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6月,志願軍司令部接到63軍發來的鐵原阻擊戰報告,包括彭總在內的指揮官們緊張地看完報告,終於鬆了一口氣,還好作戰傷亡沒有想象中那麼嚴重。起碼沒有再發生長津湖之戰那種規模的傷亡。
確實,自長津湖戰後,尤其是楊得志率19兵團入朝後,志願軍大規模傷亡、尤其是單次戰役2萬人以上的傷亡,大幅度減少了。這是志願軍之幸事。
原因是什麼呢?不少人認為,從楊得志兵團入朝起,志願軍開始大量配發蘇聯武器,火力增強了。配備蘇聯武器不假,但這是我軍減少傷亡的主因嗎?未必。
一、楊得志的底氣
長津湖戰役,我方雖然取得大勝,重創美軍陸戰1師和第7師,但因為極寒天氣和火力較弱,未能重現在國內動輒殲滅國民黨一個整軍、一個整師的輝煌。
尤其是火力問題,九兵團老戰士回憶起當年戰鬥,都以火力不足為恨。
例如新興裡圍殲北極熊團,美軍雖然只是一個團級戰鬥隊,但是擁有100多輛坦克,105榴彈炮達108門,每天美軍還派來100多架次的飛機配合作戰。而包圍北極熊團的志願軍27軍,既無飛機助戰,也無坦克,所有榴彈炮、野炮加起來只有27門。而且這點可憐的炮兵,因為山路崎嶇,步兵跑得太快,戰鬥打響時炮都沒拉到一線陣地。
志願軍將士們的重武器只有炸藥包和手榴彈,只能以血肉之軀硬頂敵人的坦克和大炮,所以儘管殲滅了北極熊團,我軍也付出了較大傷亡。
志願軍總部和國內對長津湖人員傷亡情況高度重視,因為受美軍強大的、立體的炮火震撼,從彭總到軍師級指揮員都對解決武器火力問題非常著急。
1951年2月,也就是長津湖戰役兩個月後,彭總回國參加軍委擴大會議,其中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加強對志願軍的後勤保障。會上一些部門不斷提及,不僅前方將士困難,後方財政、後勤、武器生產也很難。
彭總性格比較火爆,一聽大家只顧擺困難,不由得火往上撞,高聲怒喝:“你們到朝鮮前線去看看,戰士們住的是什麼?吃的是什麼?這些可愛的戰士們在敵人飛機、坦克、大炮的輪番轟炸下,就趴在雪地裡忍飢挨凍,抗擊敵人的猛攻。……”
當時新中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經濟極度困難,物資極度缺乏,這都是事實,各部門講一講困難也是情理之中。主持會議的周恩來緩和了一下局面,彭總回過味來之後,也覺得挺不好意思。但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志願軍的武器裝備實在太落後了。
坦克沒有、飛機沒有、海軍戰艦沒有,這就不說了。舉一個最讓人痛心的例子,就說士兵最基本的武器:步槍。
我軍經過二十多年戰爭,積攢下的武器雖然不少,但大多數是繳獲而來,並沒有成規模生產槍支的能力。手中的槍,既有取之於國民黨軍、日軍的,也有取之於各路軍閥的,武器來源太雜。
步槍口徑就有13種(從6.5毫米到11.43毫米),產地包括德國、美國、英國、日本、蘇聯、法國、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義大利、奧地利、瑞典、波蘭、瑞士、加拿大、荷蘭、羅馬尼亞、希臘、阿根廷、秘魯、挪威、巴西、丹麥等20多個國家,是名副其實的“萬國牌”。
有什麼弊端呢?不同型號的槍子彈就不一樣,後勤部門往朝鮮運子彈,一車能裝上好幾種不同型號的子彈。歷盡千辛萬苦送到前線了,戰士們開啟箱子一看,有的高興歡呼終於有子彈了,有的卻愁眉不展,手裡的槍如果是冷門國家的冷門槍型,連子彈都供不上。
志願軍專門下過命令,各部隊一定要分類歸攏一下槍支,儘量把同一型號的槍合併到同一個部隊,減少後勤供應的難度。
前線這麼困難,中央自然高度重視,經過諸多努力,終於從蘇聯爭取到一大批武器。楊得志19兵團入朝之前,中央緊急為他們補充了一批蘇制武器,主要是步兵武器,比如重迫擊炮、衝鋒槍之類。
19兵團攜帶的子彈多達496萬發,這是個什麼概念?當時第一批入朝的西線13兵團六個軍,也補充了部分蘇式武器,他們兵力是19兵團的兩倍多,也只配發了431萬發子彈。
楊得志可謂兵強馬壯!
