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醫的痰
痰是由於人體水液代謝障礙引起的病理產物,主要與脾、肺、腎功能失調有關。正常情況下,我們喝進去的水能夠被身體轉化成有益的津液。
當人體虛弱時,尤其是脾虛,水液的運化就會出現障礙,在人體內形成異常的積聚。
就像我們用鍋熬粥一樣,本來應該熬熟(成了營養人體的津液),現在就熬到一半就沒火了(就成了傷害人體的痰溼)。
中醫的痰可分為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有形之痰,指的是肉眼能夠看得見的痰液,比如肺裡咳出的痰。
無形之痰,一般都是看不見的,比如痰阻經絡的癭瘤瘰癧,痰迷心腦的中風、癲狂癇、胸悶,痰走四肢肌肉關節引起的風溼腫痛、手足關節變形等。
再比如現代醫學的三高症、心腦血管病、肥胖、淋巴結結核、哮喘、腹脹等,都和痰有很大關係,它可以隨著人體氣血的流動而無處不到,引發各種疾病。
#2怪病多痰?
痰濁上犯於腦,影響清陽,則眩暈、頭昏腦脹;
痰氣凝固咽喉,可出現咽中如有物梗塞感,吞之下不,吐之不出,稱之為梅核氣;
痰阻於肺,肺氣不能正常宣降,引起怕冷,咳嗽咳痰、氣喘;
痰阻於心,心氣受阻,引起胸悶胸痛、心悸、氣短;痰火擾心,引起失眠,心情煩躁,容易發火;
痰迷心竅,中醫認為 “心主神明”,引起神昏、痴呆,昏迷、癲癇;
痰阻於胃,胃失和降,引起消化不良,噁心乾嘔;
膽鬱痰擾,引起驚悸不寧,心煩失眠,口苦嘔惡;
痰具有極強的遊走性,著名醫家朱丹溪曾說過“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正因為它的無處不到,故中醫治療疑難雜症常從痰論治,或當治療效果不明顯時加入化痰藥。
#3二陳湯解
在祛痰的眾多方子中,有一首地位極高的方子,就是著名的二陳湯。二陳湯由半夏、橘紅、白茯苓、炙甘草、生薑、烏梅、甘草七味藥組成。
▋何為二陳
之所以叫二陳湯,主要是方中的主藥半夏和橘紅二味藥越陳越好。梁·陶弘景《本草經集註》載:“凡狼毒、枳實、橘皮、半夏、麻黃、吳茱萸皆須陳久者良,其餘須精新也。”首先提出“橘皮用陳久者良”“半夏陳久用之”,後世始有“陳藥”之說。
金·李東垣《珍珠囊指掌補遺藥性賦》中載有“六陳歌”:“枳殼陳皮半夏齊,狼毒麻黃及吳萸,六般之藥宜陳久,入藥方知奏效齊”。而這個方子裡同時用到了兩味需要陳放貯存的藥材,所以被稱之為“二陳湯”。
方中半夏辛溫性燥,功擅燥溼化痰,降逆和胃;橘紅擅理氣燥溼化痰。二者搭配,可相輔相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體現“治痰先治氣,氣順痰自罷”的治病理念;
二是半夏、橘紅兩味藥用陳藥,以免過燥傷人的津液,妙不可言。茯苓也是特色之處,一方面滲溼可利小便,給痰以出路,助半夏、橘紅的化痰之力,另一方面,因脾為生痰之源,健脾以杜生痰之源。
使用生薑,一則可制約半夏的毒性,同時生薑還能宣散痰飲,協助半夏化痰,和胃止嘔;中醫治病,講究升中有降,散中有收,燥中有潤,方中加烏梅正是這個道理,它與半夏、橘紅辛燥之藥配伍,達到散中兼收,防其燥散傷正;甘草健脾和中,調和諸藥。
二陳湯具有燥溼化痰、理氣和中的作用,適用於痰溼內阻、脾胃不和所致的溼痰證,以痰多色白,噁心,胸膈痞悶,肢體困重,舌苔白滑,脈滑等為主要症狀,是二陳湯的適用範疇。只要遇到這些表現,都可嘗試使用。
#4二陳湯應用
▋治痰原理
痰為陰邪,得陽則化,我們可以聯想一下雨天后的道路小水坑,用什麼方法可以迅速消失,第一是陽光明媚的時候,太陽一照一曬,就幹了。
其實痰溼也是一樣,使用二陳湯相當於給你一個小太陽。比如舌苔水滑的特別明顯的話,說明要加大太陽的溫度,可酌情加入乾薑、細辛、桂枝。
第二是用土燥溼,弄點土一蓋,小水坑也就沒了,此時可以加蒼朮、厚朴、豆蔻,增燥溼之力。
第三就是風勝溼,風可加速水的蒸發,使水消失,此時可加入防風、荊芥、羌活等藥。
第四就是滲溼,比如打個眼,讓水快速滲下去,此時可以加茯苓、薏苡仁、通草等藥。可見,二陳湯綜合上述治痰方法於一身,故被廣泛應用於臨床。
▋臨床醫案
現在的人許多都是痰溼或溼熱很重,曾治一患者孫某,男性,45歲。患者近10年來由於工作原因,每天應酬不斷,這就少不了喝酒吃肉,久而久之,情緒變得特別容易急躁,常常對愛人大發雷霆,妻子說曾經的他溫文爾雅,從不亂髮脾氣。
但現在每天看電視到深夜也不睡,為此彼此之間經常產生矛盾,感情岌岌可危。患者近期體檢又發現高血壓、糖耐量異常和高血脂,現在更是每日煩躁,失眠更加嚴重。醫院建議西藥治療,他怕一旦吃上就不能脫離西藥,遂來就診。
當時,一看他舌苔黃膩的厲害,煩躁口苦明顯,大便幾天未行,考慮他常年大吃大喝,痰溼內生,苔黃說明已經化熱,便開了七劑黃連溫膽湯加瓜蔞、梔子、磁石。
一週後複診,他高興的說他最擔心的血壓最近一直正常,而且脾氣能壓住了,大便也那麼費勁了。溫膽湯即化裁於二陳湯,可見,怪病從痰論治是真知灼見。
需要注意的是,二陳湯雖用二陳緩解其燥,但整體仍然偏燥,所以燥痰者慎用。
因為燥痰表現為痰少而粘,不易咳出為特點,痰少、粘說明人體津液已傷,用藥不能太過溫燥,同樣如果有吐血、陰虛、血虛的表現的也要忌用。所以大家想用這個方子的話,還是要諮詢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服用。
注:轉自《中國中藥雜誌》,我也寫過二陳丸的文章,今日拜讀此文,醍醐灌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