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禍求福的智囊
1.俗話雲:“一葉落而知秋,履霜堅冰至”。生活中,在很多細小的事情上,往往最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操守、德行和品質。例如對待父母不孝順的人,就不能指望他能對別人好;本職工作幹不好的人,幹大事業只會是異想天開;今天收小賄的人,明天就可能成為貪汙犯……等等。由此可見,小毛病並非無害,而是一切大害的開始;小事不在乎,時間長了,大節就要出問題。所以說,做人做事都應見微知箸,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只有見微知箸,才能防微杜漸;只有見微知箸,才能否沉著應對、趨利避害;只有見微知箸,才能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只有見微知箸,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只有見微知箸,才能察於末萌,止於未發。總之,見微知箸是件有備無患的事情。
2.古人云:“人無信不立”,“言而無信,不知其可”。由此可見,在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中,十分注重“信”的價值和重要作用,並且把一個人是否守信作為可否與之交往的判據。在文明社會中,守信應當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的一條重要的行為準則。古人的“信”與現代人的“信用”有著一脈相承的聯絡。對一個人來講,“信”是“言”與“行”之間的高品質的因果關係,是在無不可抗力干擾的條件下,履行承諾的責任能力;“信”就是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因此,“言必信,行必果” 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3.俗話說:“澆樹要澆根,帶人要帶心。”管理者必須摸清下屬的內心願望和需求,並予以適當的滿足,才可能讓眾人追隨你。對下屬最有意義和價值的獎勵莫過於滿足他們的需求。企業是人做出來的,是否掌握住人心,往往關係到事業的成敗。作為一個管理者,最不能得罪的,就是廣大的人心。我們固然不能用下作的方式收買人心,但決不可以失去人心。在企業經營活動中,只有贏得廣大員工的支援,才能順利推動公司業務的發展。
當然,人的心理是很難捉摸的,往往在施政之前,管理者料定某種措施一定會大受歡迎,但結果卻遭到激烈的反對,給管理者造成很大的壓力,這種例子隨處可見。管理者在推行政策之前,一方面謹慎預估可能出現的反應,另一方面在心理上做好應對事態變化的準備。古往今來,無論是傑出的政治家,還是成功的企業家,都能洞察人心緒的微妙,深入細緻地分析人性特徵,並進行合理引導,從而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
4.古語說:“窺見一斑而見全貌。”何曾能預料三代福禍,其遠見卓識非同一般。世上的人和事,往往能從小處看到大處。從小節看到未來,所以人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時刻警惕著。
文化之雅在於博大,道理之用在於明察。善於居安思危,明察秋毫,對時事深入洞察,理性思考,常備不懈,才能正確地預測和把握社會動向,防患未然。
5.管仲所用的輔助國君的方法是最簡單的道理,生活中有許多最簡單的道理蘊涵著很豐富的內涵。你不必去追求什麼高深的道理,只要掌握最基本的道理,並將其運用自如,就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同時,善於從他人的舉止行為猜測對方的心裡,也是管仲的智慧。一個人要根據這些變化,判斷對方的心思,從而改變自己的應對策略。
6.無論我們做什麼事,都要努力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不可事事藉助別人的力量,否則,你就逐漸失去了自我,而成了別人的傀儡。同時你也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話,你自己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輕易相信比人並不代表你不能聽取別人的意見,這就需要你首先對別人的話有各判斷,總之提高自身的能力最重要。
7.察言觀色,從一個人臉色的變化看出破綻,這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生活中我們要善於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你與人交往、談話的過程中,你需要仔細觀察對方的神態變化,這樣你就可以從對方神情的變化,推斷出對方的感覺。如果你發現對方出現不耐煩的表情,你就要儘快結束你的談話;如果對方對你的談話雖然表面贊同,但臉上已經出現不屑的神情,你就該轉變話題了……總之,注意觀察一個人的臉色變化,從而調整自己與人交談的話題,能夠使你很準確的抓住對方的興趣點,讓別人更喜歡與你交往。
8.將計就計的意思是或,識破對方計策之後,以原計為基礎,造成誤入對方圈套的假象,另施巧計於其中,而使設計者本身中計。有時候雖然自己很聰明,但仍然落入了別人設的圈套,這個時候特別需要頭腦冷靜,不妨試試將計就計,可能會帶來意外的效果。
