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逃學威龍》、《春光燦爛豬八戒》先後在網路平臺上線,兩部翻拍經典的作品一部用了一堆老戲骨,一部採用原班人馬,在上映前夕吊足了觀眾的胃口,然而正式開播之後卻辜負了觀眾的期待,網路上差評一片。
經典版《逃學威龍》上映於1991年,這部電影打破了“全港午夜場”、“全港四點場”、“第二次四點場”、“開市第一日”、“週六”、“週日”及“上映第一週”的票房記錄,最終票房收入4300萬港幣。2000版《春光燦爛豬八戒》作為一代人童年的回憶,最高收視率達到了31%,豆瓣8.5萬人給這部劇評出了7.7分的高分。
經典難以超越,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在經典的光環之下,再好的翻拍都會稍顯遜色,更何況是這種快生活節奏之下的速成品。雖然都是知名演員擔綱主演,但一部好的演員不是單靠演員的演技就可以支撐起來的。劇本不好、製作不好,只要影片整體質量不高,觀眾都不會買賬。
《新逃學威龍》中無厘頭搞笑明顯水土不服,演員們風格各異,滿滿的違和感;老套的情節設計讓觀眾很容易就猜到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
翻拍版《春光燦爛豬八戒》僅用時17天就完成了全部拍攝,製作方面差強人意,小龍女頭上的龍角不是龍角,讓網友想到了“泡椒鳳爪”;人物性格塑造也較為單一,有人說,八戒的給人的感覺真的成了“八戒”,老版八戒的憨憨的形象在翻拍之後變成了智商不夠、表情浮誇的模樣。這樣的速成品只能是質量不夠,特效來湊。
有人認為,畢竟是小成本製作,製作方也有自知之明,沒有拿到院線去上映,而是選擇了網路大電影。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觀眾沒有花錢買電影票,爛片似乎也沒有讓人損失太多,反而還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但是藝術家應當心中有觀眾,無論以何種方式上映,都不是電影粗製濫造的理由。
有人說,經典翻拍不是為了追求多高的質量,而是為了追憶一代人的情懷。然而,那份彌足珍貴的情懷是人民藝術家對藝術的崇敬與尊重造就的。當熒幕中只剩膚淺的幽默,觀眾除了傻笑再無收穫,拿什麼去追憶過去的純真年代。
當前的大環境下,編劇寫不出好的劇本,又要票房和收視率,翻拍經典無疑是最為投機取巧的捷徑。加之電影業飛速發展,商業化程序不斷加快,投資方越來越喜歡“快餐式”製作。導演進行經典的翻拍必然不是為了挑戰經典、超越經典,不過是為了蹭一把熱度,從觀眾的反映來看,他們必然是達到了目的,儘管網上罵聲一片,到處充斥著“爛片”二字,但是兩部影片的收視率絕對是達標了。
以市場為導向的電影行業,其發展並非建立在以觀眾為本的基礎之上,而是建立在票房之上。倘若電影製作水平難以達到相當的高度,無法做到口碑與票房雙豐收,那麼票房就成了製作方與投資方唯一的追求。誠然,這些年市場經濟之下的電影業發展迅猛,催生了不少優秀的影片,但其負效應也是不可避免的。
當前整個社會都在瘋狂地追求效率,電影業也不可能獨善其身。但是,當電影業的發展建立在一片吐槽聲中的時候,其發展還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