所以19兵團一到朝鮮,立即當仁不讓成了主力,連續參加了第五次戰役和後來的多次反擊作戰,打得非常頑強。尤其是鐵原阻擊戰,打得驚天地泣鬼神,這個後文還會詳細說。
再往後,蘇聯武器配發的更多,志願軍逐漸擁有了空軍、坦克團、高射炮團、汽車團等等,從作戰體系上看,基本上與美軍持平了,雖然總體實力仍然差不少,總算能站到一個量級上說話了。
許多人論及長津湖戰後,我志願軍傷亡率逐漸減少,與美軍打得有來有往,像長津湖那樣慘烈的戰役,20多天戰鬥傷亡2萬級別(還有2萬多減員是凍傷亡)的仗很少見了,大家往往喜歡把原因歸結到武器裝備水平提高了。
沒錯,我們的火力水平是上來了,戰爭進行到尾聲時,在金城戰役中,我們已經擁有一次戰役同時有上千門大炮齊射的能力,美軍和李承晚軍隊被炸得屁滾尿流,哀嘆中共軍隊火炮已經不亞於美軍。
但原因全在於此嗎?不見得。
看問題要看全面。為什麼反倒在我軍配備了蘇聯武器後,我們沒能再成功組織過一次圍困美軍師一級作戰單位的戰例?
二、鐵原阻擊戰的傷亡率為什麼控制住了?
武器裝備不是萬能的,對於減少傷亡具有一定作用,但絕對不是主因。
我們就從兩場陣地戰看看,我軍傷亡減少,到底有哪些因素,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鐵原阻擊戰和上甘嶺戰役的強度都不遜於長津湖戰役,但兩次戰役我軍傷亡都低於2萬。
我們大致看看具體過程。
鐵原阻擊戰的主角是63軍,軍長傅崇碧。傅崇碧當時才35歲,年輕有為,虎氣十足。
傅崇碧所率的63軍是華北軍區的老部隊,參加過不少惡戰,尤其是解放太原、蘭州兩場大戰,都是複雜地形下攻堅的惡鬥,傅崇碧從中積累了寶貴經驗,對於後來在鐵原依託山地阻擊優勢敵人有極大好處。
傅崇碧的軍事經歷也有很有特點,在華北時接受聶帥指揮,打太原時受徐帥指揮,解放西北時又隸屬於彭總麾下,不同統帥的指揮風格不一樣,也極大開闊了傅崇碧的視野,在朝鮮63軍打得機變靈活,相信與此也有關係。
傅將軍夫婦
在鐵原阻擊戰前,63軍的靈活就令人刮目相看。比如巧妙渡過臨津江。
楊得志本來很擔心63軍過江,因為美軍在江邊佈防很嚴密。但渡江突擊作戰只打了一個多小時,傅崇碧就報告,成功過江!
楊得志出乎意料,難不成63軍是飛過去的?原來傅崇碧來了一招反常用兵。
此前受困於美軍晝間飛機偵察與轟炸,我軍一般都是白天隱藏、晚上行軍。傅崇碧沒有一成不變地夜行晝藏,而是利用美軍的定勢思維,美軍覺得志願軍肯定不敢白天展開大部隊,偵察並不是很認真。傅崇碧就命令部隊拉大間距,從山間小路迂迴進兵,硬是在白天秘密抵近了渡江突擊點,待主力都到位之後,一聲令下,萬軍齊發,把美軍打了個措手不及。
長津湖之戰時,27軍打新興裡北極熊團時,就打的不是很好,炮兵團擔心被偵察到了挨炸,沒有及時跟上步兵,所以進攻時火力不足。後來攻不動,炮團又不顧一切地往前線運炮,頂著美軍飛機也要運,說白了就是憋了一肚子火硬來,結果被美軍炸燬了一個營的裝備,損失慘重。
當然我們不是說27軍打的不行,在那樣的條件下,不能求全責備。舉這兩個例子的意思是,對比著看,63軍打仗會動腦子,透過戰術變通,以最小代價達成戰鬥目的。
鐵原阻擊戰開打之後,63軍的戰術水平更加高超。
鐵原阻擊戰實際上是一場不得已的阻擊。當時美軍指揮官李奇微發現了志願軍“星期攻勢”的奧秘,面對志願軍進攻時,先撤退,差不多一個星期左右,等志願軍隨身攜帶的糧食、彈藥消耗完畢,美軍再組織反攻。
第五次戰役進攻作戰結束後,彭總命令各部撤軍原本也有後招,65軍負責殿後,預定阻擊美軍15天左右,好讓後撤的各部安全回到防區。結果美軍實在攻得太猛,65軍只頂了四天就不行了。63軍臨危受命,在鐵原堵口子,把彭總定下的15天之限打滿。
63軍在之前的進攻作戰中已經有了一些減員,此時滿打滿算只有2.4萬多人。而當面美軍加南朝鮮部隊有4.7萬人,其中有美軍4個機械化師。可以說,這是一場實力嚴重不對等的戰役。說難聽點,63軍要當肉盾,拼著打光1個軍,也要保護好後方大部隊的安全。
