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降生是充滿無限可能的起點,是我們每個父母都能看到的,而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將看不到孩子的終點。他們未來的旅程,充滿了不可預知的景色和險阻,我們未必更有發言權。那麼,究竟什麼是好的家庭教育?
身為母親,同時又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分別擔任過10多年班主任和校長,嘉定區教育局局長祝鬱看過太多焦慮的家長和不當的家庭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在她的實踐中,好的家庭教育不是家長為孩子創造一個完美的成長環境,而是家長和孩子共同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也不是家長充當孩子的糾錯師,不斷找出孩子的不完美,力圖塑造完美孩子,而是和孩子互為鏡子,共同成長;好的家庭教育還要激發孩子不斷自我成長的動力。
“我做的這些都是為了孩子好”“如果我不管他,他怎麼可能進步”……這些家長的話可能每個人都很熟悉。為了讓孩子不變壞,家長必須“掌控”孩子成長全過程,這似乎是很多家長的想法。
如今年輕的家長逐漸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令人擔憂的是,很多時候,家長對子女的教育過於焦慮和強勢,很容易讓親子關係背離教育的初衷。因為職業關係,我總能接觸到不少或焦慮、或智慧的家長,他們的育兒故事總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發指令或提要求,而是接納孩子和他們站在一起解決問題
去年,我接到一位母親的諮詢電話。電話那頭,母親泣不成聲,因為她第一次動手打了孩子。這是一位九歲多動症孩子的媽媽,面對孩子的問題,她想盡辦法,卻毫不見效。當她動手打孩子時,她想的是: “這樣的孩子以後怎麼辦?”
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困擾,我國現在的多動兒比例大約是5%到8%,這些孩子智力正常,但注意力短暫。這類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個難題。
我在接待這類家長時,會聚焦一個問題:孩子有問題,我們家長該用什麼心態來面對?
我往往先和家長分享“獵人—農夫”的多動兒理論:其實遠古的人類都是多動的,如果不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如果一有風吹草動不馬上採取行動,早就被環境淘汰了。直到12000年前,人類走向農業社會,開始定居下來,環境的改變才使過去的長處變成短處了。
因此,這個理論認為多動兒其實沒毛病,只是生錯了時空。現在有學者把多動症的人叫作“有愛迪生基因者”。愛迪生念小學時,老師要求他的父母把他領回家,免得干擾別的孩子上學,但他卻是有史以來,獲得專利最多的人。這類孩子總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卻難以關注細節。家長應該接受他們的不一樣。
而另一個故事,則發生在成績優異的孩子身上。一位陽光自信又開朗的所謂“尖子生”,卻在剛進高中不久後的一個傍晚哭著給自己的媽媽打電話說數學考了班級倒數第一,心理差點“崩潰”:感到丟人,怕同學嘲笑、老師不喜歡、爸媽失望……
這位孩子的家長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班主任,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抱著女兒讓她哭個夠。等女兒冷靜後,她問, “那你考得不好,同學嘲笑你了麼?” “老師說她不喜歡你?” “媽媽 失望了麼?”對媽媽的這些問題,女兒的回答都是“沒有”,她反而回憶起,同桌一直在安慰她、老師第一時間和她分析了試卷。
於是,媽媽用開玩笑的語氣,祝賀女兒終於考了最後一名,從此不要擔心退步,甚至每次都是進步!
女兒後來說,這件事對她的影響很大,進高中前她一直是名列前茅,但是經常會在考試前夢到自己考砸了,同學嘲笑她,那種“高處不勝寒”的滋味讓她絲毫不敢放鬆。這是多麼可怕的一種壓力!但這一次考砸,媽媽問的這一串問題讓她發現天也沒塌下來,反而讓她理解了分數不過就是個數字。
這位班主任成功地把女兒考砸這件事,轉化為了成長過程中的一次修煉,用人生的經歷給孩子上了一課,跟她一起面對了人生的挫折和不確定性。這一次,她們兩個是共同的戰友。她們成功了!
