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從立夏開始,氣溫漸升,雨水猶多,夏播夏收都得趕時搶晴。“立夏種半田。”不搶,哪來好收成?及至盛夏,人人對“赤日炎炎”避之唯恐不及,但農家仍然不敢“躺平”。這個炎暑之“夏”,又是依據什麼構造的呢?
字源顯示,遠古賢明之士“近取諸物”,不出意外地把“夏”字的構造與節氣特徵以及農事聯絡起來。圖畫般的線條符號,充滿農耕時代的卓越想像力:有畫成一個赤腳的人在烈日下幹活勞作的;有突出人的頭部,再添上雙手、雙腳以及農具和占卜符號,表示觀測天象,根據節氣節令謀略相宜農事,勤奮勞作的;也有突出手腳忙碌,墾荒農耕的。總之,農耕時代相宜的節令氣象,躍然如睹。這般農忙時節的景象,如同一組電影鏡頭,表示的就是四季中的夏季。
字形簡化後,保留了人的面首之形和腳的特徵,即“頁”和“夂”。這是不是一直飽受爭議的漢字“訛變”呢?
字形作進一步抽象並簡化後,“訛變”不可避免。即使這樣,也提供了多種解讀空間,可謂言人人殊。一說面首之形表示持久向南,腳趾之形“夂”是冬的省略,有止步之意,合起來會意為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呵呵,自圓其說就行。一說腳趾之形,恰如向右拉的牛扼和木犁,也表示農忙。一說像一個人在祭祀活動中跳舞,借用四肢伸展的人的偉岸之形來指稱四季最熱的季節。誠如是,何不直接用“大”來指稱夏天?要知道,“大”的本義就是一個大寫的人。還有的直接指認“夏”就像一個農人彎腰赤腳在水田裡插秧。仔細看看,再比附一下,確乎像一個揹負青天、面朝土地的農民在水田裡,且插且退。漢字的魅力不正是包含了天、地、人之間相互感應的氣象和氣息嗎?
“夏,中國之人。”在中原一帶建立部族國家的夏代,正是以農耕見長。這也切合了“夏”的字源所提示的節氣和農事特徵。傳說,大禹之子“啟”在建立王朝時,取萬物生長最為旺盛的季節也就是“夏”,作為部落的圖騰標誌,寓意幅員遼闊、繁榮昌盛。因此,夏也有強大的義涵。
上古時期,中國是中原之國的簡稱,中國又稱作“夏”。同樣,古代漢民族也自稱“夏”。以一個“夏”字為紐帶,其間綿延不斷的歷史文化淵源,可謂妙哉偉哉!(沙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