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南週刊 | 海南人的“風味”生活:漁歌江上起 海島魚味長
文\海南日報記者 王迎春
海南島降雨量充沛,河湖密佈,水系四通八達。有水的地方就會有魚,無論是在中部山區還是沿海平原地帶,許多海南人臨水而居,魚是他們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一種生物。
居住在深山中的黎族先民,透過漁獵獲取生存必需的食物。漁民馭舟在水面上捕魚,感受河湖的饋贈,經營自己的“風味”日子。
漁舟離岸,滿懷期許的漁網被撒下,漁歌在天地間飛揚。歸至家中,用新鮮的漁獲烹飪出的美食,是最鍾情的味道。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生活片段,串聯起一個個與魚有關的故事,繪就了一幅獨屬於海島的魚文化圖卷。
食之味 酸猛魚茶味鮮美
眾所周知,海南人飲食尚“鮮”,而除了鮮甜的滋味,海南人的唇齒間好像總是吹拂著鹹鹹的海風。在炎熱高溫的環境中儲存食材,最好的方法是去除其水分,密閉醃製,這樣可久藏不壞。
在海南樂東、白沙、瓊中、五指山等地,當地的黎族苗族群眾招待客人的菜餚中,一般都會有魚茶(也稱魚酸)這道硬菜。雖名為茶,但魚茶和茶卻毫無關係,“魚茶”是黎族方言轉為海南話的發聲。這是一種將煮熟的米飯和醃製好的淡水魚裝入密封容器發酵而成的風味美食,用乾飯製作的就叫“乾魚茶”,用稀飯製作的就叫“溼魚茶”。
魚茶。資料圖
魚茶的製作並不難,但也很講究。將新鮮的魚清理乾淨並曬乾後,加入煮熟的米飯和鹽巴,攪拌均勻後裝進密封的罈子中,等待10天至15天就可以食用。
密封儲存發酵的魚茶味酸而微鹹,開蓋的一瞬間,那股子“橫衝直撞”的“臭味”,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鯡魚罐頭。
白沙黎族自治縣邦溪鎮南牙村村民製作的魚茶。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愛吃魚茶的人,一般都有這樣的感悟:初嘗怯之,二次適之,三次癮之。只要突破心理防線,就能品出那一口令人神清氣爽的酸鮮。魚肉融進汁水之中,飯粒裹挾著魚的鮮香。在咬食過程中,柔軟中帶著韌性的口感也能為唇齒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魚茶在民間延續百年,製作手藝得以不斷傳承和改良,便有了推陳出新的“類魚茶”,如肉酸、魚仔酸、牛皮酸等。但魚茶的原型還是魚肉酸,食材為上等的高山淡水魚肉、高山稻米、姜等。
手之藝 藤編魚簍質精良
“用野生藤竹編織家用器皿,是我們黎族人的傳統,沒想到現在還能給我們帶來經濟收入。”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七叉鎮大仍村,如今51歲的黎族婦女陳桂紅作為黎族傳統藤編手工藝人,正用自己的雙手“編出”一條文化傳承和發家致富相結合的新路。除了衣籃、刀籮、米篩、斗笠等,魚簍也是一大“熱門”藤編器皿。
白沙黎族自治縣邦溪鎮南牙村村民劉文昌自制的漁具。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一根根藤條在手中“脫胎換骨”,往返穿插間,黎家人制作出輕便又耐用的魚簍。想要捕魚又不想費時費力,就把裝有蚯蚓的魚簍放進水中,魚鑽進去後,便再難逃出。在五指山市毛道鄉南衝村黎族藤編匠人黃青華的家中,有著不同時期製作的藤編魚簍,有的已使用多年,目前依舊很堅固。
海南藤編的歷史十分悠久,根據史料記載,早在唐代,海南就有人用野鹿藤編成有花卉、魚蟲、鳥禽等圖案的簾幕,工藝精美。藤編手工藝品集堅韌與柔軟於一身,風吹之際,藤編簾幕上的魚兒好似遊動起來,頗為有趣。而坐落於三亞市崖州灣寧遠河入海口處的三亞“絲路之塔”,塔內別有洞天,藤編魚簍狀和魚鱗狀吊頂體現出濃郁的海南本土文化特色。
五指山市毛道鄉南衝村村民黃青華展示自己製作的藤編魚簍。 海南日報記者 賈磊 攝
除了獨具匠心的藤編手工藝品,黎錦也是黎族原生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手工藝人穿針引線間,暗藏著文化密碼。“黎錦,特別是雙面黎錦,是黎族的‘史記’,記錄了部落時期黎族各個部落的演變。”這是樂東黎族自治縣民族中學歷史老師洪章峰收集研究黎錦圖形後得出的結論。而在一些盛行圖騰崇拜的原始部落裡,魚被奉為信仰,成為代表部落的符號。
歌之律 深山漁歌曲悠揚
“今天去河裡,下水去抓魚嘞,抓魚多多拿回家,得飯菜和酒菜嘞……”樸實的歌詞伴著吉他的彈奏,海南黎族歌手阿儂子黎在自己的第二張原創音樂專輯《我們的島》中,寫下了這首《抓魚歌》。
水域賦予了人們獲取漁獲的可能,在這座島嶼上,以打魚為生的人不在少數。日復一日,水面上的生活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漁人行到哪裡,漁歌就唱到哪裡。以歌交流,以歌寄情,漁人的喜怒哀樂皆訴諸於歌聲,因此口語化、生活化也是漁歌的一個顯著特點。不過,出自深山的漁歌,受山歌民謠等的影響,亦有其獨特風格。
在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部分黎族村莊,有一群深山漁人。他們常年在湍急的溪流中捕魚,心情舒暢時放聲歌唱,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
和豪放不拘的海上漁歌不同,深山的漁歌旋律更加婉轉悠揚,歌詞也更為內斂含蓄。在黎族特色樂器的伴奏下,旋律緩緩響起,縈繞著山林。“帕曼長大了,他可以上山去勞作了,他可以下河去捕魚了,他可以幫助家裡了……”黎族民歌《長大的帕曼》是當地傳唱甚廣的童歌之一。
隨著歲月更替,魚作為一種尋常可見的動物,慢慢具有了較為鮮明的寓意,被寄予了美好的願望,成為指代愛情的“隱語”。“面前比能魚共水,連流水底不思拋”,原生態的海南苗族山歌以魚作喻,表達了歌唱者希望和心愛之人像魚兒一樣自在同遨遊的心願。(王迎春)
來源: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