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有九竅
孔竅是中醫學特有的詞彙。孔竅的意思是,人身體表面帶孔的部位,中醫學的“九竅”包括人體頭面的七竅和前陰後陰,一共是九竅。形容人中毒之後的慘象叫“七竅流血”,就是血從頭面的七竅——雙鼻孔、雙耳、雙眼和口中流出來。
因為七竅在頭面部,又稱上清竅(圖3-6)。因為頭面在人體的最上方,與陰在下、陽在上一樣,中醫學認為清氣往上走,濁氣往下走。因此,頭面的七個孔竅就叫作清竅,也叫上七竅、陽竅;我們排出小便、大便的前後二陰,也叫下竅、陰竅、濁竅。
正常情況下,我們的清竅都應該是通暢的,如鼻子能正常呼吸、耳朵能正常聽聲音、嘴能正常吃飯等。
通常情況下,我們的嘴只受自己意識的支配,是開放自如的;人在臨死之前張不開嘴,如果家屬想要幫著餵飯,得使勁把他的嘴撬開,讓流體食物能夠吃進嘴裡。我們張嘴的動作需要咬肌、顳肌、翼內肌、翼外肌等肌肉的收縮舒張相互配合,這些需要陽氣來提供動力。人在臨死之前,陽氣非常微弱,微弱到連張開嘴的動力都沒有,雖然嘴張不開,但是不會像高熱,甚至昏迷的實熱患者那樣牙關緊閉。實熱之證代表體內陽熱有餘,所以牙齒能咬得很緊。但是要注意,這裡說的“陽熱”是指邪熱,而不是人體正常的陽氣,但是也能使肌肉過分亢進,有些小孩發高燒時容易四肢痙攣,也是這個道理。
扶陽法可以治療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很難治的病,一旦中招,經常復發,發作時感覺呼吸不暢,只能被迫用嘴巴呼吸。雖然說,看上去不是什麼大病,但是長期的鼻塞、鼻涕多或者鼻子乾澀疼痛、呼吸不暢會讓人頭腦不清醒,甚至會影響人面部的發育,長期鼻塞還會讓人的牙縫變大(圖3-7)、頸椎畸形(圖3-8),會給人的生活質量帶來不少影響,如白天頭腦不清、容易犯困、容易煩躁、難以集中精力、沒有力氣、什麼也不想幹。
醫學上有個專用的名詞——口呼吸面容,因為鼻炎或者扁桃體肥大導致呼吸不通暢的人,長期張口呼吸會導致臉部下1/3 發育受到影響,表現為下巴後縮、牙齒咬合不齊等。一位英國女童6歲開始出現嚴重的口呼吸,9歲便表現為牙齒不齊、嘴唇肥厚,等到成年之後雖然骨骼已經定型了,但是呼吸不暢會令面板氣色變差,因肺主氣、主皮毛,鼻子為“肺竅”,故導致面板粗糙、暗沉。
圖3-6 長期用口呼吸導致頸椎變形
很多慢性鼻炎的患者經常覺得鼻塞,去醫院做了一堆相關檢查,也沒有發現什麼細菌感染,或是鼻道有增生之類的器質性改變。患者用了各種藥物,包括口服藥、滴鼻藥,或者用一些能夠通利鼻竅的中藥製劑,效果都不明顯。
通常情況下,用藥之後,鼻塞的症狀能夠稍微緩解,而過一會兒又恢復如常,出現病情反覆。因此,很多醫生和患者都認為,慢性鼻炎只能暫時緩解症狀,沒有根治的可能。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很多治療沒有針對慢性鼻炎的根本,只要辨證得當,慢性鼻炎雖然治療的過程比較長,如果在治療的同時注意作息、飲食、運動等調理,慢性鼻炎也是可以治癒的。
表3-1 如何判斷陽虛慢性鼻炎
陽虛 |
熱證 |
|
主要症狀 |
鼻涕顏色清,質地清稀 |
鼻涕顏色黃濁,質地稠,或鼻涕中帶有血絲 |
鼻涕無特殊氣味 |
鼻涕有腥臭氣味 |
|
鼻塞,呼吸困難 |
鼻塞,呼吸困難 |
|
鼻黏膜顏色蒼白 |
鼻黏膜顏色鮮紅或紫紅 |
|
伴隨症狀 |
氣短乏力、不耐久勞、不想說話、面色淡白、自汗、舌色淡白、舌邊有齒痕等 |
或伴有低熱、心煩等表現,舌紅苔黃厚等 |
很多慢性疾病的病程比較長,在漫長的疾病過程中,人體的正氣會受到病邪的損傷,因此患者多表現為虛寒症狀。臨床上,表現為肺熱、胃熱的慢性鼻炎雖然有,但是所佔的比例並不多,更多的患者是由於自身陽氣不足導致鼻竅不能通利(表3-1)。
透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出,很多陽虛的慢性鼻炎患者,他們的心肺功能也不太好,故《黃帝內經》言“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意思就是,如果人心肺的功能不好,就會出現鼻塞、呼吸困難等症狀。其實,很多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是由心肺陽虛所致,因為肺的呼吸還有心臟的搏動都需要陽氣來提供動力,素體陽虛的人在陽氣恢復之後,心肺的功能會有改善,這樣呼吸的能力就更足,也有助於抵抗輕微的鼻腔狹窄帶來的阻力。
