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會,由於封建官僚地主階層的壓迫,許多百姓常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如果王朝穩定,依靠辛勤的勞作,那百姓還尚能過活。可一旦碰上天災頻發或者王朝更迭,許多百姓就不得不面對流離失所的逃亡生涯。而除此之外,這些平常百姓還要規避一種人,他們就是山賊土匪。
山賊土匪中除了一些地痞流氓之外,許多人其實也來自逃亡的百姓,比如赫赫有名的梁山好漢,其實大多也是被迫落草為寇。而關於山賊的來源,自古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這裡的響馬和蹚將差不多都是山賊的意思。
山東出響馬
響馬這個稱呼,主要是因為古代土匪一般喜歡在馬脖子上掛一個鈴鐺,這樣馬跑起來,鈴鐺就會一直作響,讓他們為之而興奮,而商賈聞風而喪膽。
響馬之所以出名其實和時代有著極大的關聯,許多響馬隊伍雖然被稱為響馬,但他們其實是農民起義軍,而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山賊,比如瓦崗寨群雄和梁山好漢,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響馬。響馬一般在亂世極為盛行,正常朝代穩定的話,也無人敢落草為寇,因為誰也不想面對朝廷的圍剿。
山東出響馬,包括山東響馬其實都是一個代稱,他指的是整個北方地區的匪徒或起義軍。而在北方地區中,因為山東爆發起義的次數較多,再加上他曾出現過秦叔寶、程咬金等名人,甚至鼎鼎大名的梁山泊也位於山東。
多方因素之下,故而我們將這些匪徒或者起義軍稱之為山東響馬,也就是山東出響馬的由來。
河南出蹚將
膛將也就是土匪,而古代河南人一般稱土匪為“老湯”,至於兩者的關係,還有一樁往事。
晚清至民國時期,全國各地陷入紛亂,其中以山西西南山區的土匪活動最為頻繁。同時,當時的山西同樣活躍著一批數量極大的青年農民務工隊伍,他們平日事務繁忙,每到農閒之時,便在當地從事農田灌溉之類的修護工作,故而也被稱為“膛匠”。
可因為生活艱難,許多膛匠逐漸從正當的勞動人民,變成了逃竄山林的土匪。慢慢雙方的界限也就變得愈發模糊。又因為“湯”和“蹚”同音,慢慢這一類人也就被稱為“膛將”,併為後人所記錄。這種叫法在姚雪垠先生的《長夜》中,也得到驗證,其中一句話為“你為啥不去吃糧呀?當蹚將的下場終究不好呢”。
不管響馬還是蹚將,其實都是古代封建社會地方人民生活的寫照,都反映了古代人對於艱苦生活的抗爭。所謂“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更像是全國的縮影,只不過因其更為出名,而被冠以了地方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