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期分別介紹了1955年8月2日中央軍委會議透過的元帥、大將與上將授銜名單,本期將解析1955年8月2日中央軍委會議透過的177名中將授銜名單。
1955年8月2日國防部長彭德懷主持召開軍委會議,通過了少將以上授銜名單。會後彭德懷即向軍委主席毛澤東上報了《關於少將以上軍銜評定問題的報告》。關於中將的評定,彭德懷在上報毛主席的《關於少將以上軍銜評定問題的報告》中專門提到:
"…從一九五四年冬至今,軍委已根據軍官服役條例規定的四個條件(…)作了反覆研究和徵求意見。研究結果,……唯有中將(一百七十七名)、少將(八百零八名)名單,又作了大的縮減,這個名單已經八月二日軍委會議同意,現呈上請稽核。…"。
從彭德懷的報告中可以得知,中央軍委擬授中將名單為177人。關於1955年8月2日軍委決定的177位中將人員的產生,從1955年2月各大單位上報擬評中將200多人到1955年5月初確定為190人,再到1955年8月2日軍委會議透過中將授銜名單為177人,中將名單的產生從上報到評銜經過了幾次變動後才落實為1955月8月2曰軍委透過的177人。1955年8月2日軍委透過的177人中將名單具體產生過程,現詳述如下:
第一部分,1955年2月,總幹部部統計軍隊各大單位上報的擬評中將人數超過200多人
1955年中將軍銜的評定,由總幹部部部長羅榮桓親自負責。對中將人選的軍銜,首先由軍委各總部,各大軍區,各軍兵種,名高階院校黨委討論提名,於1955年2月前上報總幹部部。據不完全統計,全軍各大單位共上報擬評中將人數合計為209人(含軍委於1955年1月底由原上報上將改評為中將的6人),全軍各大軍區1955年2月上報初評中將名單具體為:
- 軍委辦公廳:蕭向榮,張經武
- 總參謀部:張震,閻揆要,萬毅,王諍,孫毅;王尚榮,蘇靜,劉少文,劉少卿,詹化雨,童陸生
- 總政治部:劉志堅,朱明,王宗槐,蔡順禮;劉西元,孔石泉,陳沂,劉其人
- 總幹部部:袁子欽,李信
- 總後勤部:鍾赤兵,邱會作,張令彬,饒正錫,倪志亮;傅連暲,韓振紀,李耀,鄧逸凡,楊宗勝
- 軍委財務部:唐天際;湯平,餘秋裡
- 軍事學院:唐延傑,譚希林;陳慶先,劉忠,孫繼先,張藩,徐斌洲,韋傑,滕海清,解方,張文舟,何克希,徐文烈
- 政治學院:莫文驊,梁必業
- 總高階步校:李作鵬;莊田,劉浩田,楊秀山
- 軍事工程學院:劉居英
- 海軍:劉道生,陶勇,趙啟明,方強,羅舜初;周希漢,頓星雲,周仁杰,康志強,方正平,饒守坤,盧仁燦,曾克林,易耀彩,袁也烈
- 空軍:吳法憲,王秉璋,羅元發,聶鳳智,曹裡懷,周赤萍;王輝球,常乾坤,曾國華,朱輝照,餘立金,吳富善,段蘇權,漆遠渥
- 炮兵:邱創成,匡裕民,蘇進,封永順
- 裝甲兵:向仲華,聶鶴亭
- 工程兵:黃志勇,胡奇才,李迎希
- 鐵道兵:李壽軒,崔田民
- 防空部隊:成鈞,譚家述,周彪,谷景生,李赤然
