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
這裡,首先堅決支援黨中央房住不炒的政策
其次,說一千道一萬,你懂的再多,你是多厲害的專家,還是你多有錢,政府終極的目的肯定是為了保護,我國人住房的大環境更健康,更穩定,更合理的原則。
透過理解政府的政策方針來說,不管任何事兒,只要有系統性風險的苗頭和產業及行業不平衡的態勢,都應該被重視,都應該積極調整,阻止其,向著深淵去發展。
因為,一旦有壞的結果,最後那一定是災難!
系統性風險,這組詞語,就是和蝴蝶效應,多米諾骨牌是一個道理,這五個字,具備了很正式,很嚴謹,很科學的態度及準則!
從經濟層面來說,不同時期國家發展的狀態,產業結構的層次,創新的質量與速度,市場消費的動力,金融寬鬆的程度,以及農業供給的保障,都必須建立在非常合理的框架內。任何時候,需要和創造,都是一個左右手共存的態勢。
從全球層面來看,未來那一定是未知的更多些。但從過去來看,也有教科書放在哪兒,因為熱炒房子所牽扯出的問題,應該都實實在在的擺在那裡的。
就說日本,那是一段非常慘烈的時期,房價被炒到了天上,人們把,大把大把的錢,投到房地產市場去,去買房,去投機。日幣升值迅速,那時的美國人,就是不斷的讓日幣生值!來打擊日本的貿易競爭力。最後呢,其它產業發展不起來,整個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完全被畸形的思想和實際的病態給綁架了,泡沫越來越嚴重,最後日本人自己繃不住了,決定壯士斷腕,自己崩盤,自己放血調整,才有了現在的相對狀態,日本人,現在都還沒有緩過來。通脹,貸款,日幣貶值,無數人受傷,跳樓,崩潰。妥妥的災難。不信的人,自己可以好好了解一下,日本那段灰色的時期,一定是他們永久的傷疤。
太多,新一線,新二線城市的迅速發展,看似欣欣向榮,若拿到城市GDP的資料,又是破萬億的,又是人口千萬的,裡面產值最高,多數肯定是土地出讓金的佔比最大,其次就是銀行,房地產,能源這些,難道沒覺得,這裡面結構是不合理的嗎?那麼多人走向城市,肯定是要就業的,要提高收入,就業多元化,才能穩定房價,沒有大把的企業,製造企業,科技企業,創新產業和有能力有活力的企業,保持活躍態勢。都蓋了住房了,怎麼維持平衡,怎麼穩定房價,不停的漲,肯定是不合理的。城市,發展,要有多元化的產業,更有多層次的產業結構才是關鍵。
市場的活力,是人人把錢拿出來,投資,賺錢,消費,才是關鍵。而不是,好不容易有點兒積蓄,付了首付,被套幾十年,從而負債槓桿率%300到%500,這就是問題。如果大面積都是這樣的行為,那社會和經濟還有什麼活力呢,你賺的錢,流不到市場,全在地產業,銀行間來回遊走。那就沒有了行業的多樣性健康發展了。
根據能力大小,請合理購房。
沒房的人,最後是要能買的起,住的起的,還不能有住房的壓力,去好好生活。
當下的二手房市場,貸款排隊都是五六個月,甚至是更長時間,總得來說,就沒有額度。貸款300萬以上,都是很難批覆的。
還要看你的購房資格,總之卡的很嚴。沒有資格,是完全買不了的。每個城市的要求都差不多,也會有著不同之處。
首付比例,40%到50%都很常見。
你說你的房子值七萬一平,貸款的時候,銀行評估機構就給你評估四萬一平,遇到限價政策,你的房就是2.5萬的限價,對於買房者來說,多出來的就得用純現金來購買了,瞬間購買力直接拍死在大門口。
好多業主,沒事兒就去問房子漲價了嗎,很是關心,看中介掛的房價都很喜悅,其實現在成交量就是以前的三成,而且,雖然網站上掛的價格都很高,其實背地裡都在偷偷降價成交。只是沒有人願意承認,沒有人願意接受這個事實罷了。
至於教育配套,學區房什麼的,最終都不會是現在這個極端化的狀態。
未來,名下房子多的人,我認為肯定是會徵收房產稅的,一年總面積,總價,家庭人均合計後的3%,都是有可能的。
總之,住房一切都會更合理。
希望,每個人都有房子住,都有美好的生活,都有幸福的家庭,都能有理想的收入。國家的富強,是每個人努力的成果。
我們共同富裕的背後,應該是市場多元化的存在,應該是更健康的住房體系,更平衡,更有前瞻性的教育結構。
精神類的消費,00後,已經在慢慢步入進去了。
沒有一塵不變的事。
外患一直存在。還有太多的未知。
而平衡,是持家,發展的準則。永遠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