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抗戰時期中國軍隊師一級作戰部隊番號的書籍,會發現不同點:有的部隊的番號直接是數字,比如進攻淞滬日軍的中央軍第87師、第88師,參加騰衝戰役的第130師。有的番號為新編師,比如中國駐印軍新編第38師。還有的部隊為暫編師,比如參加常德會戰的暫編第5師。部分部隊還為預備師,比如在衡陽保衛戰中預備第10師。
那麼,在二戰時期,中國軍隊的預備師、暫編師、新編師和普通師到底有哪些區別呢?
上圖_ 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五軍預備第四師
- 預備師
中國軍隊的預備師是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中國軍隊在對日作戰中基層軍官和士兵損失很大,軍方出於戰時擴軍的需求,採取臨時徵調地方保安團部隊再招募新兵的方式,或透過戰區補充兵訓練處和師管區新兵團組合的方式,組建的師級作戰單位。
這些由地方保安部隊+新兵或由戰區補充兵訓練處和師管區新兵團組成的預備師部隊,戰鬥意志渙散,軍事技能較差,需要由黃埔軍校畢業的現役軍官擔任師級軍官,對部隊進行訓練。
上圖_ 黃埔軍校修業證書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當時中國軍方的定位,預備師這個師級作戰單位只是臨時的作戰部隊單位,而非正式的,長期存在的師級作戰單位。有的預備師在抗戰中重建,被編為正式的陸軍師參戰,但由於戰局變化和平衡派系等方面的考量,部分預備師一直保持到抗戰勝利。
比如,抗戰時期,貴州省組建的預備第2師就是預備師的典型代表。813淞滬會戰爆發後,貴州省內的黔軍正規部隊陸續奔赴前線,但正規部隊的數量滿足不了對日作戰的實際需求。為了擴充兵力,貴州省保安處長馮建飛以保安第一團,保安第二團的軍官為骨幹,成立了國民革命軍陸軍預備第2師。保安第一團團長王伯勳任第5團團長,基層指揮官由保安第一團,保安第二團的軍官,以及軍官訓練隊和軍士訓練隊的軍官士官組成。
上圖_ 王伯勳(1899-1983),曾用名王廷烈、王白心。漢族
當然,保安第一團、保安第二團,軍官訓練隊、軍士訓練隊只是搭起了整個預備第2師的架子。而預備第2師計程車兵部分則由貴州各縣的兵役部門招募青年參加。從開始組建到正式成型,3個月的時間,由保安團為骨幹作為軍官,由地方青年新兵作為士兵,組成的國民革命軍陸軍預備第2師正式誕生。在武漢會戰中,預備第2師由地方青年組成的戰鬥力量雖然缺乏作戰經驗,但官兵殺敵計程車氣是極其高漲的。
比如,來自獨山縣的機槍手艾大倫,他在戰前是一位中學生。在作戰期間,他奮不顧身用機槍抗擊日軍進攻,最後被日軍炮彈命中壯烈殉國。
預備第2師以保安團+新兵的方式組建起來,而預備第7師就沒有保安團的影子。預備第7師由第26訓管處的所屬的第3、第4、第8、第10這4個由新兵組成,在陝西武功正式組建。組建後就在寧夏固原一帶守衛後方交通。
上圖_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三十八師 師長:孫立人
- 新編師
抗戰開始後,由於某些作戰部隊在前期作戰中損失較大,軍事委員會軍政部就把抗擊日軍中損失較大的老部隊重新進行整頓補充,或者從老部隊抽調部分骨幹官兵,與其他部隊合併組建新的作戰師,授予新的番號,為新編師。
比如,新編38師為原先稅警總團老兵為底子組建改編的部隊,新編38師和新編22師在中國駐印軍的序列裡屢建戰功,先後參加了緬北大反攻的一系列重大戰役,給駐緬甸日軍以沉重打擊。
上圖_ 廖耀湘(1906.05-1968.12),曾任“五大王牌軍”之一的新編第六軍軍長
- 暫編師
從字面意思理解,暫編師為暫時成立,暫時存在,暫時編成的陸軍師級作戰單位。由於淞滬會戰等一系列重大戰役,中國軍隊的兵力損耗非常慘重,為了維持前線部隊的數量和戰時擴軍,軍事委員會在組建預備師的同時又組建了暫編師。
作為某些戰區因兵員不足或擴軍的原因,組建的暫編師,其和前文所說的預備師有所不同,這個不同主要體現在師級作戰力量的構成上。
上圖_ 淞滬會戰,上海守軍在閘北堡壘內同日軍巷戰
預備師的來源有兩類,一類是地方保安團的軍官為骨幹,招募新兵組成預備師。還有一類是由戰區補充兵訓練處和師管區新兵團為主,組建的預備師。
後一類預備師作戰經驗很少,但前一類預備師由於有地方保安團為骨幹組成的軍官,以及軍官訓練隊、軍士訓練隊的軍官士官組成的基層指揮力量作為支撐。
由於地方保安隊參加過圍剿土匪的戰鬥,有一定的戰鬥經驗,由地方保安隊軍官為主體組成的預備師的戰鬥力不算最強,但也不可小覷。比如,預備第10師這支由地方保安團和福建為主的新兵組成的預備師,就在衡陽保衛戰中重創日軍,和兄弟部隊一起堅守衡陽47天。
上圖_ 國民革命軍第十軍主力之預備第十師,衡陽血戰47天
而暫編師是各個戰區因兵員不足或戰時擴軍的需要組建的暫編師,除了部分軍官有過軍事訓練外,暫編師計程車兵大都沒有長期而專業的軍事訓練經歷,作戰經驗不足比新編師、預備師更加明顯。
到了抗戰的中後期,部分省級地方軍政力量管轄的地方部隊被擴編為暫編師,比如滇黔綏靖公署步兵第2旅改編而來的暫編第19師,一直駐紮在雲南。這種暫編師就和以新兵為主體組成的暫編師不是一碼事。
暫編師雖然戰鬥力較差,但在抗戰中,暫編師官兵依然以血肉之軀抗擊日軍進攻。比如在常德會戰中,暫編第5師就和日軍反覆血戰,全師大部分官兵傷亡,師長彭士量將軍壯烈殉國。
上圖_ 十九路軍的戰士向日軍射擊 一名戰士正向日軍投擲手榴彈
- 普通師
普通的陸軍師包括中央軍的各個陸軍師和雜牌軍的陸軍師。這些陸軍師屬於常設部隊,也是抗戰爆發後,參加各大會戰的主力作戰師。在淞滬、太原、徐州和武漢會戰中,都有陸軍普通師作戰部隊官兵浴血抗擊日寇的身影。
不管來是新編師、暫編師、預備師還是普通師的官兵,只要是參加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等抗戰戰役戰鬥的官兵,都是值得我們敬佩的民族英雄。
作者:軍事帥哥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陸軍通覽--(1937-1945)》 胡博 王戡著 中國文史出版社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