- 公安部隊:程世才,李天煥,歐陽毅;彭林劉昌毅,羅華生
- 西北軍區:冼恆漢;韓練成,張賢約,郭鵬,劉金軒,張達志,郭炳坤
- 西南軍區:賀炳炎,張國華;鍾漢華,秦基偉,孔從洲,範朝利,譚冠三,李成芳,陳康,金如柏,魯瑞林
- 華東軍區:郭化若,王近山,蕭望東,丁秋生,賴毅,鄺任農,林維先,周貫五,劉先勝,劉培善,彭嘉慶,黃火星;張才千,張翼翔,覃健,鮑先志,皮定鈞,周志堅,張祖諒,廖容標,劉飛,錢鈞,張仁初,饒子健,何以祥,湯光恢,張秀龍,譚佑銘,段煥競
- 中南軍區:劉興元,文年生,詹才芳,梁興初,吳克華,畢佔雲;陳仁麒,楊國夫,晏福生,吳瑞林,楊梅生,田維揚,歐陽文,張池明,劉轉連,孔慶德,譚甫仁,何德全,韓東山,鍾偉
- 華北軍區:陳正湘,彭明治,姚喆;徐深吉,韓偉,袁昇平,王道邦,王紫峰,趙熔,蕭新槐,周文龍,龍道權
- 東北軍區:杜平,甘渭漢;吳信泉,周玉成,曾澤生,溫玉成,譚友林
- 志願軍:張南生,杜義德,王必成,曾思玉鄭維山;曾紹山,陳先瑞,曠伏兆,李雪三,謝有法,張天雲,盧勝,黃新廷,陳雲開
- 新彊西藏少數民族:賽福鼎,阿沛·阿旺晉美
第二部分,1955年5月6日,中央軍委初步審定預授中將名單為190人。
對於全軍中將人選的評定,由總幹部部部長羅榮桓統一負責,總幹部部在收到各大單位上報的擬評中將208人名單後,將名單轉呈毛主席與黨中央初閱稽核。經毛主席初步審議後,毛主席認為擬評中將超過了200人,人數有些過多,要求削減中將名額。並提出讓軍內各單位領導做做工作,一是讓一部分擬評中將同志自願地降下來,二是讓擬評中將中年輕的同志讓一讓,以後還有調整的機會。根據毛主席的削減中將名額的提案與評銜工作指示,總幹部部和總政治部對中將名單進行逐個審查和反覆衡量。55年3月中旬至下旬,總幹部部召開幹部部座談會,研究討論軍銜評定工作的相關事宜,其中在中將軍銜評定中,為落實毛主席提意的壓縮中將名額的授銜指示,總幹部部與總政治部幹部部評銜經過交換意見,4月初又邀請參加黨代會的各大單位首長對中將名單作進一步的研究,然後於5月初總幹部部將修正的中將名單呈報中央軍委審查,1955年5月6日,中央軍委召開會議初步審定了中將名單,預授中將名單定為190人。1955年5月6日軍委初審的預授中將具體產生過程,現詳述如下:
1,由上報預評上將改評為中將5人
1955年1月14日至15日,軍委座談會通過了初評上將以上名單,其中上將預授58人,包括賀炳炎,郭化若,程世才,李天煥,莫文驊五人。後由於原上報初評大將中的12人被改評為上將,毛主席與中央軍委決定削減上將名額,在削減的上將名單中,賀炳炎,郭化若,程世才,李天煥,莫文驊等5人臨時由上報上將改評為中將。
2,由毛主席提名原擬評少將改評為中將1人
1955年2月華東軍區將初評中將與少將名單上報總幹部部,當時任福建軍區副司令員的皮定鈞根據其資歷,華東軍區黨委是按少將上報的,毛主席在審閱總幹部上報的少將、中將名單時,揮筆批示:"皮有功,少晉中"。根據毛主席的親筆批示,總幹部部決定皮定鈞由少將提升為中將。
