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披荊斬棘的哥哥》,張晉、張智霖和尹正唱了一首《給電影人的情書》獲得了全場好評。在舞臺上,他們唱歌的同時將一個個電影和電視劇角色透過幕布和燈光的形式進行展現,勾起了觀眾的回憶與共鳴,呈現了一場完美的表演。
感動之餘,關於“角色”一詞,有兩點感想,與大家分享:
一、入戲與齣戲。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馬老闆、李局長、王主任、許書記......無論演什麼角色,該入戲的時候入戲、該齣戲的時候齣戲非常重要。
①該齣戲時出不來,所以犯錯。
比如有的人婚前浪慣了,婚後沒多久就出軌。因為他沒有順利從婚前“浪子”的角色切換到婚後“丈夫”的角色,如來都下班,他還沉浸在水簾洞裡出不來。
②該入戲時進不去,所以演砸。
再比如李局長,退休前和退休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角色。為什麼我總說人在權力獲取階段和權力交接階段,最容易出問題?因為在權力獲取階段,他剛從“李科長”跳到“李局長”這個新角色,不知道該怎麼演。用演太監的方式演皇帝,大家看得肯定彆扭;用演科長的方法來演局長,也很容易演砸。反之,當權力交接時,也是一樣的道理。
③該鬆手時不鬆手,所以悲劇。
再再比如馬老闆,擁有無比龐大的商業帝國。在大人物要拿你的蛋糕時,如果反抗不了,就該及時退出,得到一個還算可以的名聲和收益,默默退出舞臺,方能明哲保身。該退不退,時不時出來瞎蹦躂,活該捱打。
無論生活還是工作,我們得學會出戲和入戲。
...
二、虛幻與真實。
①定製的角色很美好,但卻是虛幻的。
戀愛是美好的,你儂我儂,甜甜蜜蜜。很多人抱怨,結婚後他/她就像換了一個人,簡直不可理喻。其實人沒換,只是在婚前,他/她演的是另一個“角色”,這個角色的屬性因對方的喜好而定。
對男方而言,對方的“角色”應該是溫柔的、性感的、百依百順的,於是女方自然會按照角色的要求去演。
對女方而言,對方的“角色”應該是偉岸的、貼心的、善解人意的,於是男方自然會按照角色的要求去演。
你以為你愛的是他/她,但其實你愛的不過是對方演的“角色”罷了。
這個角色是對方按你的要求定製的。
這個角色是虛幻的。
...
②演員會痛、會老、會累,但卻是真實的。
婚後之所以出問題,在於有的演員不演了,用沈騰的話說,就是“我攤牌了”。
卸下面具後的那個人才是真實的他/她,
那個人可能會在你面前摳腳,會在你面前挖鼻屎,會在你面前素面朝天。
這個角色可能很挫,但這才是真正需要你去愛、去接受的。
這個角色才是真實的。
...
也許,我們應該停止告訴對方:你應該這樣這樣演才對。然後,期待別人按自己的標準演一輩子,再專業的演員,也有謝幕的那一天。讓別人按自己的要求演一輩子,那不是生活,那是行為藝術。
所以,我一直主張最真實的面對一切。在外面已經夠累了,回家了,就不用再演了。《給電影人的情書》之所以打動人,也是因為真實。霸氣的武行撞完玻璃以後會痛、帥氣的飛行員也會老,再堅韌的演員也會累。
因為真實,所以能觸動人心。
找物件時,我們要弄清楚自己是要一個真實的物件,還是一個虛幻的演員。
在生活中,無論對親人還是朋友,都應該放下虛幻的角色,迴歸真實的自己。
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