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驗孕棒上一明一暗兩條紅槓,整個人是崩潰的。我喜歡寶寶,但24歲的年紀,事業、夢想都剛剛起步,難道就要每天圍著老公、孩子團團轉嗎?
什麼早生恢復快,父母能更好撫養等都說服不了自己。透過B超確認寶寶的健康情況後,我用最簡單的邏輯做了決定:生孩子很痛苦,打胎也痛苦,但既然不打算做丁克,第一份痛苦遲早要經歷,沒必要額外增加第二份痛苦。
果然,整個孕期痛苦一點沒少,從孕早期被孕吐折騰得死去活來,到孕中期各種腰疼、小腿疼、恥骨疼得懷疑人生,再到孕晚期因為擔心寶寶和未知的恐懼,總是莫名其妙落淚。
而幸福,總是後知後覺的。走過整個孕期旅程,再回過頭細品,才會驚喜地發現,寶寶早在這一關關的挑戰中,藏了N個小禮物,然後驕傲得揮揮小手:媽媽,你要收好哦,等我出來才能更好照顧寶寶喲~
01 吐著,吐著,就習慣了
當年度大戲《慶餘年》熱播的時候,我正被孕吐折騰得死去活來。男女主初次相遇的那句經典臺詞“吐著吐著就習慣了”,在我看來就是騙人的鬼話,老孃從早吐到晚,怎麼沒見習慣?
直到孕吐過去,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句話的真實含義是:吐著,吐著,你就會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誰都知道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可很少人能自發得做到。所以,孕吐這個機制的發明,就是為了提醒準媽媽養成良好的吃、睡、運動等習慣。
1)吃不好?吐!
從孕期第二個月開始,陸續開始了和孕吐的鬥爭,當然,從來沒贏過,一直被教育。
首先,吃飯不規律,必吐。因為銷售的工作性質,經常談客戶或忙方案忘記飯點,只要肚子一餓,不出十分鐘立馬反胃噁心。於是外出一定往包裡裝好小點心,凡事吃為重,不敢隨意餓肚子。
其次,吃得過飽或過油膩,必吐。於是刻意養成清淡飲食、細嚼慢嚥七分飽、少食多餐的習慣。
最後,吃不健康的食物,必吐。
一開始專門下了APP,吃任何東西前查一查,後面聽過來人說壓根不用忌口這麼多,別碰酒精、茶、藥物之類的就行,然後吃貨的本質暴露無遺,時不時求著K先生去外面吃頓好吃的犒勞懷孕辛苦的自己。
有一次點了個外賣牛排,吃的時候沒感覺,到了下午上吐下洩,去小診所醫生不敢隨意開藥,讓休息半天,沒緩解就去醫院。那一刻,又難受又後悔,生怕影響肚子裡的寶寶。好在睡了一覺第二天基本緩解了,至此學乖了,再也不敢隨意吃外面亂七八糟的東西。
前幾個月,因為兩個人都要上班,沒時間做飯,堅持去附近的食堂吃。後面疫情過了,婆婆過來做飯,也正式過上了定點吃飯、規律飲食的生活。
2)睡不飽?吐!
解決了吃的問題,接下來是睡。
其實一直就想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只是因為熬夜寫方案或者胡思亂想等原因,晚上睡太晚,導致早上也起不來。
而孕吐最厲害的兩個星期,反而迅速養成了早睡的習慣。原因很簡單,白天吐得昏天黑地,只有睡著,才是最舒服的時候。於是,每天九點就早早地上床,聽聽書或者音樂,巴不得早點睡著。
睡得早自然也醒得早,至今記得第一次自發得五點爬起來看書的感覺,精力充沛,像擁有了全世界。讀完書,然後叫醒K先生,一起悠閒得享用早餐,再去上班,整整一天都感覺充滿了掌控感。
也就是從那一天開始,真正愛上了早起。即使孕後期因為各種身體不適,沒能早睡或者早起,但已完全改掉了熬夜和賴床的毛病,一有機會,就渴望體驗清晨的靜謐和陽光。
3)太勞累?吐!