3,由軍隊級別為副軍級改評為少將6人
- 楊宗勝,封永順,李赤然,譚友林,張秀龍,劉少卿
4,響應毛主席號召由上報中將自願改評少將7人
- 詹化雨,羅華生,龍道權,段煥竟,湯先恢,陳雲開,譚佑銘
5,由原上報中將改評中將6人:
- 聶鶴亭,童陸生,劉其人,李信,袁也烈,漆遠渥
1955年5月6日,中央軍委會議審定透過的初步預授中將190名人員名單與所在各大單位,具體人員名單與所在單位統計如下:
- 軍委辦公廳:蕭向榮,張經武
- 總參謀部:張震,閻揆要,萬毅,王諍,孫毅;王尚榮蘇靜劉少文
- 總政治部:劉志堅,朱明,王宗槐,蔡順禮;劉西元孔石泉,陳沂
- 總幹部部:袁子欽
- 總後勤部:鍾赤兵,邱會作,張令彬,饒正錫,倪志亮;傅連暲,韓振紀,李耀,鄧逸凡
- 軍委財務部:唐天際;湯平,餘秋裡
- 軍事學院:唐延傑,譚希林;陳慶先,劉忠,孫繼先,張藩,徐斌洲,韋傑,滕海清,解方,張文舟,何克希,徐文烈
- 政治學院:莫文驊,梁必業
- 總高階步校:李作鵬;莊田,劉浩田,楊秀山
- 軍事工程學院:劉居英
- 海軍:劉道生,陶勇,趙啟明,方強,羅舜初;周希漢,頓星雲,周仁杰,康志強,方正平,饒守坤,盧仁燦,曾克林,易耀彩
- 空軍:吳法憲,王秉璋,羅元發,聶鳳智,曹裡懷,周赤萍;王輝球,常乾坤,曾國華,朱輝照,餘立金,吳富善,段蘇權
- 炮兵:邱創成,匡裕民,蘇進
- 裝甲兵:向仲華
- 工程兵:黃志勇,胡奇才,李迎希
- 鐵道兵:李壽軒,崔田民
- 防空部隊:成鈞,譚家述,周彪,谷景生
- 公安部隊:程世才,李天煥,歐陽毅;彭林劉昌毅,
- 西北軍區:冼恆漢;韓練成,張賢約,郭鵬,劉金軒,張達志,郭炳坤
- 西南軍區:賀炳炎,張國華;鍾漢華,秦基偉,孔從洲,範朝利,譚冠三,李成芳,陳康,金如柏,魯瑞林
- 華東軍區:郭化若,王近山,蕭望東,丁秋生,賴毅,鄺任農,林維先,周貫五,劉先勝,劉培善,彭嘉慶,黃火星;張才千,張翼翔,覃健,鮑先志,皮定鈞,周志堅,張祖諒,廖容標,劉飛,錢鈞,張仁初,饒子健,何以祥
- 中南軍區:劉興元,文年生,詹才芳,梁興初,吳克華,畢佔雲;陳仁麒,楊國夫,晏福生,吳瑞林,楊梅生,田維揚,歐陽文,張池明,劉轉連,孔慶德,譚甫仁,何德全,韓東山,鍾偉
- 華北軍區:陳正湘,彭明治,姚喆;徐深吉,韓偉,袁昇平,王道邦,王紫峰,趙熔,蕭新槐,周文龍
- 東北軍區:杜平,甘渭漢;吳信泉,周玉成,曾澤生,溫玉成
- 志願軍:張南生,杜義德,王必成,曾思玉鄭維山;曾紹山,陳先瑞,曠伏兆,李雪三,謝有法,張天雲,盧勝,黃新廷
- 新彊西藏少數民族:賽福鼎,阿沛·阿旺晉美
第三部分,1955年7月中旬,中央軍委決定授銜中將名單為177人