用計,最能閃現智慧的火花,用的好,既出人意料又出奇制勝。
9.一個人是否真心誠心,是否安分守己,是否適合工作崗位,是否具有領導才能,均能從其言語和舉止的表露中反映出很多真實而有價值的參考資訊。魏先生看李密沒有稱帝的氣魄,也不具備將帥的謀略,因此認為李密只是亂世的英雄而已。可見,言為心聲。一個人在說話的時候,多多少少總會反映出其內心的一些活動。因此,在現實的工作中,當管理者在用人的時候,可以透過聽其言,觀其行,準確地判斷出一個人的才智高低及其內心世界的真實想法和意圖,從而依據此人的志向和態度來進行取捨,合理選用人才。
10.現實生活中,面對困難和挫折,面對一時的得失,如果能夠坦然處之,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儘量對事物作出正確、客觀的評價,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具體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擺正心態,學會容忍錯誤,忍耐挫折,認認真真做事,實實在在做人,持之以恆,堅定信念,才能以寬廣贏得輝煌,以豁達打造成功。
11.見微知箸,就要在平凡中看到不平凡,積極從榜樣中汲取營養與力量,從而推動整個社會道德水平不斷提升。
12.吳子說:“短者持長戟,長者持弓弩,強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給廝養,智者給主謀。”如果說企業管理的一般法則是科學,那麼對人才的細節考察就是藝術。“好瓦匠沒有用不了的磚”。一個出色的領導者,必須要能量才用人,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考察是識別和衡量人才是否勘當重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以人為鏡明得失。”歷史上自古到今,能否知人善任已成為事業成敗的關鍵。成也在人,敗也在人,這是領導者識人善任的定律。怎樣去識別人才、選準人才,就成為用人的前提。晉朝的傅玄說:“聽其言不如觀其事,觀其事不如觀其行”。領導者用人也應遵循這句話。有的員工總是誇誇其談,卻沒有真才實學,領導者不要被他的花言巧語所矇蔽,所以,識人,成為領導者必須關注的大事。
聽其言,觀其行,這是識別人才常用的萬法。有的人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只說不做。因此在考察時,不僅要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如何觀其行呢?諸葛亮提出七條方法可供借鑑。一曰,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資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這七條,具有規範性和可操作性,對今天考察識別人才仍具有現實意義。
13.像王鬷這樣的人已經失掉官位,才想起當年朋友的忠告的人,天底下真是多的很呢。所以,奉勸人們千萬不要像王鬷那樣,世界上沒有賣後悔藥的,對於智者給你的忠告,你千萬要記住,時刻提點自己,不要當耳旁風。
同時,我們也為曹瑋的遠見所折服。俗話說“從小看到大”,看一個人,從他小的時候所做的事情,就能看到他日後的作為,這是普遍適用的真理。
14.既然能夠預料到自己將來的災禍,為什麼不想辦法避免災禍的發生,還要迎頭去做呢?這樣的人到底是智者還是愚者呢?
聰明的現代人對此應該有自己的認識,既然預料到自己的災難,那就該想辦法去克服才對。
15.見微知著是領導者防患於未然的重要基本功。所謂見微知著,就是說看到事物的苗頭,就能預知事物未來發展的趨勢。防患未然,是指隱患還沒有發生之前就採取防備措施。《經世奇謀》中說:事情雖然還未顯露出來,它的細微跡象卻已露出,愚昧無知的人對它熟視無睹。比如煙窗安裝不當,將召來火災,而燕雀卻怡然自得,不知大禍將臨頭。如果是君子,看到跡象就知事物的結果,怎麼會到這種地步呢!《智囊》也說:聖人沒有必死之地,賢人沒有必敗的結局。聖賢之人,當彼處昏暗時能在此處躲避,當機遇到來時能自覺加以運用。由先賢先哲的這兩段遺訓可知,領導者是否具備見微知著的能力,將直接影響到領導者的吉凶禍福,將直接影響到整個領導工作的成敗得失。因此,是否善於見微知著防患未然,是領導者才華和水平的重要標誌。
16.申屠蟠超然免於禍,為自己留有餘地。確實,留有餘地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是一份情懷。建築樓群,要留有一些空地給綠樹,給花草,給陽光,給空氣;鋪築路面,每到一定的距離,便要留下“餘地”,以免路面發生膨脹;書面“留白”,是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保護隱私,是給心靈留一份隱秘的餘地;保守批評,是給人留下改過自新的機會;含蓄表揚,是給人留下繼續進取的餘地。而如何留有餘地,使之有空間有時間去思索,去領悟,去創新,則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一門藝術。
民間俗話說得好:“留的肥大能改小,惟愁瘠薄難厚加”,“內距宜小不宜大,切忌雕刻是減法”,做衣如此,雕刻如此,做人做事也如此,教育我們的孩子又何嘗不如此呢?