孕早期,恰逢年底,幾個專案都是關鍵時期,於是外跑包括弄標書、做方案依然比較多。而孕吐這個小妖精才不管這麼多,只要覺得身體過勞累了,便開始發揮魔力。
所以,那段時間的狀態常常是,坐車到客戶那,下車先吐會,吐完見客戶,見完出來再吐,再去見另一家客戶,晚上回來再吐,或者是處理工作,久坐幾個小時同樣反胃,整個人難受得不行。
沒辦法,只得放棄一些不重要的專案,減少外出量。同時每天晚飯後有時間,就去小區散散步,放鬆心情。後來過年因為疫情在家待了兩個月,也是堅持飯後圍著自家菜園一圈一圈散步,這個習慣持續了整個孕期。
後來,孕早期過去,孕吐反應基本消失,但偶爾只要沒睡好、吃得不舒服或者太勞累等情況,依然會噁心想吐。
很多人都是在大病之後開始真正關注自己的生活習慣,而孕吐,就像一個晴雨表,以小小的代價幫助自己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習慣。而這,便是寶寶帶給我的第一份大禮。
02 疼著,疼著,就成長了
孕期的各種疼,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時不時造訪的腰背疼、半夜突然驚醒的小腿抽筋疼、看不見摸不著的恥骨疼以及各種似疼非疼的不適感,都會讓你懷疑人生。
每次疼痛來襲,只得心中默唸:故天將降寶寶於斯人也,必先疼其筋骨呀~
1)佛系節奏,帶給我觀察力
疼痛帶來的第一個變化,是動作變緩變輕柔,甚至說話做事都不自覺會慢下來,像個老年人。要知道自己之前可是個急性子,做事風風火火,所以一開始很不適應這種佛系節奏,覺得簡直在浪費生命。
一次去拜訪客戶,放在之前肯定是滔滔不絕地介紹一遍產品,然後快速接住客戶丟過來的問題。可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實在沒這個狀態,只能慢速、平穩地一頁一頁講PPT,客戶提問,也是先反應幾秒,再不緊不慢地接回去。
出乎意料的是,現場交流效果並沒有打折扣,客戶反饋想了解的都得到了解答,這個專案也在很短的週期內簽約。事後進行反思,之前快速展示和接話的風格,看似專業自信,很可能沒有真正打動到客戶心裡,慢下來,反而有更多時間,思索客戶話裡的真正內涵,也就能更好得做出回應。
生活中也是一樣,會更有耐心觀察路邊的花花草草,觀察媽媽做菜的詳細步驟,以及之前K先生經常唸叨而被自己忽略的細節。
孕期的佛系節奏,反而給自己帶來了更敏銳的觀察力。
2)頻繁胎動,帶給我決斷力
懷孕四個月左右,開始感受到胎動。每一次胎動,都讓媽媽覺得無比神奇,而更神奇的是,胎動,還治癒了情緒化,幫助自己更理性得做決策。
情緒化,一直是想改又不知如何下手的毛病。尤其懷孕之後,更容易因為一點點小事覺得莫名煩躁,甚至影響睡眠。
慢慢發現,當情緒激動時,肚子裡的寶寶也會動得特別厲害,又踢又鬧,甚至還有些許疼痛感。查資料才知道,原來媽媽情緒不好時,寶寶同樣會不舒服。
影響到寶寶,就不敢大意了。於是有意識把影響情緒的事情記錄下來,理性分析發現,其實無非是擔心他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擔心某個專案犯錯等無關緊要的小事,而一旦迴歸到“自己想要什麼”、“最重要的事”等問題本質,所有的情緒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其實這些擔憂的事情即使發生,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而自己之前一直在這些小事上浪費時間精力,而忽略了真正的關鍵點。而這也恰是之前做專案壓力很大的原因。
至此,每當再因為小事情緒化而導致胎動頻繁時,馬上停下來問自己,問題的關鍵點是什麼?什麼才是對自己真正重要的?然後跳出情緒,快速做決策。
構思這篇文章時,寶寶的黃疸值突然升高,家人急著立馬住院治療,自己一改往常只會焦慮著急的性子,結合實際情況以及多方經驗,決定先停兩天母乳再看。果然母乳一停,黃疸值大幅下降,家人也暫時放下讓寶寶獨自住院的想法。
3)難忍疼痛,帶給我專注力
有人請教大珠惠海禪師,他的“吃飯睡覺”和平常人有什麼區別。大珠禪師說:“平常人吃飯時千般計較,不肯吃飯;睡覺時百般思索,不肯睡覺。”而他“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
活在當下,其實就是幸福的最佳狀態,只是在平常的日子裡,我們常常忘記。
疫情待家的時間,經常因為未來的各種事情憂慮,擔心專案因為不能跑而丟單,擔心寶寶的健康情況,擔心大大咧咧的自己做不好稱職的媽媽等。
