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鄉後,曹時中深居簡出,從不拜訪縣令、知府等地方官員。當然,他也親身從事一些家務勞動,有時還操一葉小舟,親自搖櫓,採擷蘋藻,以作祭祀之用。閒暇時,曹時中就讀書賦詩練字。他最喜愛懷素的草書,有時候整天整天地揮毫練習,一點也不感覺疲倦。晚年,曹時中邀集鄉中一班六七十歲的老人,組成一個“安耆會”,大家在一起飲酒賦詩聊天,好不歡暢。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松江地區發生大災荒,曹時中貸米百石,散發給災民;又不顧78歲的老邁之身,走街串巷,動員富戶出錢出糧,救濟災民。據人們估算,曹時中憑著一顆赤誠之心,竟然救活了上萬名受災百姓。曹時中的酒量很大,而且喜歡豪飲——當然,無論飲多少,他總能剋制自己,從來沒有失去禮節;可是,在那段救災的日子裡,他只吃蔬菜,滴酒不嘗。有人請他赴宴,他都謝絕說:“不少老百姓,連飯也吃不上,我怎麼忍心如此享受呢!”
曹時中由於當官的時間短,職位也不太重要,因此《明史》沒有為他立傳。不過,在《明史》中的《林俊傳》與《隱逸傳》都曾提到他: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右籤都御史林俊向孝宗皇帝提議,讓曹時中到京城裡來,擔任皇太子的老師。因為在林俊的眼中,學問淵博而又“德行可取者”、適合擔此重任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退休官員曹時中,另一個是布衣劉閔。不知是孝宗皇帝沒有同意呢,還是兩人都不願意,這個提議沒有成為事實。於是林俊多次請求退休,並推薦曹時中接替自己的職務。大概因為曹時中已是七十高齡吧,孝宗皇帝又沒有同意。
土木之變
曹時中有個哥哥,名叫曹泰,字時和,明代宗景泰五年(1454)考取了進士。有必要介紹這一段明朝歷史了:明英宗朱祁鎮在位時,因在與北方瓦剌部作戰中大敗被俘,大臣們擁立其弟朱祁鈺為帝,改年號“景泰”,是為明代宗。後來瓦剌放回英宗,代宗尊他為“上皇”,讓他閒居於南宮。若干年後,另有大臣乘朱祁鈺生病,擁朱祁鎮復辟。朱祁鈺聞訊,很快病逝。本來,曹泰考取進士後就該授以官職了,可是很不巧,在一樁官司中受到牽連,有人誣陷他如何如何。曹泰“性淳實”(崇禎版《松江府志·曹泰傳》),沒能洗刷自己,於是沒被任用。英宗復辟之後,有人替他申訴冤屈,雖然經過查核,曹泰確實沒有問題,可是英宗皇帝卻找了兩個藉口,仍然不肯起用他:一則他的名字觸犯了代宗皇帝的年號;二則他是代宗在位時錄取的進士——英宗心裡正恨透了這個“奪”了自己皇位的弟弟呢!至於曹泰的姓名早早出現於“景泰”的年號之前,而且從未有因觸犯年號而改名的,這些都不必考慮了,總之,解釋權與任用權都在皇帝朱祁鎮手中呢。幾個月後的一次朝會中,忽然又收到一封匿名信,英宗命令嚴查,有人又乘機誣陷曹泰。英宗也恍然大悟似地連連點頭說:“對,一定是此人,他是怨恨我沒有任用他啊!”說完,就傳下聖旨:立刻將曹泰逮進京城問罪!於是,逮治犯人的緹騎飛快地直奔松江而去。
明英宗朱祁鎮(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
松江知府與曹泰同年考中進士,他非常欽佩曹泰的人品與學識,聽到這個訊息後,就竭盡家財賄賂朝廷的使者,在緹騎到達曹家門前時,請求先進去與當事人說幾句話。見到曹泰後,知府流著眼淚說:“你趕快從後門逃跑吧,由我來替你頂罪。”曹泰卻鎮靜地說:“這是皇上欽點的案子,到處都有羅網,我能逃到哪裡去!”便坦然走出家門,坐進了囚車。到了京城後,曹泰受盡了各種殘酷的刑罰,到最後,實在捱不下去了,只得低頭誣服,於是被打進了死囚牢。到了冬天,在朝廷給囚犯們稽核定罪的階段,忽然有人猛擊登聞鼓,並號啕大哭著,跪在朝堂前說:“當日投寄匿名信的,是小人我啊!那時候我的母親還活著,如今她老人家已經去世了。我為了不連累母親而欺騙了皇上,又陷害了無辜者,還有什麼面目站立於人世間呢?請趕快將我捉拿法辦吧!”文武大臣們無不大驚失色,一審訊,原來,指使與逼迫此人的,是曾在內閣任職的某位官員。真相既已大白,曹泰才被無罪釋放。可是,連番酷刑,他的肢體嚴重受損,已經成為一個殘疾人。回到家鄉廣富林鎮後,曹泰再也不能勞作,只能以詩文辭章度過餘年了。當然,他仍然以頑強的毅力,完成了自己的專著《九峰集》。
曹時中大約病逝於正德十六年(1521)。由於曹泰與曹時中兄弟都富於才華而又為人正直,松江一帶的人們讚美這哥兒倆是“富林二曹,一時人豪”。或許,哥哥的不幸遭遇,也是弟弟早早地辭去官職、閒居家鄉四五十年的重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