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趙金利 肖珊
10月13日,從武漢大學獲悉,由該校作為專案建設單位,兩位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的全球首個遙感衛星綜合定標場,配合12顆國產光學SAR衛星在軌輻射定標,試執行10個月以來情況良好。
衛星再也不怕“測不準”。遙感衛星定標場是空間觀測平臺的“定盤星”,可將衛星或飛機實際成像與定標場裝置資料進行比對,更真實的反映影象與實際地物間的關係,幫助衛星獲取更精準的資料。
中衛遙感衛星定標場是全球首個整合像遙感衛星和非成像測高衛星的綜合定標場,走出了一條由政府引導、高校協同、企業參與的共研共建共享的空間基礎設施建設新路子,打造“一場多用、緊湊佈局、測運控定標一體化”的空間應用支撐平臺,為航天遙感應用產業的高水平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據介紹,該定標場由武漢大學測繪遙感資訊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衛市人民政府、北京航天馭星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建設。武漢大學作為建設單位,由院士李德仁、龔健雅擔任專案首席科學家,張過教授擔任專案負責人。
12日,“2021雲天大會中國商業航天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高階峰會暨中衛遙感衛星定標與真實性檢驗場試執行總結會”在寧夏中衛舉辦。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國科學院院士龔健雅、吳一戎,中國工程院院士蔣興偉,中國人民解放軍資訊工程大學教授張永生,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中心教授施建成,以及國內關心支援航天事業發展的機構和企業單位齊聚一堂,探討中衛遙感衛星定標與真實性檢驗場的運營發展前景。
會議回顧該定標場的建設、運營系統開發和試執行成果,透過對參與試驗衛星定標資料的分析、比對,及衛星標校的組織執行,表明該定標場對遙感衛星定標的有效性、任務組織的高效性,已具備科研和商業化運營條件和標準。
武漢大學教授李斐表示,中衛遙感衛星定標與真實性檢驗場作為全球首個整合像遙感衛星和非成像測高衛星的綜合定標場,開創政府、高校企業共同建設的新模式,走出一條極具自身特色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發展之路。會上,李德仁受聘為航天馭星顧問。
編輯:黃磊
稽核:王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