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3已經上線一個月了,這一個月之內iPhone 13可謂是力壓國內手機品牌,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銷冠。
其實要問iPhone 13為什麼能獲得如此高的銷量,原因也就一點——蘋果開始打價格戰了。在國內品牌都已經賣到六七千的市場環境下,iPhone 13即將跌破5000大關的售價,著實具有不小的吸引力,也吸引不少的消費者競相購買。
然而庫克本以為勝券在握,沒想到還沒高興太久,蘋果就迎來了危機,國內廠商究竟採用了什麼手段來抵禦蘋果猛烈的攻勢呢?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然而面對蘋果的來勢洶洶,國內廠商也不會坐以待斃,那麼究竟要怎麼逆轉這樣的劣勢呢?
從技術上入手是不太現實的。雖然最近幾年國內手機廠商在技術上奮起直追,目前蘋果相對於國內手機廠商在技術上的優勢已經被稀釋,雙方差距越來越小了。
但是短時間之內想讓國內廠商在技術上追平蘋果,還是不太切合實際的。畢竟蘋果在零部件、晶片、系統上都具有不小的優勢。
因此,國內手機廠商只能從價格方面入手。價格戰一直是國內商家的拿手好戲,國內手機行業發展初期正是以價格戰的方式一點一點從國外手機廠商手中奪取市場,最終才慢慢壯大的。所以蘋果想要和國內廠商打價格戰,恐怕是找錯了對手。
瞭解手機市場的網友們應該清楚,最近國內手機品牌就像商量好的一樣開始瘋狂降價,小米、VIVO、OPPO等國產廠商降價力度非常大,許多機型甚至降價已經超過了1000元。
這已經遠遠超過了往年國產機的降價速度,一般國產手機上市半年內一般降價幅度不會超過600元。而現在大部分國產的高階旗艦機降價都達到了千元左右。
再加上過段時間就是國內消費者的狂歡節“雙十一”,那個時候國內手機廠商一定還會做出一定的價格上的讓步。
這一次的雙十一對於手機廠商們來說,將是一場正面交鋒,許多國內消費者都把每年的雙十一看作是自己更換手機的日子,如果誰能夠在雙十一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那麼就會在國內市場獲得主動權。
集體降價會對國內企業造成哪些影響
事實上,對於國內的手機廠商來說,如此高的降價力度會給企業帶來不小的壓力。因為,今年與蘋果拼價格會處於很大的被動之中。
大家都知道,由於“黑天鵝”影響,今年全世界的手機供應鏈廠商有很多都受到了波及,它們有的被迫削減產能,有的甚至直接關門歇業,這就導致手機零部件開始供不應求,最終出現瘋狂漲價的現象。
再加上其他原材料的上漲,導致全球的手機廠商成本上漲了很多。但是蘋果憑藉著自己在業內的強大話語權在這次全球性的漲價風波中安然抽身,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波及。
也正是因為這樣,蘋果才能夠如此趾高氣昂地與國內手機廠商打起了價格戰,蘋果料定中國內廠商不會貿然降價,畢竟這樣做會削減國內手機廠商的利潤,甚至會造成資金鍊風險。
但是蘋果似乎低估了國內手機廠商的決心,雖然會損失大部分利益,但是目前國內手機廠商所要做的最重要的是就是如何從蘋果手中奪回市場。
如果讓蘋果繼續在國內“趾高氣昂”,那麼國內手機市場就很有可能會重新回到由國外廠商所統治的時代,這將會是國內手機廠商的災難。
於是國內廠商開始不計利潤地瘋狂降價,為的就是整治蘋果的囂張氣焰,就目前來看,國內廠商的決策是十分有效的,目前國產品牌手機銷量開始回暖,iPhone 13的銷量也開始慢慢降溫,人們懸著的一顆心開始漸漸放下。
下一步國內廠商該怎麼辦
面對全球供應鏈開始漲價的情況,國內手機廠商首先要做的是加大科技研發,因為晶片設計和製造這類技術性比較強的供應鏈環節近幾年頻繁漲價,想要節約成本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掌握這些核心技術,雖然看上去搞技術研發需要很多前期投入,但是技術研發是一勞永逸的投入,不僅能夠保證自己不會被卡脖子,還可以見這些技術變現,實現盈利,這屬於可持續發展。
此外,將供應鏈向國內轉移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目前國內的供應鏈產商無論是技術好還是價效比都不輸給國外廠商,並且受到漲價的風波影響比較小,所以將目光投向國內市場,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希望那個國內的手機廠商可以挺過風波,重新振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