紮穩打的謹慎表現。他似乎在等待長江水文條件改善,然後再大舉進兵。
後世《三國演義》說劉備之敗是因為連營七百里,實際承襲了曹丕的無稽之談。一介未經戰陣的公子哥,懂什麼用兵呢?
二、劉備的致命失誤
公元222年2月,吳蜀兩軍進入了長期的對峙時期。對於現在的劉備來說,有三條路線可以選:
其一,順江而下,直取江陵甚至建業;其二,從江北夷陵道進行進攻;三從江南夷道發動進攻。蜀漢居於長江上游,對居於下游的東吳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就如後世的陸抗所說:
“若敵泛舟順流,舳艫千里,星奔電邁,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懸也。此乃社稷安危之機。”
陸遜迎戰之初,也很擔心劉備順江而下:“臣初嫌之,水陸俱進……”
可以說,劉備已經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陸遜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形勢對東吳十分不利。
然而就在這時,劉備卻祭出了昏招。首先,劉備舍船就陸,將水軍變成了陸軍。同時還“緣山截嶺”,一步步緩慢推進。
在江北的夷陵方向,劉備命名將黃權帶兩萬精兵駐紮於此地,為的就是監視中原方向的曹魏軍隊,防止其趁火打劫。
在江南的夷道方向,劉備則親率大軍前往進攻。
很顯然,劉備採取的是北守南攻的戰略。劉備之所以不選擇從夷陵方向進攻東吳,是擔心蜀軍遭遇魏吳兩軍的夾攻。因此便將主力集中於江南夷道,妄圖攻佔公安以及荊南四郡(這些地區都是劉備發家的根據地),和曹丕南北夾擊江陵,從而恢復到劉備“借荊州”之前的態勢。如此一來,蜀漢就將擺脫被夾攻的局面,攻守之勢瞬間逆轉。
即使站在上帝視角來看,劉備的做法也並不為錯。攻打荊南,是最穩妥的打法。然而問題就出在,劉備打得實在太“穩妥”,將大好的戰爭主動權,讓給了陸遜。
首先,“舍船就步”就非常不智,縱使益州水軍不能和東吳水軍相比,也不能就此自毀長城,白白丟掉一支具有高度機動力的力量。
其次,劉備在江南夷道步步為營,進展緩慢,讓陸遜輕而易舉地判明瞭劉備的進攻方向。夷道以西以狹長的山地為主,劉備的大軍難以展開,陸軍的優勢無法發揮。劉備遭陸遜堵擊後,就只好連營五十多座,拉成一條長長的一字長蛇陣。
由此,劉備在夷陵地區的軍團分成了兩個部分,江北的黃權和江南的劉備。
劉備在夷道站穩腳跟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馮習、張南、傅戎等人帶領數千人向陸遜挑戰。
劉備的挑戰讓躍躍欲試的東吳諸將都感到非常開心,打了那麼久的窩囊仗,這回終於可以好好打一仗了。誰知陸遜卻說,劉備此舉必然有詐,不可輕動。結果後來證明,劉備果然在山谷裡埋藏了8000伏兵。然而這次誘敵,卻成為劉備主動進攻的絕唱。
東吳諸將也想主動進攻,然而陸遜卻“備以東下,銳氣始盛,且乘高守險,難可卒攻,攻之縱下,猶難盡克”的理由予以拒絕。
在陸遜看來,現在相持的局面反而對東吳有利。陸遜認為在“平原曠野”與蜀軍對峙,則吳軍難以抵擋蜀軍的猛衝猛打,這是陸遜最為擔心的事。而劉備恰恰選擇山地進軍,則其優勢盡失,時間一長,自會疲於奔命,吳軍守住險隘,以逸待勞,自可事半功倍。
那麼劉備為什麼要將好好的陣地戰打成呆仗呢?
