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潔
德國魏瑪是一座田園般的藝術小城,風景優美、古色古香。這座只有五六萬居民的小城市,卻擁有眾多文化古蹟,22所歷史建築和文學紀念館、德國國家劇院,還有著名的包豪斯大學、李斯特音樂學院,兩位文壇巨擘歌德和席勒曾在這裡創作出不朽的文學作品,堪稱德國的文化藝術之都。
就在魏瑪街心公園不遠處,有一家小小的名為“圖舍”的中國畫工作室,主人是來自中國聊城的藝術家杜俊立。10月13日,北京時間下午2點30分,德國時間上午8點30分,杜俊立邊吃早餐邊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網路採訪。
杜俊立(左一)在埃爾福特孔子學院教德國學生畫中國畫。受訪者供圖
辭去公職 求學德國
杜俊立是東昌府區人,畢業於聊城大學美術系,專業就是國畫。2001年畢業後去了上海一所學校當美術老師。“工作幾年後,想出國瞭解一下西方藝術,包括那裡的古典藝術、現代藝術以及一些很前衛的藝術門類、藝術形式。”30歲出頭的他,對陌生的德國充滿藝術期待。
2009年,杜俊立放棄了“鐵飯碗”,考入世界頂尖設計類大學之一的包豪斯大學藝術學院。在這所現代藝術教育啟蒙的藝術學院,他接觸到的都是新奇的事物。與國內藝術院校不同的是,學校採取大師工作室制,學費全免,全世界的藝術大師輪流為學生授課,將嶄新的藝術思潮帶給這些熱愛藝術的年輕人。“學校對我的藝術創作影響巨大,我的教授一直跟我強調,你那些傳統水墨畫非常有意思,非常有中國特色,你最好不要把你的專業丟掉。所以這幾年我始終堅持向傳統學習,在此基礎上,與學到的西方現代、當代理論技術相融合,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契合點,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有國內藝評人這樣評價杜俊立的作品:有深入骨髓裡的中國文化的烙印,有西方現代作品的元素和觀念。
杜俊立告訴記者,當我們不瞭解西方人和他們的文化習俗、審美情趣時,文化輸出就只是一句口號,只有親身體會,進行深入瞭解,作品才能將東西方文化更好地融合,更好地表達。在德期間,杜俊立走訪過幾十所博物館、藝術館和大學,精研西方古典油畫,後多涉獵現代藝術。他致力於繪畫技法上的中西互照和理論上的融會貫通。其繪畫作品,既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又具有現代氣息,個人風格逐漸形成。
用書畫藝術傳遞中國文化
入學後,杜俊立一邊學習語言,一邊如飢似渴地汲取多元的藝術養分,每天堅持畫畫。創作使他的思鄉之情得到紓解,而讓他出乎意料的是,這些浸滿真實情感的畫作也打動了異國他鄉的人們。就這樣,他的作品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並在畫廊進行展示。
2012年,杜俊立在圖林根州一所畫廊舉辦個人畫展,在展覽現場遇到了埃爾福特孔子學院的院長基爾,他非常喜歡中國文化。“那天我們聊了很多關於中國的故事,正好他在籌辦孔子學院,後來我到埃爾福特孔子學院,教德國人學習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和書法。到這裡我才知道,原來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外國人非常多,有烏克蘭人、法國人、俄羅斯人、日本人、越南人,包括一些非洲國家的人,都想透過孔子學院瞭解中國文化。”
德國人對中國傳統藝術很感興趣。杜俊立說:“德意志民族是一個喜歡思考善於思辨的民族,他們對神秘主義非常向往,中國的山水畫正好契合了這一神秘主義表象,比如說雲山霧繞,比如說留白,比如說畫面的往外延伸等。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德國人還是能很快地理解中國傳統水墨山水畫的。”
從執筆法到水法墨法的掌控,相對於中國學生,外國學生對中國書畫技法的掌握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杜俊立把書法裡面的轉折起伏、點橫折鉤等技法和西方書法繪畫裡一些相似的地方相結合,進行課堂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杜俊立說:“西方尤其古拉丁語的書寫方式也有書法的,類似於我們學習的美術字體,講究工整和規範,這其實和德國人的性格相似。”
時刻關注家鄉發展
杜俊立介紹,在德國,他經常向學生及其他的外國朋友介紹自己的家鄉——山東聊城。孔子學院的學生因為喜愛中國文化而走在一起,這讓從孔孟之鄉山東走出去的杜俊立倍感自豪。在孔子學院,他會很自豪地告訴大家,自己和孔子是老鄉!
留學這幾年,杜俊立與家鄉的互動都和公益有關。“我是聊城第四中學畢業的學生,幾年前曾和四中當年的胡校長,還有我的同學、朋友一起,舉辦了一次義賣活動。把我的作品義賣所得的收入都捐給了母校的貧困學生,資助他們完成學業。這件事第一次讓我感覺到,我可以用自己的能力或身份,為家鄉和母校盡點微薄之力,我感到由衷地高興。因為我也是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孩子,深知農村孩子求學的艱辛,所以能幫的就儘量幫一點。”杜俊立介紹說,最近一次回國,是因為我和聊城某銀行舉辦了一次義賣活動,也是將我的作品義賣所得,都捐給了當地的環衛工人。
身在德國,每當提起故鄉,杜俊立都會產生一種自豪感與幸福感。他動情地說,“雖然沒時間回家鄉,可我會一直關注家鄉的發展。每當看到家鄉越來越好時,就無比自豪。”他希望,可以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為家鄉多做公益,促進中德文化交流。
畫家簡歷
杜俊立,男,山東聊城人。
2001年,聊城大學美術學專業本科畢業,大學期間鑽研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和理論。
2001年開始,在上海從事美術教育工作,曾任中學美術教師和大學業餘美術教師。
2009-2016年,留學德國包豪斯大學,獲德國藝術碩士(DIPLOM)學位。
現居德國,任德國埃爾福特孔子學院書畫教師、德國亞洲文化創新交流協會(ODKV)藝術教師。
其繪畫作品,既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又具有現代的氣息。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個人風格逐漸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