但傅崇碧沒讓部隊赴死,殿後之軍,既要敢於犧牲,又不能無謂犧牲。
面對美軍發瘋式的進攻,傅崇碧擺出了一個令後人讚歎不已的陣形:梯次防衛。
展開說就是:一線少擺兵,稀釋兵力,讓敵人一炮打過來炸不到幾個人。
同時又要多屯兵,前後左右,但凡有價值的山頭,都要佈置陣地,形成交叉支援。
布好陣形,又主動和美軍搞班排級別的對攻,不斷利用地形襲擾敵人,使其無法快速靠近我軍陣地。
形象地說,傅崇碧在前線打下一個個結實的樁子,樁子前面又撒滿了釘子,美軍不得不陷入踩釘子、拔樁子的苦戰,一不小心就踩得腳破血流。
頂在最前面的189師精準地領會了意圖,該師把防線分成200多個作戰陣地。美軍在189師的防守正面瘋狂發射了4500噸炮彈,但無奈189師陣地太寬了,大量炮彈都淪為火藥耕地機,徒勞地給大地鬆了鬆筋骨,189師的陣地卻仍堅持著。每次美軍大炮打完,步兵發起衝鋒時,189師陣地上總能響起令美國人絕望的槍聲。
李奇微滿擬一舉突破鐵原,哪裡想到傅崇碧想出這種怪招。
李奇微給前線下了死命令,必須限期撕開志願軍陣地。美軍也打紅了眼,不惜代價地衝鋒攻擊,陣地前滿是被炮火、槍彈炸死打死的屍體。陣中來不及打掃戰場,美軍與志願軍的死屍交疊在一起,慘狀不可言表。
63軍打得慘烈,雖說陣地多、範圍廣,但單個陣地的防禦能力因此降低了,敵人一旦攻上來,陣地上的兵力基本就打光了。
189師打了幾天,傷亡較重,傅崇碧命令188師接上去繼續打。
188師打得更聰明,從上到下都在琢磨美軍的特點。188師563團8連甚至還發明瞭一個“三朵花”戰術,把美軍打得嗷嗷亂叫。
所謂的三朵花就是:
當美軍步兵衝鋒時,我軍迅速用四門迫擊炮,分別向敵人隊形的前後左右各打一發炮彈,把敵人趕成一堆。四發炮彈像梅花一樣,這是第一朵。
等敵人向中心靠攏、人員密集起來,重機槍迅速開火,密集殺傷,戰士們稱之為“一串紅”。這是第二朵。
敵人遭火力殺傷,勢必左右分開躲避,這時我潛伏兵力迅速從左右殺出,將敵人包圍,如同荷花一樣將殘敵捲起來消滅。這是第三朵。
“三朵花”戰術妙在最大限度發揮火力,讓迫擊炮發揮了附加功能,給重機槍創造密集殺傷的條件。這樣,我軍一個排就能抵擋住敵人一個連、甚至兩個連步兵衝鋒。
郭恩志帶領8連,以僅僅40人的兵力,打退美軍一個加強團13次強攻,斃傷敵800餘人,該連卻僅傷亡16人。8連最後在兄弟部隊的接應下撤出陣地,還剩下20多名官兵。連長郭恩志戰後榮立特等功,並獲“一級戰鬥英雄”之稱號。
整個鐵原阻擊戰,63軍以少勝多,打了整整12個晝夜,殲敵1.5萬餘人。
付出多少代價呢?有許多坊間傳言說63軍基本打光,傷亡2萬多。其實都是附會之詞,估計是從傅崇碧請求彭總補兵2萬中,勉強推斷63軍傷亡這麼多。
真正的傷亡是多少呢?筆者查閱《抗美援朝戰爭史》沒有發現數字,但在63軍軍史中查閱到,戰前63軍約有兵力2.49萬,戰後還有約1.4萬人。
有圖為證,下圖就是189師師史的相關記錄:
一個師傷亡5000多人,三個師總計1.5萬左右,去掉負傷者,真正犧牲者1萬多是可信的。
我們再回過頭對比一下長津湖戰役,九兵團連傷亡加凍傷亡的數字,4倍於63軍。而殲敵數量1.3萬多人,還不如63軍鐵原阻擊戰。
舉這個例子,不是說九兵團不如63軍能打。而是63軍有了九兵團血的經驗,對美軍特點摸得更清,不斷改進戰術戰法,才能打得更好,把傷亡降下來。
鐵原阻擊戰,我軍能有這樣的成績,關鍵在於戰術好。到了上甘嶺,志願軍對付美軍的法子就更多了。
三、上甘嶺的傷亡
上甘嶺戰役給世人的感覺似乎很慘烈,尤其是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上甘嶺》問世後,大家都覺得守坑道的部隊打得很苦,犧牲很大。尤其是黃繼光捨身堵槍眼,英烈壯舉與日同輝,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
在區域性陣地確實有戰鬥慘烈的觀感,但從整體上看,我軍傷亡遠遠小於美、韓軍。