總幹部部與總政治部幹部部又對中將名單進行綜合評議,根據毛主席提意,又削減了中將名單,在增加梁從學、朵噶為中將的同時,又將中將名單中的15人改評為少將,另原中將名單中的周文龍因轉地方工作,他的中將擬授軍銜評而不授。1955年7月初總幹部部將評定的中將共176人名單上報彭德懷。7月11日,中央軍委召開會議審查確定了現役軍人的少將以上授銜名單,其中授銜中將名單為176人。1955年7月下旬,中央軍委又決定增加地方幹部兼任軍隊職務的王恩茂一人為中將,中將名單確定為177人。
- 軍委辦公廳(2人):蕭向榮,張經武
- 總參謀部(8人):張震,閻揆要,萬毅,王諍,孫毅;王尚榮,蘇靜,劉少文
- 總政治部(7人):劉志堅,朱明,王宗槐,蔡順禮;劉西元,孔石泉;陳沂
- 總幹部部(1人):袁子欽
- 總後勤部(9人):鍾赤兵,邱會作,張令彬,饒正錫,倪志亮;傅連暲,韓振紀,李耀,鄧逸凡
- 軍委財務部(3人):唐天際;湯平,餘秋裡
- 軍事學院(10人):唐延傑,譚希林;陳慶先,劉忠,孫繼先,張藩,徐斌洲,韋傑,滕海清。解方
- 政治學院(2人):莫文驊,梁必業
- 總高階步校(4人):李作鵬;莊田,劉浩田,楊秀山
- 海軍(12人):劉道生,陶勇,趙啟明,方強,羅舜初;周希漢,頓星雲,周仁杰,康志強,方正平,饒守坤,盧仁燦
- 空軍(13人):吳法憲,王秉璋,羅元發,聶鳳智,曹裡懷,周赤萍;王輝球,常乾坤,曾國華,朱輝照,餘立金,吳富善,段蘇權,
- 炮兵(2人):邱創成,匡裕民
- 裝甲兵(1人):向仲華
- 工程兵(2人):黃志勇,胡奇才
- 鐵道兵(2人):李壽軒,崔田民
- 防空部隊(3人):成鈞,譚家述,周彪
- 公安部隊(5人):程世才,李天煥,歐陽毅;彭林,劉昌毅
- 西北軍區(6+1人):冼恆漢;韓練成,張賢約,郭鵬,劉金軒,張達志,王恩茂
- 西南軍區(9人):賀炳炎,張國華;鍾漢華,秦基偉,孔從洲,範朝利,譚冠三,李成芳,陳康
- 華東軍區(24+1人):郭化若,王近山,蕭望東,丁秋生,賴毅,鄺任農,林維先,周貫五,劉先勝,劉培善,彭嘉慶,黃火星;張才千,張翼翔,覃健,鮑先志,皮定鈞,周志堅,張祖諒,廖容標,劉飛,錢鈞,張仁初,饒子健,梁從學
- 中南軍區(18人):劉興元,文年生,詹才芳,梁興初,吳克華,畢佔雲;陳仁麒,楊國夫,晏福生,吳瑞林,楊梅生,田維揚,歐陽文,張池明,劉轉連,孔慶德,譚甫仁,何德全
- 華北軍區(10人):陳正湘,彭明治,姚喆;徐深吉,韓偉,袁昇平,王道邦,王紫峰,趙熔,蕭新槐
- 東北軍區(6人):杜平,甘渭漢;吳信泉,周玉成,曾澤生,溫玉成
- 志願軍(13人):張南生,杜義德,王必成,曾思玉,鄭維山;曾紹山,陳先瑞,曠伏兆,李雪三,謝有法,張天雲,盧勝,黃新廷
- 新彊西藏少數民族(2+1人):賽福鼎,阿沛·阿旺晉美,朵噶.彭錯饒傑
第四部分,1955年8月2日,中央軍委會議透過授銜中將名單為177人
1955年8月2日,中央軍委召開軍委會議,通過了177人授銜中將名單。後來至1955年9月16日,中將名單又有了一些變動,1955年9月23日,共和國軍隊首次大授銜中,開國中將最終授予1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