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斯遠
據報道,今年5月,重慶市綦江區有200多名6到16週歲的殘疾孩子的監護人陸續接到了來自檢察機關的電話。這一個個電話,拼接起一幅當地義務教育的圖景:區內有一部分達到義務教育年齡的殘疾少年兒童並沒有入學;還有一部分中途申請緩學、休學的孩子遲遲沒有復學。除此之外,對於無法到學校就讀的殘疾少年兒童,學校也沒能按規定提供送教上門或遠端教育……
儘管綦江區教育委員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區內殘疾少年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為95.25%,但這仍然意味著,有不足百分之五殘疾孩子的受教育權受到侵害。事實上,綦江區的資料與全國其他地方差不多,這也是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殘聯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全國殘疾少年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以上。如何動員各種力量讓這些孩子接受教育,是全社會都應該面臨的嚴峻課題。
讓殘疾孩子與正常孩子一起上學,即傳統的隨班就學,儘管可能有助於殘疾孩子融入正常人群,但在現實中,仍面臨著不少的“坎兒”。一方面,學校出於管理、照料、成績等方面的考慮,往往缺乏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學效果很難得到保障,很多隨班就讀的孩子,往往不自覺地被老師和同學孤立,成為班裡的“多餘人”。
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的《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學校接收了5名以上的殘疾學生隨班就讀之後應該建立專門的資源教室,可以為殘疾學生提供教育教學、康復訓練設施裝置等,但這些措施在基層很難落實。
也有一些地方開展送教上門等,但缺乏制度化的剛性,現實情況也不樂觀。此外,特教學校倒是可以消化一部分殘疾孩子,但也有不少家庭受制於經濟壓力,或者乾脆就是認識不到位,不願意送孩子進去。
凡此種種,結果就是目前仍有相當一部分殘疾孩子並沒有接受到均等的義務教育。這顯然是有問題的。殘疾孩子也是擁有公民權的社會成員,不管人們是否注意到、是否接納,他們就在那裡。如果他們能夠多接受教育、能接受效果更好的教育,則融入社會的能力就會強很多,進而就有可能多一些自理、自立、自強。無論是對本人、家庭,還是社會而言,都是極好的事情。
也因此,針對當下特殊教育存在的問題,有關部門有必要持續加大硬體投入、人才培養,切實保障殘疾孩子接受教育的權利,為他們創造更包容、舒適的學習環境。
同時,也要不斷拓寬殘疾人就業渠道,在全社會營造無差別、無歧視的風氣,從而影響、改變家長的觀念,提高家庭送殘疾孩子就學的積極性。
畢竟,活著不是殘疾孩子的唯一目的,更不是終極目的。讓他們更有尊嚴地活著,進而完善自我、實現自我,是這個社會的責任。(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