此外,很多慢性鼻炎患者的鼻鏡檢查顯示,鼻黏膜充血水腫、顏色變淡,這是因為陽虛導致津液、血液不能正常執行,停聚在鼻腔這個地方,就形成了充血水腫。充血水腫會令鼻腔氣體的通道變窄,就會覺得呼吸困難、鼻塞。流清鼻涕是人體驅散寒邪的反應,這就和我們在外面著了涼,受了風寒,回家喝一點生薑水,之後感覺身上出汗,怕冷的症狀能減輕是一個道理。
如果不是流出清鼻涕驅散寒邪外出,那麼寒邪帶來的鼻塞、鼻子疼痛等症狀會更嚴重,但是經常流清鼻涕並不是陽氣旺盛的表現,而是說明陽氣已經衰弱。身體內的陽氣虛弱就容易感受外寒,就像田地裡如果不長莊稼的地方,就要容易生雜草。如果人體陽氣比較虛,那麼能到達我們的鼻腔、耳朵等血流量較少且處於身體末端部位的陽氣就非常少,既然陽氣少,那麼與之對立的寒邪就容易侵襲這些部位。
因此,治療慢性鼻炎的關鍵是扶助其陽氣,具體可以透過中藥湯劑、艾灸、穴位按摩、運動鍛鍊、多曬太陽等方式。
陽氣一旦恢復,鼻塞、鼻涕等症狀就會減少,同時氣短、乏力、面色淡白、自汗等症狀也能減輕。藥理研究也證實,麻黃、細辛、乾薑、肉桂能溫陽散寒的中藥,能減輕鼻黏膜的充血水腫,改善鼻塞等症狀。
同時,還要注意很多表現為區域性熱證的慢性鼻炎患者,身體的基礎還是陽虛的,因此在治療時應當保護他的陽氣,比如可以採用中藥霧化的方式,讓寒涼藥物直接作用於鼻腔區域性,從而減少全身陽氣的損傷。同時,為了避免寒冷空氣對鼻竅的刺激,建議在冬季的時候佩戴口罩。除此之外,熬夜、過食生冷、過於勞累、穿著單薄、濫用抗生素等損傷陽氣的行為應當避免。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在剛開始服用藥性辛溫的扶陽藥物治療慢性鼻炎的時候,清鼻涕會比之前增多,這正是陽氣恢復之後主動驅散寒邪的表現。
類似於我們有時在吃麵或者是喝熱湯的時候會流一些清鼻涕,然後鼻子就通氣了,感覺清爽,這是因為食物的熱氣會透過口腔和鼻腔對鼻子產生溫熱的刺激,相當於暫時幫助鼻竅恢復陽氣。陽氣恢復後便透過鼻涕的方式來抗禦、驅散停留在鼻竅的寒邪,等到陽氣徹底將寒邪驅散除去,然後注重平時日常調護,避免受寒,那麼慢性鼻炎的就會離我們遠去。
扶陽法可以讓人耳聰目明
除了慢性鼻炎可以透過扶陽的方法來治療,其他“清竅不通”的疾病,如耳鳴耳聾、視物不清等,也可透過扶陽的方法來治療。
《黃帝內經》言“肝受血而能視”,意思就是有肝血濡養我們的眼睛,我們才能看清東西的。這話固然沒錯,很多眼睛的疾病,如視物模糊、眼睛乾澀等,都是透過養肝血的方法來明目,比如平時多吃些枸杞子、桑葚、動物肝臟等具有滋養肝血的食物。但是,眼睛功能的正常發揮,除了和陰血有關係以外,也需要陽氣的作用。
比如,剛睡醒的時候會感覺眼睛模模糊糊的,看東西不清楚,就是常說的“睡眼惺忪”,因為剛睡醒時,陽氣剛剛萌發;過會兒,看東西就會清楚,因陽氣逐漸升發,帶動氣血上行,能滋養我們的眼睛,所以能看得比剛睡醒時清楚。
再比如,夏天中暑暈倒的時候,通常會感覺眼前一陣發黑,因為人在暈倒的時候,陽氣是非常虛弱的,因此沒有足夠的動力,把足夠的血液向上運輸,供給大腦和眼睛,所以會眼前發黑。以上可以說明,雖然“肝受血能視”,但是如果沒有陽氣的升發,那麼血也不可能上供於目,這樣即使我們眼睛是睜著,看到的也是黑漆漆的一片。
通常情況下,人上了歲數以後會出現聽力、視力下降,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耳聾眼花”。
中醫學認為,“腎開竅於耳”,腎氣不足會導致人的聽力下降,因為陽氣不足會導致供應給耳部的血量下降,從而影響我們的聽力。比如,人感冒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聽力下降,其原因在於,感冒的時候外邪閉肺,會影響陽氣的輕宣升發,陽氣不能上供於耳,因此聽力會下降。
因此,對於視力、聽力下降的朋友,不妨透過扶助陽氣的方法,讓陽氣能夠充盛並且升發,讓陽氣充盈孔竅,那麼視覺和聽覺都能有所改善。
耳聾眼花一般在老年人當中比較常見,因此步入老年之後,要注重保護陽氣,調整生活方式,保持平和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