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軍歷史上有名的戰將,恐怕大家隨口就能舉出很多例子,像旋風司令韓先楚、萬歲軍長梁興初等人的名號早已是如雷貫耳,但要是問我軍歷史上升遷最快的戰將大家又會想起誰呢?是英年早逝的尋淮洲?還是四野司令101?
其實都不是,在我軍歷史上真正升遷最快的將領其實是原一野第二兵團政委王世泰,他20歲參加紅軍,22歲時便從班長直升團長,比連升三級還要多一級,打破了我軍破格任免的記錄,並在這之後一路升遷,最終官至正兵團級,成功躍身我軍高階將領的行列之中。而他早年連升四級的記錄至今仍未被打破,也算得上是一個傳奇了。
但令人奇怪的是,這樣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名將,卻很少被人談到,甚至是連他的名字王世泰都讓我們感到陌生,更令人奇怪的是,我們在1955年大授銜的名單中卻怎麼也找不到他的名字。
他究竟有何過人的本事直升團長?功成名就之後的他又為何最終“銷聲匿跡”?那麼請大家帶著各種各樣的疑問,開始我們今天的故事,同我一起走進這位傳奇“班長”王世泰,一同探秘他那傳奇一般的人生。
王世泰出生於宣統二年的陝西洛川,那個時候的清王朝早已在內憂外患之下變得搖搖欲墜,僅僅在一年之後便在全國的討伐聲中退出了歷史舞臺,整個中國的百姓都因為帝制的結束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而恰巧出生在清末民初這個舊制已倒,前路卻很迷茫的變革時代中的王世泰也註定的要同中華民族一樣,摸著石頭過河走上一條前人未曾設想過的道路。
由於家庭條件的較為優越,王世泰也受到了較為良好的教育,他17歲那年便考入了延安第四中學成為了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
在民國初年的亂世之中,知識分子始終佔據著國內思潮的最前沿,雖然他們對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未來究竟駛向何方也不敢斷言,但他們卻在廣袤的知識中接觸到了各類先進的文化思想,並願意透過這些新文化新思想改造舊中國。
王世泰也不例外,他奔走於街頭巷尾宣傳新思想,他深入工人群體組織廣大勞工開展工人運動,可謂是學生運動中的積極分子。即便是南方的蔣介石汪精衛政府接連發動了反革命政變,但王世泰也從未改變過自己的決心,依舊活躍在學生運動的一線之中,並在我黨最艱難的時刻入了黨,其革命意志不可謂是不堅定。
隨著朱老總和毛主席在井岡山闖出了一片天地,全國範圍內的武裝鬥爭也接連開展,此時的王世泰也逐漸意識到了國內革命不缺筆桿子而是缺槍桿子,在沉思良久之後,他毅然決然的參加了劉志丹同志所組建的陝西紅軍游擊隊,自此投筆從戎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而他傳奇的故事也從這裡開始。
初入軍旅的王世泰同其它紅軍戰士一樣從基層做起,並在游擊隊中摸爬滾打了兩年時間,期間做過深入敵後的兵運工作,也曾上過戰場擔任過小隊長,在此期間雖然王世泰時常帶兵打仗,但也僅僅侷限於小規模的破襲以及伏擊,雖然他頭腦靈活擔任了班長,但也僅限於帶領過一個班十幾名戰士作戰的經驗,按理說這樣的軍事幹部應當逐級升遷慢慢培養,但令誰都意想不到的是時任陝西省委書記杜衡卻一紙命令將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班長直接提拔為了團長,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初入陝西的杜衡為了貫徹王明的左傾錯誤路線,對原本由劉志丹所領導的陝甘游擊隊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兩點就是將游擊隊改編為主力軍,陝甘游擊隊被改編為紅二十六軍第二團,並破天荒地放棄了從原本的游擊隊領導中選拔團長,而是從毫無經驗的基層戰士中推舉,犯下了極端民主化的錯誤,而王世泰也陰差陽錯的從班長直接變成了團長,曾經的老上司老前輩都成了自己的手下。
而這樣做的代價卻也是十分慘痛的,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紅二團以及紅二十六軍遭到了敵軍的數次圍攻,杜衡本人在被俘後叛變投敵,陝西的革命陷入低谷。
但王世泰本人卻在慘烈的戰鬥中積極聽取劉志丹謝子長等人的意見,並自我總結戰鬥經驗,作戰指揮能力大幅提高,在杜衡投敵後紅二十六軍糾正了左傾錯誤後,劉志丹仍舊將王世泰安排在團長的位置上未曾調動,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此時王世泰的軍事素養,已經得到了黃埔畢業的劉志丹同志的肯定。
在這之後的王世泰積極投身軍隊建設,並時常向劉志丹等同志“取經”,在紅軍主力到達陝北之前,王世泰已經成為了陝北紅軍的核心領導成員之一,並出任了陝北蘇區軍事部副部長,而就在三年前,他還只不過是一個帶領十幾人的班長而已,這肯定算得上是一個奇蹟了。
