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對中國來說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因為朝鮮與我國接壤,僅僅隔著一條鴨綠江,因此我國領導人十分關注朝鮮方面的問題。很快,隨著南朝鮮不敵,美國為了它在亞洲的利益,公然派兵增援,在仁川登陸,朝鮮戰局被扭轉,北朝鮮節節敗退。
鑑於金日成和斯大林的請求,中蘇之間又有同盟互助條約,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中國有義務出兵保護北朝鮮,使其不被侵略。隨著朝鮮戰局的不斷惡化,美軍公然在我國邊境挑釁,在我國丹東地區扔下重磅炸彈,公然入侵我國領土。
為了中國未來的發展,黨中央和毛主席決定出兵朝鮮,抗美援朝,為保家衛國而戰。既然已經決定出兵,那以什麼理由出兵,軍隊的名稱叫什麼?都是一些需要考慮的問題。
主席提議叫“支援軍”
關於軍隊的名稱,主席一向非常重視,土地革命時期我們的軍隊叫紅軍,解放戰爭時期我們的軍隊叫解放軍,抗美援朝時期,我們的軍隊叫志願軍。可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志願軍”這個稱呼是後來改的,原名叫“支援軍”。
我軍以何種名義出兵,主席和周總理非常謹慎,當時中國國力遠不如美國,我們也無心打仗,出兵朝鮮完全是一種自衛行為,無意率先挑起戰爭。可即便如此,我們也要儘量避免與美軍公開宣戰。
參戰的軍隊如果選擇以國家的名義,公開且大規模出兵,這無疑會讓戰爭升級,就等於中國兩國會公開開戰。如果是這樣,美軍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攻擊中國,擴大戰爭範圍,威脅我國領土,這種情況我們是不想看到的。
毛主席,周總理等人經過幾天的商議,覺得“支援軍”這個稱呼比較合適,我們出兵援朝的軍隊叫“支援軍”,意思是支援朝鮮人民,這樣既沒有擴大戰爭的目的,也不會被敵人落下口實擴大戰爭範圍。
主席是一個很民主的人,像這種起名稱的事情需要請教一些文化人,徵求一下文人代表的意見。主席覺得那些民主人士學識廣,見識多,且飽讀聖書,考慮問題也比較周全,多聽聽他們的意見總是沒錯的。
自主席參加革命,領導黨和軍隊作戰的時候,他雖然是領導人,可從不搞“獨裁”,有什麼問題大家會一起討論,拿出一些比較好的建議。主席覺得做決定是兼聽者明,偏聽則暗,集體討論的結果總會比個人的決定要好。
主席讓民主人士對“支援軍”提出看法時,許多民主人士覺得可行,這是一個很好的稱呼。民主人士發表了很多觀點,絕大多數都在支援“支援軍”這個稱呼,前線戰況緊急,甚至有些人覺得不必在軍隊稱呼上浪費太多時間,儘快出兵才是正事。
黃培炎先生的獨到見解
一些民主人士勸主席將“支援軍”定下來吧,沒必要再換稱呼了。主席覺得這麼大的事情不能如此草率,堅持要再等等,聽聽有沒有更好的意見和看法。由於主席的堅持,還真有了收穫,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黃培炎先生得知這件事後,向主席陳述了自己的看法。
黃炎培先生是一位文化人,在當時算是大儒,清末時期中了江南鄉試舉人。受到革命思想的影響,黃炎培走向了反清革命的道路,數次差點丟了性命。辛亥革命前後,黃炎培主要從事教育行業,為國家的教育事業作出了很大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作為一名愛國文人,黃炎培積極投身愛國運動,用文字喚醒人民的愛國救國意識,支援民族抗日。1941年,黃炎培與民主領袖之一的張瀾等人發起組織中國民主政治同盟,黃培炎擔任主席一職。
在民主人士中,黃培炎的地位非常高,影響力也很大。1945年7月,受毛主席的邀請,黃培炎與國民參政員來到了延安,在那裡看到了由共產黨領導的延安地區煥發生機。離開延安後,黃培炎寫下了《延安歸來》,向全國民眾如實介紹了延安的情況。
新中國成立後,黃培炎擔任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部部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副委員長等職務,是國家的領導人之一。一日,主席得知黃培炎有意見要提一提,表示非常歡迎。主席知道黃培炎學識淵博,在許多事情上有獨到見解,因此雙方很快安排了見面。
一見面,黃炎培就開門見山了,他說:“支援軍”這叫法有待考慮,需要我們認真對待,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主席和周總理一聽,有點疑惑,一旁的周總理率先搭話:黃老,我們去支援朝鮮人民,叫“支援軍”有什麼大的問題嗎?一旁的主席也有此問,向周總理點了點頭。
黃炎培說道:叫“支援軍”是不是也是出師無名?總理和主席問道:怎麼說?黃老先生有何高見?黃炎培繼續說道:
用支援軍的名義仍然難以區分這是官方還是非官方的軍隊,顧名思義,支援軍是派出去的,誰派的?不就是國家嗎?不如用志願軍的名義,更能確切的表達軍隊的非政府性質。這是中國人民自願組建的部隊,與中國政府無關。
主席和總理一聽,覺得非常有道理,當時中美不能公開宣戰,但又不得不出兵,因此軍隊名稱的叫法非常有講究。主席和總理認真聽取了黃老的建議,將“支援軍”改為“志願軍”,兩字之差,意思就不一樣了。
這裡不得不說中華漢字的文化博大精深,即便當時中美雙方都心照不宣,在我們如今看來不管叫“支援軍”還是“志願軍”差別不大,可在那時候是一個性質的問題,表明了中美雙方交戰是不公開宣戰的,不想把戰爭擴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