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研究十二釵裡到底都有誰,還有人想破了腦袋要給十二釵排個次序,什麼十二釵第一釵第二釵之類的。這些人就像追著自己尾巴玩的小貓小狗一樣,算是自娛自樂罷了,毫無意義。
紅樓夢裡的金陵十二釵跟一架屏風有關。這架屏風上畫了十二張美女肖像。
小說有多處提到這架屏風。
第六回劉姥姥聽見賈蓉笑道:“我父親打發我來求嬸子,說上回老舅太太給嬸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日請一個要緊的客,借了略擺一擺就送過來的。” 鳳姐笑道:“也沒見我們王家的東西都是好的不成?一般你們那裡放著那些東西,只是看不見我的才罷。”
小說沒頭沒腦地插進賈蓉來借炕屏,又不說明這架炕屏有何特殊之處,其實真正指向的是這架屏風。
對話曖昧,劉姥姥聽得都呆了。
四十回寶玉聽了,忙進來看時,只見琥珀站在屏風跟前說。此處作家略一點染這架屏風。
七十一回鳳姐忽然被賈母叫過去,而且傳話的鴛鴦說是“立等你呢”,既然這麼急迫,有什麼要緊的大事呢?
原來只是問一下圍屏的事。
賈母因問道:“前兒這些人家送禮來的共有幾家有圍屏?”鳳姐兒道:“共有十六家有圍屏,十二架大的,四架小的炕屏。內中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
為什麼冷不丁地問起這件東西?而且問了之後也沒有什麼要緊事,只是讓鳳姐好生擱著而已。
作家突然插進的這節內容也很突兀。其實著眼點還是這架屏風,只是說得有些含混罷了。
這架屏風有什麼特殊之處呢?
原來來自雍正書房。
原來在圓明園雍正的深柳書房內,後來被送到故宮修理,不知道什麼原因留在了故宮,因而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時候逃過一劫,後世人一般將這家屏風上的美女稱為雍正十二美人圖;又有研究者稱之為“雍正美人絹畫十二張”。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根據內務府檔案中木作的記載,其中有一條:“雍正十年八月二十二日, 據圓明園來帖,內稱:司庫常保持出由圓明園深柳讀書堂圍屏上拆下美人絹畫十二張,說太監滄州傳旨:著墊紙襯平,各配做卷杆。欽此。本日做得三尺三寸木卷杆十二根。”
這套作品由12張長184cm寬89cm的畫像組成,描繪的是一名漢裝女子一年四季的日常起居。至於畫中人的身份,研究者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想象中的仕女,有人說是孝敬皇后,還有人說是雍親王妃……就連畫中的女子究竟是一人還是幾人,說法都莫衷一是。
不過進一步研究發現,畫中的作為背景出現的各色傢俱、器物是真實存在的,其中還有不少至今仍收藏在故宮博物院。例如:鈞窯花盆、汝窯水仙盆、嘉靖款蒜頭瓶、宣德款僧帽壺等。
既然背景寫實,人物也應該是現實存在的。專家們將圖片放到最大(故宮網站上可以點選放大),仔細甄別畫中人的面目,結果發現,這十二張畫中的女子為同一人,而造成氣質、年齡差異的,只不過是服飾和妝容(特別是腮紅)的區別罷了。
對比頭像可知,畫中女子的相貌特徵為:鵝蛋臉、細長眼、雙眼皮、鼻長直、人中較長、耳廓較小但耳垂較大。十二幅畫像中,相同的眼皮、鼻樑、耳廓和耳骨特徵,將畫中女子的身份鎖定為同一個人。
退一萬步說,假設胤禛要求畫師根據實景想象一個具有類似特徵的女人畫出來,畫師也不可能想到要把這十二張畫像中所有女人的耳骨畫得完全一致。因此,我們可以放心地得出結論:這套作品是對照實景、真人繪製的寫實性作品,上面的女子是同一個人。
換句話說,無論這個女子的真實身份是誰,這架屏風上的十二張畫,其實畫的是同一個人。
看起來十二個服飾有別的女子實際上是一個人。
這就是金陵十二釵的真意,也是十二釵的由來:所謂十二釵,其實背後寫的是一個人。
所以不必去猜十二釵到底是誰、更沒必要去想破腦袋有沒有排位、誰是第一拆誰是第二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