家長和孩子之間應該互為鏡子,彼此成就、一起成長
曾經有一位8歲孩子家長的自省隨筆,深深震撼了我,我也想分享給現在年輕的家長:
今晚的作業寫到最後,這小子徹底瘋了,原因是最後檢查數學作業時查出了幾道錯題。他開始像瘋了一樣打自己、打床、撕紙、扔東西;他不停地說:不想上學,不想寫作業,不想每天都被作業佔滿,他說他活得生不如死,他說讓我給他開窗他要跳樓,他說要給拆遷辦打電話把學校拆掉……說了很多很多。
我坐在他身邊,先是靜靜地看著他砸東西、打自己、罵人……那一刻我的內心有一個聲音升起: “你什麼都不需要做,只是靜靜地陪著他、允許他、看見他就好。”等他激烈的情緒過去之後,他開始縮在那裡哭泣,我一邊拿著紙巾幫他擦眼淚,一邊伸手抱住了他的肩膀,那一刻,他所有的情緒、感受都被我看見,也都被深深地理解了。
他又開始了新一輪進攻,一邊說著各種過激的話,一邊哭泣著。我陪著他,知道這些都是他內心此刻需要經歷的一個過程。一個半小時過去了,他突然跟我說: “媽媽,週末我可不可以玩遊戲?這樣我可以平衡一些。”
我說可以。
他又說: “我知道的,作為一個學生,不寫作業不可能,但我真的很煩,沒有一點自己的時間,每天都有作業,想到作業我都不想活了。”我說: “媽媽知道的。”他說: “媽媽,我真的太難了。”我說: “嗯,媽媽知道的。”他說: “玩遊戲可以讓我心裡平衡些,不然我就覺得沒有希望了。”我說: “嗯,媽媽知道的。”他說: “媽媽,沒事了,我知道的,我不可能拆掉學校,也不可能真的去死,只是說說。這些只是我現在的想法,說不定明天,我就又沒那麼討厭寫作業了。”我說: “嗯,媽媽知道的。”
他說: “媽媽,我累了,沒事了,睡覺吧。”然後,秒睡過去了。
而我,卻久久無法入睡。我開始發現,原來,一個八歲的孩子,他本就已經具有自我整合的能力。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所有的這些激烈的情緒,都在他自己的內在被整合了。
我在反思:過去的那些年裡,在我沒有能力承載他的那些年裡,我對他進行了多少的干擾?我有多少次阻止、破壞了他自我修復、整合的能力?我開始體驗並意識到:父母的成長與自我修行,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這個案例中8歲兒子的表現,我們稱之為“爆發性情緒”。當自己爆發“爆發式的情緒”能量,有些失控、抓狂的時候,父母是如何對待你的?父母有沒有非但不理解甚至還與你的情緒對抗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好像完全沒有人懂自己?是不是會覺得在最脆弱時被家長一盆冷水澆下來,甚至還會被打一頓,你好像孤獨無依地被扔在這個世界。
當孩子在極端“爆發式的情緒”能量發作的情況下,他的內心是最脆弱的。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人可以無條件地擁抱他,無條件地允許他發洩出來,他就會覺得幸福。
對待“爆發性情緒”的第一步應該是感知它。待孩子第二天,狀態恢復了,家長可以找孩子談一談。這是第二步——提醒。“當你昨天發脾氣的時候,自己感覺怎麼樣?” “你是不是感覺到有一個從外面來的東西控制了你,讓你說了內心不想說的話,讓你做了內心不願意做的事?” “讓我們給他起個名字吧!”
這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面對問題的表現。父母是孩子的鏡子,要做好孩子的“情緒教練”,首先是幫助孩子覺知這種情緒的存在,然後是感知它並學會鎖定它。以後每當孩子類似情緒爆發的時候,家長都用這三個問題幫助孩子去覺知這個情緒並鎖定它。慢慢地引導孩子能夠主動覺察並不斷修正這種狀態,隨著孩子的成長,你會發現“爆發式的情緒”發生間隔的時間會越來越長,能量也會越來越小。
教育從來都是雙向的,而不是“我們有很多經驗,希望孩子能接受;我們有很多教訓,希望孩子能避免;我們有很多缺憾,希望孩子能彌補……”所謂父母子女緣分一場,也不只是看著對方的背影慢慢遠去,而是彼此觀照,互相成全,努力探尋父母與孩子的最佳共生模式。
立足孩子未來獨自立業,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之以欲
我在迎園中學做校長的時候,每年7月我們的六年級新生的家庭都會收到兩份錄取通知書,一份是孩子被學校錄取的錄取通知書,一份是家長被迎園中學家長學校錄取的錄取通知書。四年的初中生活,迎中的家長必須完成家長學校的必修課和一定數量的選修課,一般第一講是由我來講的,第一堂課上我總是會給家長這樣一道思考題:
如果你想讓孩子造出一艘大船,首先要給予他__________。 (他做什麼?或者給他什麼?)
如果想讓孩子造一艘大船,無論是給他木材、給他工具、教他航行,都不足以讓他完成造船的任務。但如果是我們讓他“愛上大海”呢?是啊,一個人如果無限嚮往大海,他自然會尋找工具、摸索方法,最終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只有熱愛才能調動強大的內驅力,向著那個渴望的目標,自主學習、破解難題、創新突圍。給孩子平等的視角看待世界,引導他們由好奇發問、自我探索、思考,最終形成自己結論的閉環。
當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不應以傳授知識結論為最終目的,更應關注引導孩子收穫探索未知世界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因為,教育是要為學生想象不到的未來做準備。
家長要讓今天的孩子做好這樣的準備:他們在未來將從事目前尚不存在的工作,他們要使用現在還未發明出來的技術,他們需要解決我們從未想到過的問題,他們必然在思維方式和價值觀上對我們這一代人進行迭代,最終超越我們。
作者:祝鬱(作者為嘉定區教育局局長)
編輯:儲舒婷 張鵬
責任編輯:樊麗萍 姜澎
圖片:視覺中國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