根據軍事科學院編著的《抗美援朝戰爭史》記載:我軍在上甘嶺總兵力約3個師4萬餘人,美、英、南朝鮮軍投入3個多師約6萬人。
戰役結果是,我軍傷亡1.1萬人,敵軍總傷亡2.5萬人。即使根據某百科引用的美國《海外作戰退伍軍人協會》雜誌(2002-09)上不知真假的數字,美韓等軍傷亡1.5萬人,也高於志願軍傷亡人數。
我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細節就不講了,志願軍上下對如何降低傷亡率、削弱敵人進攻能力上下了很大功夫。
志願軍圍繞如何降低傷亡率,其實從長津湖戰役結束後就開始研究了。尤其是1951年6月陳賡將軍入朝後,善於動腦子的陳賡發現部隊對戰法的檢討和反思很有典型性,於是帶頭倡議把戰術研究擴大化,上升為志願軍全軍層面的集智攻關。
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很快,許多一線將士用流血犧牲換來的經驗和點子,都反映上來了。1952年上甘嶺開戰前,志願軍司令部據此確立了幾條戰術原則:
第一,一線兵力要節約使用,加強縱深力量配備,據點工事要堅固。
第二,炮火準備要非常充分。
第三,二線部隊要經常組織道路勘察和演習,確保一有情況馬上能投入戰鬥。
第四,選準敵人的落腳點或薄弱處、突出部作為打擊點,一次打敵1-2個連。
第五,陣地防守與反擊,不必死守已得陣地,在給敵人以大量殺傷後,及時轉移,趁敵立足未穩,再組織反擊。
總體來看,這既有我軍裝備了蘇制武器、炮火充足後的信心,更有打聰明仗、靈活仗的特色作風。
尤其是對於堅守陣地的態度,志願軍上下都產生了較大改變。
以往我軍往往講究人在陣地在,寧可打光也不撤。當然我們講,當戰役需要時,確實需要這麼幹。楊根思烈士在長津湖戰役時阻擊敵人,堅守陣地至最後一刻,與敵同歸於盡,他的犧牲是偉大的,也是戰役必需的。
但在一些並不是很緊要、不影響戰役大局的陣地上,我軍不再提倡死守。畢竟美軍炮火太兇狠,我軍一個連堅守的野戰陣地,美國人就捨得傾洩數百發炮彈,這種情況下死守代價就太大了。實在要死守,那也要有條件的守,不能總是讓戰士們用血肉之軀硬頂。
上甘嶺戰役前,我軍的策略是,既要有死守的決心,更要給守陣地部隊創造良好條件,讓死守不再是送死。
上甘嶺的坑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
坑道挖在山體35米以下,厚厚的花崗岩足以抵擋美軍重炮轟擊。戰後統計,聯合國軍發射炮彈190萬發,投擲炸彈5000多枚,上甘嶺主峰被削低2米,炮火密度已經超過二戰水平。
在如此強大的火力轟擊下,我軍坑道仍然基本維持完好,這是志願軍降低傷亡的最主要屏障。
當然,我軍也不是龜縮不出。防守兵力實行三三制,三分之一在坑道內堅守,用來阻擊敵人;三分之一在坑道外,用來反攻;三分之一作為機動。
兵力的有利搭配,確保了我們既能守住,還能反擊,這種靈活戰術令美軍喪失了進攻的信心。傷亡達到一定程度之後,美軍甚至不敢再發動攻擊,而是讓南朝鮮軍隊頂上去進攻。韓國人直罵美軍讓自己當炮灰。
回過頭來,我們回答一下前文提出的問題,為什麼反倒在我軍配備了蘇聯武器後,我們沒能再成功組織過一次圍困美軍師一級作戰單位的戰例?
不是因為我軍迂迴穿插的能力變弱了,而是顧忌變多了。
一方面美軍在第二次戰役中吃了大苦頭,東線長津湖被全殲一個團,西線幾乎被全殲,從此對志願軍迂迴穿插高度重視,沒有再給我們留下太大機會。
另一方面,也是主要原因,我軍機動能力不如美軍,不能以短擊長和敵人比速度。
但我們並沒有因為丟掉了這個傳統法寶而削弱戰鬥力,而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針對美軍特點,開發出了更多行之有效的戰術戰法,既有效減少了自身傷亡,還有力遏制了美軍進攻,保住了勝利果實。
武器是外因,人才是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