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握握手,再來抬抬腿,還不錯,恢復的挺好的,繼續配合治療,別擔心,我在呢。”趙紅英醫生正在鼓勵因”丘腦梗死“入院的浮阿姨,這時浮阿姨臉上笑盈盈,已經逐漸恢復了以往開朗的模樣。
趙紅英醫生出生於1993年,2008年從西安醫學院畢業便在寶雞市第五人民醫院介入科工作,後因需要照顧家人便找到了離家更近的第二人民醫院,現為市二院神經內二科住院醫師,在普羅大眾看來已經是年輕有為,但趙醫生卻謙虛的告訴記者:“現在來醫院工作的同事都很年輕,我已經算年齡比較大的了。”
在醫院瞭解後,記者發現趙醫生的病人,不論住院一段時間的還是新入院的都很相信並且依賴她。“小趙大夫,快給我老伴講講她的情況。”剛隨趙紅英走進大病房,新入院患者的家屬就迎了上來,神情中帶著明顯的焦慮和期盼。她檢查完告訴病人:“阿姨,別擔心,用藥按我說的用就可以了。”聽到這個老倆口明顯鬆了口氣。
看著趙紅英醫生忙碌的身影從一個病房到另一個病房,回到醫生辦公室,已近上午十一點了。開啟電腦,開始緊鑼密鼓對著鍵盤敲起病歷。“下午是不是就可以休息一下了?”聽到這句問話時,她停頓了一會,抬起頭,一字一句的認真說道:“我下午要回老家領證。”愣了一下,遂連聲道喜:“恭喜啊!上次就聽說你要結婚了,怎麼直拖到現在才領證?”她臉上帶上幾分羞澀,解釋道:“因為疫情延期了。”
記者問道趙醫生一個女孩子為何選擇醫生這個行業,既辛苦還要熬夜時,趙紅英醫生笑著告訴記者:“剛開始也沒有想過什麼特別大的奉獻啥的,純粹的一腔熱血,只是最後真正接觸專業東西的時候才真正有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但往小了說,進入醫師這個行業,主要還是母親身體不好,經常生病,那時候不懂專業術語,感覺每次陪母親看病的時候,儘管醫生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但是仍舊很擔心,所以就想著以後成為醫生,就能給家裡人看病了,可是等到真正成為醫生之後,反而顧不上父母了,有時候我媽跟我說她不舒服,我都不能及時陪她去看,想想也挺愧疚的。”不禁感嘆道:身為醫生卻無法照顧周全家人,這或許就是作為醫生的“悲哀”之一吧。
”別擔心,我在呢。”當又一次走進病房,趙紅英的口頭禪依然掛在嘴邊,伴著充滿善意和溫暖的笑容,讓人無比信賴和安心。
華商報記者 王培民 編輯 楊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