一次,正和媽媽談論著這些擔憂時,突然,右腰部一陣疼痛感來襲,越來越強,躺床上,讓家人幫忙按摩也無濟於事,問醫生說如果孕前沒有腎結石應該就是正常現象,於是只得一邊呻吟一邊忍受,感覺一分一秒都無比煎熬,之前的擔憂頓時煙消雲散,只盼著當下的疼痛早點過去。
到了孕晚期及整個分娩過程,類似這樣的疼痛更是時有發生,難受歸難受,卻也在提醒自己聚焦當下,少一些未來的憂慮。
古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也可以倒過來理解為“人有近憂,難以遠慮”。就像很多名人都是在患病期間才反思出真正重要的東西,和真正享受生活。孕期這些小小的“憂”,也教會了我活好當下,別想太多。
養育小孩是個持久戰,難免碰到大大小小的波折,而孕期疼痛帶來的思維升級,讓自己更有信心和底氣迎接接下來可能的挑戰。
03 哭著,哭著,就成了小公主
爸爸從小告訴我,哭是示弱的表現,並且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從小到大,也一直秉持著獨立自主的原則,能靠自己的堅決不麻煩別人。但整個懷孕及生產過程,人前人後沒少落淚,也免不了麻煩了家人、親戚、朋友、同事等很多人。而驚喜的是,這些麻煩,不但沒有給他人帶來困擾,反而使彼此的關係更為親近。
1)愛情:越示弱,越親密
孕期時光,和K先生的關係進入了新的階段。
孕前,在和K先生的交往中,秉持著對新時代獨立女性的追求,在經濟、事業、愛好等方面一直保持著獨立,雙方相互尊重,平等溝通,沒什麼不妥,只是偶爾吵架時,各講各的道理,誰也不讓誰。
而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彷彿變成了小女生,迅速開啟賣萌撒嬌模式,仗著身體上的不舒服,將工作和生活中的難題都拋給了對方。而K先生似乎也很享受,工作上耐心指導,梳理思路,更快速搞定專案;生活中更是無微不至,噓寒問暖、學習做菜、承包家務、工作之餘儘可能陪伴。偶有口角,一擺出委屈姿態,對方立馬認錯,乖乖屈服。
其態度轉變之快,不禁讓我懷疑:難道撒嬌女人真的更好命?
2)親情:越依賴,越貼近
孕期時光,和媽媽的關係更為貼近。
首先,打電話的時長和頻率增多。上大學之後,雖然會固定時間和媽媽打電話,但話題不多,多是聊聊天氣、提醒媽媽注意身體也就作罷。現在懷孕這個事成為母女溝通的最好載體,媽媽似乎有了說不完的孕期注意事項及自己小時候的趣事。
其次,疫情宅家媽媽貼心照顧。得知我懷孕,媽媽就早早買了20只雞在家裡養著,碰上疫情過年在家待了近兩個月,即使出門不便,媽媽每天殺雞、捕魚、以及倒騰自家園裡的青菜,想方設法確保自己的營養。
最後,生產及月子期間媽媽全身心陪伴。寶寶提前出生,自己又開心又發怵。這麼小的寶寶,該怎麼照顧?好在生產當天,媽媽就從老家趕過來,顧不上吃飯,熟練地給寶寶穿衣服、換尿布。月子期間,媽媽不分白晝不厭其煩得重複這些動作,同時告知帶寶寶的注意事項,而自己只需要負責餵奶及調養身體。
上大學之後,一直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獨立了。沒想到懷孕生娃做了媽媽,彷彿又變回了小時候的公主,任性得享受著媽媽的照顧和另一種更為成熟的親近關係。
除了媽媽之外,爸爸、弟弟、婆婆、姐姐及各方親戚都給予了或物質或精神上的支援。孕產期的依賴,使得大小家庭間的聯絡更為緊密和貼近。
3)友情:越麻煩,越溫暖
整個孕期,同樣少不了麻煩朋友、同事,請教各類囤貨技巧、帶娃經驗等等,而得知我懷孕,朋友們也紛紛表達了關心。
老友聚會的時間、地點和方式,開始處處以自己為中心;
公司剛生娃的同事,寄來了各類孕媽及寶寶用品;
合租的小學弟,時不時給自己做頓好吃的,生產當天半夜陪著一趟趟跑醫院;
就連樓下賣菜阿姨也特地送來了家裡的土雞蛋,讓自己月子期間補營養;
......
正是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溫暖,陪伴我度過了一個舒適、溫馨的孕期。
生產當天,躺在病床上,看著媽媽和K先生小心翼翼得擺弄著小傢伙,鼻子一陣酸楚,不過這次是幸福的淚水,為擁有如此可愛的小寶寶,也為擁有如此貼心的愛人、親人和朋友。
人生的許多事都是可以預期,卻也是不可思議。走過十月懷胎的孕產期旅程,再回頭看看寶寶賜給自己的三份大禮:健康的生活作息、優秀的思維習慣以及和諧的人際關係,這不恰是大多數人追求的幸福生活嗎?
儘管懷孕不在計劃的軌道之內,而我卻體會到了拐彎處迷人的風景。
今天寶寶已經1歲零3個月了,謹以此文,獻給所有偉大的孕媽及寶媽,也祝願每一位寶寶健康、快樂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