而他真正奇蹟的地方不在於他突破了怎樣的常規,而是在於他作為一個普通士兵在臨危受命之下的迅速成長,最終成為了合格的將軍,這才是最值得欽佩的地方。
在紅軍主力到達陝北後,王世泰也獲得了進入抗大深造的機會,並在此期間系統地學習了作戰指揮方面的理論知識,為他日後獨當一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全面抗戰爆發以後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紛紛東征抗日,但王世泰卻留在了陝甘寧邊區任保安司令,雖然他沒有趕赴前線抗擊日寇,但負責黨中央以及邊區的安全的重擔卻壓在了他的肩頭,他的責任和壓力不謂是不大。
中共中央在延安駐紮了十三年,而他也作為延安的守護者做了整整十三年,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王世泰始終作為中央的守護者活躍在陝北,直到中央安全撤離,他的工作也逐漸轉入正面戰場,抗擊國民黨軍的瘋狂進攻。
在中央撤離延安後,王世泰被任命為西北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正式成為了一名統帥數萬人的將軍,並且四縱作為西野的主力成為了彭老總的掌上明珠,基本上什麼哪裡難啃哪裡就交給四縱,基本上可以說西北地區的解放王世泰和四縱戰士功不可沒。
時間來到了1948年上旬,我西北野戰軍為鞏固以及擴大解放區發動了馳名中外的西府戰役,僅僅兩個月的時間我軍便取得了重大戰果,曾經的“紅都”延安在被國民黨軍攻克的一年零一個月後再度迴歸我黨的懷抱,一舉挫敗了國民黨胡宗南部的銳氣,打擊了蔣介石政府的囂張氣焰,可謂是一場全面的勝利。
但就是在這全面的勝利中,卻發生了這樣一件令人不悅的小插曲,而這個小插曲卻也讓王世泰“常勝將軍”的名號顏面掃地。
原來早在戰役剛剛開始的4月份時,我軍的補給就已顯得十分困難,我軍也不得不傾巢出動意圖奪下重鎮寶雞,根據計劃,一、二縱作為主力攻堅寶雞,而王世泰和四縱則肩負著掩護主攻部隊側翼的艱鉅任務。
但由於對敵軍實力估計不足低估了國民黨軍的能力,因此這場阻擊戰打得異常艱難,其中更要命的是寶雞城中的物資還沒來得及轉運,彭總便收到了前線防禦陣地被突破的訊息,情急之下只得命令一、二縱放棄補給立刻撤出寶雞。
雖然最終戰役在總體上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但寶雞一戰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彭總勃然大怒下令徹查此事,最終一切問題的矛頭都指向了王世泰和四縱。
原來四縱當時在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時且戰且退,最終防線被敵軍打出了一個缺口,而且更要命的是王世泰在撤退時並未上報野司,友軍部隊也不知道這件事,因此口子越來越大沒人補上,最終造成了戰鬥結果的不理想。
會上彭總先做了自我檢討,指出了貪功冒進急功近利的錯誤,之後著重批評了王世泰的問題,而王世泰本人則接受所有批評並表示自己願意接受黨組織的處分。
但令人欣慰的是彭總最終沒有將王世泰降職查辦,而是選擇將王世泰調任到政工崗位發揮自己的長處,並且還不是平級調任,而是提拔。
1949年時王世泰被升任為第二兵團擔任兵團政委,與開國大將許光達一起搭檔,帶領第二兵團南征北戰,最終解放西北全境。
有人說這是奪了王世泰的兵權,但其實這是不嚴謹的,我黨奉行黨指揮槍的原則,而作為兵團政委的王世泰並沒有因此同戰場說再見,只不過他的工作重心從作戰指揮變成了政工而已。
但按理說這樣的兵團級幹部在1955年授銜時應該授上將的軍銜,最不濟也該授中將,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世泰竟然沒有授予任何軍銜,而著背後的原因卻令人十分欽佩。
那時西北剛剛解放新中國剛剛成立,原國民黨起義將軍鄧寶珊被任命為了甘肅人民政府主席,為了幫助鄧寶珊適應新的形勢,毛主席親自點名要鄧寶珊曾經在戰場上的“仇人”王世泰卻做他的副手。
王世泰在接到命令後二話沒說退出了現役來到了甘肅,並極力配合這那位自己曾經的“仇人”鄧寶珊開展地方工作,因此錯失了上將軍銜。
王世泰本人並沒有過多在意這件事,而是將自己後半生的心血投入在了甘肅的建設上,直到自己最終退休不得不離開工作崗位。
王世泰同志從文入武再由武迴文,其一生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挑戰與艱險但他卻從未低頭,即便是臨危受命以及另起爐灶,他都能堅決的執行黨的命令,這樣的執行力和信仰,就是我們勝利的源泉,這就是人民公僕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