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是諾貝爾獎頒獎季,各大獎項依次頒出,引發了新一輪的科普熱。也引發了人們的思考,如何能夠做出影響世界的重大科學發現?結合9月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我們可以對未來的兒童科學素質全面提升有一個新的認識。
《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中提出了要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制度機制。在兒童與教育領域的第6條是兒童科學素質:兒童科學素質全面提升,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不斷提高。
這裡面主要是頂層設計,有國家層面的發展科學場所、培養師資隊伍,但是核心的幾點是我們在家庭教育中可以運用的:一是樹立科學的育兒觀念,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二是發揮父母的示範和引導作用,加強親子溝通,開展親子閱讀、親子游戲、親子互動,利用各種公共教育和娛樂設施來和孩子一起探索科學。
其中親子閱讀是非常容易實施而且作用巨大的。例如,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之一、義大利物理學家帕裡西,就是閱讀改變志向的典範。他的父親和爺爺都是建築工人,原本希望他成為工程師。帕裡西從小喜歡讀書,透過閱讀科普,他對抽象的科學,而不是具體的工程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他選專業的時候,面對選物理還是數學非常糾結,也正是他在科普閱讀中看到了20世紀物理學的輝煌成就,因此下決心要學物理。
除了讀書,動手也很重要。另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克勞斯·哈塞爾曼即將迎來90歲生日。他對物理學持續一生的濃厚興趣來自童年的“動手”。他13歲的時候從朋友手裡買了一個晶體檢波器,當時的價格大概相當於一張電影票。那是20世紀早期的一種無線電接收器中使用的電子元件,接上合適的電路就能組裝成一臺簡易的收音機。少年哈塞爾曼非常驚奇,這些電子元件中傳來音樂!為了進一步瞭解無線電的原理,他去圖書館讀書,還自己動手製造了電動機,雖然經常導致家裡的電器短路,但是依然沒有阻止他科學探索的腳步。
親子互動可以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曼的成長離不開特立獨行的父親。費曼還沒有出生的時候,他父親就說將來要把兒子培養成為科學家。雖然父親只是銷售員,但是很喜歡閱讀科學類的書。費曼小時候常常跟著父親去山上散步。其他的父母會教孩子很多鳥的名字,費曼的爸爸卻說:“就算你知道如何用全世界的語言稱呼某隻鳥,但其實你對它一無所知。”父親教給他的是觀察,告訴他“知道一個概念”和真的“懂得這個概念”有很大區別。
獲獎只是評價的一個尺度。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成為諾獎得主,但是秉承終身學習的精神,能夠拓展生命的深度和廣度。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古迪納夫獲獎的時候已經97歲了,他就是一個典型的終身學習者。他的父母不和睦,童年唯一的玩伴是一條狗。考大學前父母離婚了,他父親只給他35美元學費,而他要攻讀的耶魯大學的學費是900美元,他靠著給有錢人家的孩子做家教來付學費。他本來讀的是古典文學系,讀了一年發現自己有閱讀障礙症,所以就轉到了數學系。因為經歷二戰,他30歲才拿到博士學位,年過半百才開始正式研究電池材料。58歲發明鈷酸鋰電池改變世界,75歲以磷酸鐵鋰電池再度改變世界,90歲以後開始研究全固態電池。97歲高齡,依舊每週上班5天。他想要研究一個能夠儲存太陽能和風能的超級電池,他說:“我想讓汽車尾氣從全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消失,我希望死前能看到這一天,我還有時間。”
家長要鼓勵孩子建立起一種遠大的夢想,而不是滿足於升入名校、升官發財。哈塞爾曼也建議年輕的科學家,如果認為自己不是個天才,那麼不如先去做一些對社會有用的研究。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說:“如果說有一件事是我鼓勵你們大家去做的,那就是永遠不要隨波逐流,要超越我們周圍那些低階和頹廢的影響。”
願每一個人都能滿懷夢想,不屈服於命運,勇往直前,不斷去探索世界。
來源 北京晚報 | 記者 李崢嶸
編輯 王瓊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