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樓的“熱帶雨林館”可摸可聽,二樓的“藝術博物館”五彩斑斕,戶外的“胡蘿蔔生態園”萬物生長……在普陀區萬里城實驗幼兒園,整個幼兒園直接將自己變成了一座小型“綜合博物館”,讓孩子們隨時隨地都能探索和研究。
孩子也參與到場館設計
圖說:幼兒園一樓走廊裡的“熱帶雨林館”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
“最喜歡一樓的熱帶雨林,這裡有樹、有花,更有小鳥在唱歌。”對普陀區萬里城實驗幼兒園中一班的點點來說,每天到幼兒園第一件事,就是在幼兒園一樓走廊裡的“熱帶雨林館”摸摸看看。整條長廊都充滿了雨林的元素,不僅地面、牆面都雨林植物貼紙覆蓋,牆上還安裝了一些模擬的樹幹,讓每個路過的孩子都忍不住多摸兩下。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幼兒園特別設計了一面觸控牆,觸控牆上的六邊形畫框裡放置的並不是畫,而是松果、樹葉、麥穗等各種天然植物,讓孩子在觸控中感受不同材質的觸感,用觸覺來認識世界。再往長廊深處走去,牆壁上貼上著一個個開啟的鉛筆盒子。湊近一看,你就會發現,每個盒子都是一個“自然場景”,有“水底”的鵝卵石,有老樹剝落的樹皮,也有鮮花和果實。孩子們最愛的則是熱帶雨林館“鎮館之寶”——會發聲的樹。只需要點選大樹“身”上的按鈕,就能聽到雨聲、風聲等各種來自大自然的聲音。
圖說:整條長廊都充滿了雨林的元素
不僅如此,孩子們也是“熱帶雨林館”的設計者和參與者。走廊的書架上擺放了孩子們推薦的和自然相關的繪本,牆壁上裝點著孩子們探索自然的“作品”,有些是在自然中尋找到的“瑰寶”,有些是記錄他們和自然的照片或塗鴉。
鼓勵他們從小擁有好奇
這樣“沉浸式”的博物分館在萬里城實驗幼兒園還有不少。二樓的“藝術博物館”變成了五彩世界,圓形的窗戶前懸掛著黃、紅、藍三塊巨大的透明色板,孩子們可以透過不同的色板看到窗外不一樣的風景,還能隨意晃動色板,觀察色彩疊加後顏色的奧秘。“中藥館”裡,中藥材料變成了孩子們的遊戲材料。但是,他們並不是在“瞎玩”,而是認真研究自己的“中草藥茶”。為了幫助孩子“進入角色”並且做出真的藥草茶,各類分揀、研磨、沖泡工具這裡也一應俱全。
圖說:幼兒園“博物館”改造計劃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完成
園長葉冠鴻介紹,幼兒園“博物館”改造計劃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完成,但在這一年多中,幼兒園的兒童博物館課程中卻有了屬於孩子的“100個走過春夏秋冬的故事”,大班的孩子可以畫一張明星片放到“郵筒”,中班的孩子觀察螞蟻工坊,記錄大蒜生長,小班的孩子踩踩樹葉聽聽自然的聲音。“博‘物’學習,已經不僅限於對於一個‘物’的瞭解認知,更多是鼓勵他們從小擁有好奇心,對未知世界的探秘。”
新民晚報記者 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