眾所周知,劉備並不是什麼大軍事家,行軍列陣的基本功或許有,但是做到變通卻就不行了。就如陸遜所說“尋備前後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說白了,就是劉備一生作戰敗多勝少,不足為慮。
劉備之所以在夷道打“呆仗”,實際就是想複製漢中之戰的勝果。對於僵持戰,劉備有著豐富的經驗,在入蜀作戰中,劉備與劉璋部隊的對峙動輒以年來計算。最後都取得了勝利。
然而劉備卻忘記了一點,當時他的身邊有一個變數,那就是善出奇謀的法正。有法正的幫助,劉備才只能抓住敵軍不經意的破綻,從而出奇制勝。例如在漢中之戰中,正是法正想出的反客為主之計,陣斬夏侯淵於定軍山,從而奠定了全勝之局。然而可惜的是,法正英年早逝,劉備身旁再無能出奇策之人。
至於諸葛亮,他必須坐鎮成都,為劉備置辦糧草。況且,奇謀妙策也非諸葛亮所長。和劉備一樣,諸葛亮也更精於具體的戰陣,更喜歡步步為營、平推對手。因此在夷陵之戰中,作為劉備首席謀臣的諸葛亮卻未出一策。由於失去了法正,最終被找出破綻的,反而是劉備了。
三、劉備之敗
經過半年的相持,夷陵地區的氣溫逐漸轉向炎熱。年過六十的劉備,開始有些被熱糊塗了。在炎熱之下,蜀軍瘟疫流行,逐漸出現了師老兵疲的狀況。陸遜發現,劉備用兵越來越消極,出現了“計不復生”的景象。於是陸遜當機立斷,消滅劉備,就在此時了。
首先,陸遜名夷道守將孫桓挑戰劉備。對此,劉備自然求之不得,於是他大舉出動,將孫桓團團包圍。
然而劉備沒想到的是,孫桓不過只是陸遜調動他的誘餌。陸遜真正的目的,是劉備的大營。此時,孫桓的處境岌岌可危,不斷向陸遜求援。然而陸遜卻壓下了孫桓的求援信,反而命令大軍立即向劉備的大營進發。同時,陸遜還下了個命令,讓所有士兵都手持一把茅草
此時,梅雨季節剛剛過去,夷道的草木被炎熱烤得枯黃。吳軍摸到蜀軍陣營前,開始順風放火,蜀軍猝不及防,瞬間大亂。
由此,夷陵之戰的主動權徹底轉交到陸遜的手中。隨後,吳軍諸軍並出,將劉備的一字長蛇陣斬成了數段。蜀軍所有的營寨都遭到了進攻,從而被各個擊破。在短時間內,蜀軍的營寨被擊破40多座。
劉備見勢不妙,趕緊帶領主力撤圍而走。然而孫桓那容你逃脫,拖著刀就來追擊,直接斷了劉備的後路。隨後,陸遜的主力趕到,和孫桓一起圍攻劉備。在四面圍攻之下,蜀軍大敗,當場有上萬人被斬殺。
最後,劉備僥倖突圍,沿途焚燒敗軍所遺棄的衣服和鎧甲,堵住了道路。然而不久後,吳軍再次殺到。傅戎挺身而出,自願斷後,結果為孫桓所殺。
劉備萬萬也沒想到,自己英雄一世,竟被孫桓這個小輩追得上天無路、下地無門。最終,劉備翻山越嶺走了一條小路,好歹才逃入了白帝城。
此戰中,劉備所部數萬兵馬全軍覆沒。位於江北的黃權被吳軍所隔斷,陷入魏吳兩軍的夾擊之中。無奈之下,黃權帶領2萬之眾投降了曹丕。夷陵之戰,以劉備全軍覆沒而告終。劉備一生敗仗無數,但這一次卻敗得最慘,幾乎輸掉了所有的本錢。劉備死後,給諸葛亮和劉禪丟下一個巨大的爛攤子。若非諸葛亮天縱的才華,蜀漢恐怕早就滅亡了。
四、毛澤東的奇謀
在很多人看來,陸遜的火攻戰術是獲得夷陵之戰勝利的關鍵。但在大軍事家毛澤東看來,火攻絕非劉備落敗的主要因素。他的失敗,完全在於丟失了戰場的主動權,消極應戰,白白喪失了戰機。
在閱讀《陸遜傳》,針對錢振鍠“劉備敗於沒有做好防火”的觀點,毛澤東批註道:
“土石為之,亦不能久,糧不足也。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糧於敵,打運動戰,使敵分散,應接不暇,可以各個擊破。”
劉備的戰敗在於“久戰”,在於“師老兵疲、計不復生”。即使做好了防火,軍心也會因為糧食不濟而動搖,到時候還是會被陸遜抓住破綻,打成一場殲滅戰。
因此毛澤東認為,劉備的取勝之道在於轉守為攻,發揮上游機動性優勢,順流直插湘水,深入敵人腹地。這樣做既因糧於敵,又分散了敵人的兵力,這是典型的外線作戰思維。
在毛澤東軍事字典裡,從來不講消極防守,一有機會,毛澤東就會尋求外線進攻,調動敵人,從而在運動中殲敵。千里躍進大別山,就是毛澤東外線作戰的典範。如此一來,就可以化被動為主動。
可惜劉備白白貽誤戰機。他過於迷信陣地戰,將大軍駐紮在崇山峻嶺之間,無異於自縛手腳,這又焉能不敗呢?毛澤東曾評價劉備“多謀寡斷”,這不是沒有道理的。以正合,以奇勝。要獲得勝利,不可不冒險。
在筆者看來,在所有名家之談中,毛澤東對夷陵之戰的評價最切中要害,也最為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