17.細微之物,其形小而詣極大,人間的快樂與悲傷、崇高與卑鄙、戰爭與和平都能演繹在它們上面。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柔軟的小草扮演的角色歷經磨難終逢柳暗花明,人生亦如此。一生坎坷,屢受挫折,默默忍受著,等待希望的到來,將是更好的明天。
為了雌鹿而爭鬥的雄鹿,讓人看到了競爭,看到了弱肉強食,也看到了爾虞我詐。人世界也有,為了利益,可以不惜代價,反目成仇,形同陌路。
見微知著,其理在生活中在細微中,偉大存在於哲人身上,也同樣存在於一花一枝上。無限隱藏在有限中,見一葉而知秋,見一水而知江海。物雖小而詣大,人生黑白盡其中。
18.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道得來的名利是正當的,也是社會所提倡的。因為任何人都必然需要物質條件來維繫生命,但是獲得物質利益應該是靠自己的誠實勞動所得。這樣獲利的名利是社會所承認的,是人們所擁戴的。惜時如金、甘於寂寞、淡泊自守、不求聞達,視名利如浮雲,表現了一個人高尚的精神和品格。 然而,也應當看到,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大浪滾滾,江水滔滔,不免泥沙俱下,魚目混珠,沉渣泛起。今天,與淡泊名利相對立的一股“爭名”、“奪名”、“盜名”、“追名”、“混名”、“騙名”、“買名”的歪風甚囂塵上。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已經成為社會風氣的大環境下,有知識社會自然會給以合理報償。但作為個人來說,淡泊名利的傳統美德還是應該提倡、繼承和發揚的。那種不顧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而損人利己、損公肥私、追名逐利的舉止,應該為人們所不為、所唾棄。
19.也許你身邊也有一些具有特殊功能或本領的人,雖然他們現在很不起眼,你甚至看不起他們,但是你千萬不要對這樣的人掉以輕心,大凡有所作為或者有所成就的人,小的時候就會表現出某種不同常人的氣度。而那些驕橫跋扈,成為亂世梟雄的人,從小也會表現出不同尋常的本領。對此,你要有清醒的認識,說不定你身邊的某個人就會成為日後的名人。
20.考察人才是一個十分艱難的過程,除了要充分依據明顯的客觀存在的情況去辨別外,還須善於從細微末節之處透過表象認清本質,從初露的端倪把握髮展趨勢,見微知著,抓住主流。這就需要考察者必須具備明察秋毫的慧眼,在實踐中善於以小見大地觀察、識別人才。
21.見微知著,以好的領導風範感化下屬。許多領導能夠讓下屬折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具有良好的領導風範,同樣,“強將”要帶好“弱兵”,同樣要有好的領導風範。一是要博學多才。如果讓一個連黨的政策、路線、方針都不懂,專業知識一敲不通的人去某個單位獨當一面,那結果是可想而知的,當然不是要當領導的去誇誇其談,而是要結合實際,在工作中體現才能。二是要關心下屬。千萬不能冷漠下屬的情感,滴水見陽光,寸草知春音,要讓下屬在細微之處見到真情,只有每個下屬都努力工作了,整個工作局面才能邁上新臺階。三是要嚴於利已。身先足以率人,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樣子,只有領導自己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才能在下屬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四是要寬容大度。不會寬容的上司不是一個好上司,作為領導要善於原諒下屬,不斤斤計較,要從小處著手,從大局出發,絕不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只有心中百萬兵,才能運籌帷握,穩操勝券。
“弱兵”與“強將”是一種暫時現象,“弱兵”只是相對而言的,這種現象的存在,給我們建設培養高素質的領導幹部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去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