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點多,急診科走進來一位急性心肌梗死的老爺子,兒女跟在後邊。
“膽兒大”的患者和家屬
護士常規做完心電圖,醫生一看:心電圖提示廣泛心肌壞死!老爺子和家屬還跟“沒事兒人”一樣圍在一旁,醫生趕緊對患者和家屬說:“這次應該是心梗了!別再讓患者到處溜達!趕快在大廳推個平車過來,讓患者躺著別動!我給你請心臟科的醫生過來會診!”
可是,患者和家屬好像並沒有意識到病情的嚴重性,在等候區的椅子上坐下聊起天來。
這位老爺子60多歲,昨天晚飯後突發胸痛伴出汗,症狀持續了1個多小時仍沒有緩解,兒女把他送到了當地的縣醫院,醫生告訴他們患者可能是心臟病,建議住下院來進一步治療。在等待抽血化驗期間,老爺子胸悶的症狀逐漸緩解,幾個家屬一合計:準備先回家,等明天再去上級醫院看看。於是,簽完離院告知後帶著老人回家了。
拖延1天才來的家屬問:“沒有耽誤吧?”
雖然沒有再出現胸痛伴大汗,但是患者稍一活動還是會出現胸悶,就這樣症狀斷斷續續持續了一夜。第二天上午家屬才開車把老人送到張醫生所在的醫院急診科。
急診化驗顯示,肌鈣蛋白顯著升高,心電圖提示廣泛心肌壞死,確診急性大面積心肌梗死!此時距離發病已經接近14個小時!此時患者的發病時間已超過最佳的支架手術期限(12小時內),症狀也已消失,來會診的心內科醫生判定:已經沒有急症手術的機會,建議先藥物保守治療,再擇期行心臟造影。
醫生向家屬如實交代病情,家屬一聽先不做手術,“鬆了一口氣”問醫生:“不用手術了?是現在的病情穩定了嗎?我們來醫院算是沒耽誤吧?”
不用手術,還是不能手術?
醫生詫異地說:“不是不用手術,是已經不能手術了!患者心臟上的主幹血管堵塞的時間太長了,最佳的手術時間最遲也不能超過12小時,你這都已經14個小時了!只能先保守治療!一定要讓老爺子臥床休息,這個病不聽話會死人的。”
這時,老爺子又溜溜達達地湊上前來,醫生趕緊指揮著剛剛明白過來地家屬推來平車,扶老爺子躺好……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怎樣才叫“沒耽誤”?
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是否“耽誤”並不是醫生的主觀臆斷,而是和心肌缺血壞死的病理過程直接相關:
- 1.心肌缺血3-5分鐘之內
如果心肌缺血發生時間短暫,並不會造成心肌壞死,也就我們常說的“心絞痛”。
- 2.心肌缺血超過20分鐘
此時,堵塞的冠狀動脈所支配的部分心臟開始出現細胞壞死,正式邁入“急性心梗”。肌紅蛋白、超敏肌鈣蛋白等心肌標誌物開始升高,心電圖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壞死改變。
- 3.心肌缺血超過120分鐘
缺血心肌開始出現成片的凝固性壞死。但是,如果能在發病後的120分鐘內接受冠脈介入治療,比如支架或血栓抽吸開通堵塞的冠脈,大部分心肌可以免於壞死,患者的猝死風險也極大降低。
- 4.心肌缺血超過12小時
此時,缺血部位的心肌細胞徹底壞死,即使透過植入支架等方式開通血管也無法逆轉。所以,國內外急性心梗救治指南中均將12小時作為急症手術的最後期限。
家屬在發病14小時後才為老爺子辦理住院接受治療,已經超過了急症手術的最後時限,說是“耽誤”一點也不為過。
二、為什麼超過12小時不能立即手術,只能保守治療?
當心梗發生超過12小時,缺血心肌已經徹底壞死,此時的心肌已經脆弱得如同“豆腐渣”,負擔日常的心臟收縮功能都有心臟破裂甚至猝死的風險,更不要提接受支架植入等複雜的機械操作了。更重要的是,已經徹底壞死的心肌不會因為堵塞冠脈的開通而“復活”。此時再進行手術,風險遠遠高於獲益、得不償失!
此時,強化藥物治療、臥床靜養是首選。經過7-14天的修復期,壞死的心肌形成瘢痕組織修復後,再穩妥地進行擇期冠脈造影、支架等介入治療。
所以,一旦突發胸痛、胸悶等疑似心梗的症狀千萬不能猶豫,立刻撥打120,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赴醫院就診,才是“王道”!
我是心血管內科張醫生,如果喜歡我的科普文章,就請點贊吧!還可以轉發這篇文章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關注我還可以看到更多心臟病的健康知識!#健康科普大賽##非常病例#
參考資料:
1.202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021
2.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專家共識.2018
(此處已新增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