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州古鎮鳥瞰 郭紅松據《遺珠拾粹:中國古城古鎮古村踏察》一書插圖繪製
《遺珠拾粹:中國古城古鎮古村踏察》三、四卷 阮儀三 主編 東方出版中心
【編書者說】
日前,由我主編的新作《遺珠拾粹:中國古城古鎮古村踏察》三、四卷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了。該系列的前兩卷7年前出版,是我帶領弟子們走遍了中國100個古城(鎮/村)而形成的調研合集。現在7年過去,卷三、卷四又彙集了第二批100個古城(鎮/村)。
這四卷所記錄的共200個古城、古鎮、古村,是歷史的縮影,也是文化的遺珠。它們在廣袤的田野上,在鮮為人知的角落裡,安靜而完好地儲存著中華民族的建築藝術和文化基因。因此,這四卷調研,加上2000多張實景照片,是探訪,是記錄,也是致敬。
踏察
對這些古城、古鎮、古村的調研,我常稱之為“踏察”。因為我們不是走馬看花地到訪一地,拍幾張照片之後就匆匆離去,而是從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角度出發,以專業技能記錄它們的文化特色、生存狀態,溯清它們的源與流。
每到一地,我們便和當地政府取得聯絡,向規劃城建部門收集地形圖、城鎮平面圖等權威資料。我們還找當地老鄉交談,核證史實。除了拍攝真實的場景照片,我們還需要記錄古城、古鎮、古村的基本概況,包含地理區位、環境與選址、行政歸屬、主要特點和突出風貌描述等資訊。除此之外,記述它們的建制沿革與發展簡史、社會與經濟發展概況;描繪它們的總體格局與街巷體系,居住建築、公共建築與其他古蹟分佈及特點,公共空間節點(如橋樑、廣場、河邊、城樓等),有特色的景觀和重要遺址;梳理當地的文化特徵與民俗風情,如地方文化傳統、重要民俗節慶儀式、歷史名人軼事、居民日常生活狀況甚至地方文化或曲藝等資訊。最後,我們要做的是,對古城、古鎮、古村現狀特徵與保護價值作出評定,提出保護的策略與發展的建議。
我們在一個地方的工作,通常分兩部分進行:現場實地踏勘約10-15天,收集一手資料;回滬後進行整理工作,包括文獻查閱、資料分析、圖片整理與繪製成果的彙總。
我們將每一城、每一鎮、每一村的調研結果,撰寫成文件,供《城市規劃》雜誌的“遺珠拾粹”欄目刊用,作為基礎資料留存,與此同時,提供給各省、市、縣級等地方政府,為城市歷史遺產的保護與開發管理提供依據。我覺得幸運的是,我們調研過的許多古城、古鎮、古村及歷史街區,在當地相關部門協同下,申報成為國家級名城、名鎮、名村和歷史街區,對它們的保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初心
如此細緻地探察古城、古鎮、古村,是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的事情,為何要幾十年堅持下來,做同一件事情呢?
早在20世紀80年代,為了編寫《中國城市建設史》,我就調查了一些歷史古城,同時也發現了不少有特點的古城鎮,於是專門進行了一些踏勘。這些成果,當時在同濟大學城規教研室編輯出版的《城市規劃資料彙編》上以“城市志”的欄目發表,得到好幾位老專家的讚賞。同濟的陳從周、董鑑泓兩位教授,北京的鄭孝燮先生等,都鼓勵我要堅持下去。當時我把這個事只當學術研究的事來做。但進入到90年代以後,我國各地有了大規模建設,那些現代公路、鐵路一通,這些城鎮和街區很快被拆掉了,拆毀的速度之快和破壞的手段之野蠻令人心驚。
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們用規劃管理的手段搶救了平遙,但和平遙相仿的歷史古城如太谷、介休、忻城等就未能保住。在江南水鄉,我們用規劃管理的手段搶救了周莊、同裡、甪直、烏鎮、南潯、西塘等江南六鎮,而周邊幾十座同樣具有秀美風光的水鄉古鎮卻未能保住。我們在做這些城鎮的保護與發展規劃時,強烈地感受到,大多數人不認識這些古鎮的價值,當然更無心談保護。我覺得,我們這些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去保護它們。而保護的前提,是先要發現它們。從那時起,我就繼續了這種調研踏勘。
大學裡有暑假,我就每年組織學生,利用這段較長的日子,到一些城鎮或村落去調研,去發掘、發現那些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城鎮或村落,並要求他們認真按要求寫出調研報告。在我帶研究生的時期,這種調查,成為指定的一項必修課程。
