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跨境電商是當前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本報資料室/圖
亞馬遜封停中國賣家一事正在發生微妙變化,申訴不成功、資金被凍結的中小賣家開始尋找亞馬遜之外的“第二條路”。
儘管流量和變現效率不如亞馬遜,但一些賣家正在轉向eBay、速賣通、蝦皮等電商平臺。還有一條看似難走但是更長遠的路,一些賣家開始轉向跨境B2B。
不少商家表示,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迴歸跨境電商B2B或許是不錯的選擇。“透過佈局B2B來平衡市場競爭壓力。”
大連主營床墊產品的一家外貿企業的負責人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轉型之後,目前在跨境電商B2B平臺阿里巴巴國際站的營業額已超過1000萬美元,佔全渠道的四分之一。
這種分流是否會帶來跨境B2B的新變化?“升級比轉型更重要,”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眼下的特殊時刻,電商應該把握時機,透過自身改革和創新來解決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一至兩年,我國外貿進出口仍將保持兩位數的高增長,跨境電商B2B等數字化新外貿平臺將進入快速發展期、迎來歷史機遇。”魏建國特別指出。
雞蛋放進多個籃子
在成本結構、資金鍊、客戶復購率等方面,B2B與B2C生意差異很大。
轉型容易升級難,衢州誠和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和貿易”)算是較早從亞馬遜出走的商家。
誠和貿易從2018年開始從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主營美妝產品的誠和貿易在亞馬遜上快速打造出爆品,2019年就取得了單品在亞馬遜做到美容與個護一級類目下TOP1的成績。但是遭遇國外同行的惡意投訴,誠和遭遇致命一擊。
“事後我們深刻感受到,單一渠道佈局對品牌發展非常不利,風險太大。而且依附國外平臺做生意,如果遇到糾紛,處理起來複雜且被動。”誠和貿易總經理翁穎談道,“我們開始考慮多平臺、多渠道、多市場,透過‘to C+’和‘to B’的全鏈路品牌出海戰略佈局。”
入駐阿里巴巴國際站是誠和貿易轉型的開始。不過翁穎很快發現,在成本結構、資金鍊、客戶復購率等方面,B2B與B2C生意差異很大,他迅速調整了業務團隊,但成熟的電商平臺選品和運營經驗可以直接複製。
“作為賣方的B端和C端市場存在極強的供給關係,同一個款在C端是爆款,那麼在作為買方的B端也很有可能會是爆款,能夠共享供應鏈。”杭州樂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然”)總經理金磊告訴記者。
怎麼做跨境B2B生意,金磊有自己的經驗,首先要注重與買家側的良性高效溝通;其次是針對B端買家的“組貨”需求,進行多元化選品,提供一站式購物服務;三是積極擁抱數字新外貿發展,對B端直播、線上展會等數字化場景,認真學習和嘗試。
樂然也會把C端運營積累的一些經驗複用到B端,比如嘗試在TikTok、Facebook、Instagram、Linke-dIn等社媒平臺進行常態化運營,以積累一定的粉絲和流量。同時,樂然會每天堅持釋出“粉絲通”(阿里國際站的運營工具),以短影片形式為主,向用戶介紹生產過程、輔料配件、打包細節,甚至是公司的直播小花絮、明星業務員的VLOG等趣味內容。
輸血與造血
亞馬遜的模式是商家把貨存在亞馬遜倉庫,亞馬遜幫助統一售賣,是賣家和買家之間的通道。
“商家應該有多元化的經營視覺”,針對中國尤其是華南部分電商遭遇的困境,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巴巴國際站總經理張闊對記者表示。
“如果生意做到一定規模,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渠道,無論是對B端還是C端,核心渠道之外還應該有核心通路,才能完整地經營生意,有效地規避市場波動。”張闊認為。
除了面向不同的客戶市場,張闊認為,阿里國際站與亞馬遜存在巨大差別。從長線看,國際站更希望幫助商家提升本身能力,亞馬遜更多是幫助商家銷售。亞馬遜的模式是商家把貨存在亞馬遜倉庫,亞馬遜幫助統一售賣,是賣家和買家之間的通道。
國際站則不然,更重在解決跨境B2B最難的部分,幫助商家提升數字化能力,透過商家自身的產品質量、營銷能力、數字化能力的提升,從而帶來銷量。
“to C平臺運營更強呼叫戶體驗和感受、關注產品使用體驗的特點,to B平臺運營更側重於展現工廠實力,以及能否解決採購商的問題和後期維護。”乾沿國際貿易總經理柴慶琳認為。
在選品上,乾沿國際貿易會運用平臺數據選品工具(如資料參謀、關鍵詞指數等),同時及時關注同行選品偏好。流量獲取方面,乾沿國際貿易以站內廣告投放為主,同時也會透過Facebook、YouTube等B2C賣家常用的社交媒體平臺進行站外引流。
“更通俗地講,亞馬遜給商家輸血,阿里國際站則是造血,幫助中小企業透過數字化改造,讓他獲得更大的造血功能,”魏建國認為,“輸和造看似有一點不同,最後的效果相差十萬八千里。”
在魏建國看來,相比轉型,更重要的是商家應該更注重產品、服務質量的提升。在服務質量尤其在打擊假冒偽劣上,國外非常反對甚至厭惡,這一點應該引起商家的重視和警示。
未來兩年仍是視窗期
受到疫情暴發的影響,外貿企業面臨線下展會阻斷、物流價格高企等“不確定性”困擾。
不過跨境B2B眼下面臨的新機遇,並非來自亞馬遜事件帶來的商家分流。多位接受採訪的商家告訴記者,更重要的是在跨境B2B上看到機會。
據海關總署公佈的資料,2021年1~7月,我國外貿出口總值11.66萬億元,同比增長24.5%;我國外貿出口已連續保持了14個月的正增長。全球經濟復甦,帶動海外B類買家的需求量達到了歷史峰值。
為什麼連續14個月中國外貿出口實現正增長,魏建國分析有三方面原因:中國最早控制了疫情;復工復產、復商復市,中國也走在最前面;“此外中國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聯合國公佈的400種大宗產品裡中國就有222種。”
這種快速的反彈和除錯能力為中國贏得了時間視窗。受到疫情暴發的影響,外貿企業面臨線下展會阻斷、物流價格高企等“不確定性”困擾。張闊和他的團隊最明顯的感受,是外貿企業對數字化和貨物實效等確定性的要求明顯飆升。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國務院辦公廳釋出的《關於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明確指出,跨境電商是當前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帶動作用最強的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已成為外貿發展的新動能、轉型升級的新渠道和高質量發展的新抓手。
“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訊號。肯定了跨境電商對幫助中小企業出海、提升產業和供應鏈效率、增加就業等方面表現明顯,尤其是推動了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數字化程序。”魏建國認為。
受到疫情防控措施見效、國家外貿政策紅利釋放雙重利好影響,魏建國預測,“未來一至兩年,我國外貿出口仍將保持兩位數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