現如今,關於鄉村振興的話題,是大眾關注的熱點,尤其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推動鄉村文化傳承與發展,讓古村落留下來、活起來,就顯得愈發迫切。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成千上萬的古村落,承載著中國千百年來的歷史遺產和文化脈絡。處理好鄉村保護和發展問題,對於理順、銜接古今的中國鄉村氣脈具有極強的價值。這也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這些年,經過“遺珠拾粹”欄目的連載,已使越來越多的古城鎮特別是一些鄉村揚名社會,也使這些原本平靜的地方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者、遊客和開發商。或許,我們的呼籲,可以使這些美麗的地方免遭推土機的毀滅,但如何使這些古村落依然留存古樸而和諧的生活,是我們繼續奮鬥的方向。
薪火
從雲、貴、川、贛、閩到兩廣、兩湖、京冀和海南,伴隨著“遺珠拾粹”欄目所積累的文章越來越多,我和我的同道與學生們,已經行走過很多地方。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從象牙塔裡走出去、從城市裡走出去,不僅能讓我們領略祖國的廣大,更能讓我們感知歷史的綿長和文明的悠久。
在此,略舉兩例,來說明我們近年來的踏察所獲。
竹江島,福建寧德市霞浦縣的一處海中小島。退潮時,建於清代的“汐路橋”是小島唯一的外出通道。這座全長3651米、最寬處1.8米的路橋,據說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長的古代灘塗海埕石路橋。200餘年前,先民在灘塗泥濘中修建路橋時,先用松樹打樁,鋪墊上雜木草皮,再鋪上橫豎3層的條石,方能砌成橋基。路橋途經6條港道,便搭起了6座石橋,最高者達2.9米,其中4座有上下兩層橋孔及邊孔,用於排潮防潮。小島歷經數百年臺風大潮,島上臨海的房屋街道卻從未被海水浸漫,所以當地人代代稱之為“浮地”。至於島民的生計,輒可追溯至更為久遠的時間。小島四面環海,島上無田可耕,千百年來島民以捕魚為生,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廢漁,遂以養殖海蠣為業,新中國成立後引進推廣海帶養殖,輒成為著名的“海帶之鄉”。
峨蔓鎮,位於海南省儋州市以西,北部沿海是100萬年前火山爆發留下的玄武岩石。海岸邊村落中的房屋院牆,全由火山石砌築而成,古鹽田也是由黑色的火山岩石手工打製而成,還有近40棟古鹽房,完整沿襲著宋代以來傳統日曬製鹽的生產工序和技藝。當地人用打磨成方形的火山石拼砌出平整如棋盤的底面曬鹽。對那些零星分佈的個頭較大的火山岩塊,當地人則就地將石塊頂面磨平留邊,形成一個個巨大的露天“硯臺”。在峨蔓古鹽田,這樣的“墨硯式”鹽槽有7500多個,漫漫海灘,無一塊廢棄無用的石頭,可謂妙手匠心、物盡其用!
我們的祖國文明悠久,在歷史的長河中留存了成千上萬個歷史文化城市和村鎮。它們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和歲月的流逝,留住它們,為它們存照,其實就是留住文明的薪火。
根脈
回過頭翻閱這套書中提及的古城、古鎮、古村時,滿目都是古樸的氣息。它們或依山傍水,或茂林修竹,或村口有風水樹,或城內街衢通達,照片裡的老房子、老院子、老樹、古井、石蹬……都散發著寧靜、祥和的氣息。現在人們常說“鄉愁”,就是人們對過去生活痕跡的追尋和對消逝了的場景的懷念。這鄉愁,是一種遠鄉之思,近鄉了又情怯。
這些古城、古鎮、古村都是由於當地人民的愛護,才會在這些年來的舊城改造中得以留存,它們的完整留存就使後人能夠了解過去的風貌,追溯往昔的生活,瞭解過去古老的社會形態、傳統的風水格局、家族的親情倫理,以及古人擇址時“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的理念與山水和諧、天人合一的情結。
《遺珠拾粹:中國古城古鎮古村踏察》系列,既是調研記錄,更是一份值得珍藏的歷史。我們可以有一百條現實的理由,要拆除那些沒有列入保護範圍,甚至沒有進入專業人員視野的遺產,但我們卻只有一條理由,讓我們必須對文化遺產負責——那是我們的根脈。
(作者:阮儀三,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