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溫韜是五代時期梁國人,他盜墓在歷史上是有記載的。本在朝廷為官的他,以職務之便趁機對唐朝皇陵下手。溫韜的行為給皇陵帶來不可逆轉的破壞,眾多珍貴之物被洗劫一空。
盜墓之事,由來已久,史籍之中的記載數不勝數。由於墓葬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人們追求的東西更加豐富,以至於陪葬品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不同的墓葬規格有不同價值的物品。墓中有寶貝,自然而然就會有人惦記。
價值連城的陪葬品讓很多的盜墓賊起了覬覦之心,總有人想著透過盜取陵墓之中的物品,發一筆橫財。隨著盜墓行為的出現,也衍生了眾多的防盜手段。墓葬制度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舊時代時期,人們透過一定的方式將逝者埋葬,以表哀思。墓葬制度伴隨著大量的墓葬品,對於歷史文化研究等方面都有推動作用。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之中,墓葬制度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將各式各樣的古物保留至今,對於考古工作有重大的意義。封建社會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的階級制度,墓葬也因此存在嚴格的區別。墓葬制度最初形成之時,規格陪葬品差異並沒有很大,後期逐漸出現了貧富分化的現象。
盜墓賊也是有區別的,有官方的隊伍,也有民間小分隊。歷史上有不少官方的盜墓團伙,在軍餉無以為繼的情況下,他們就會採取這樣的方式。曹操和孫權這兩個對手,都是眾所周知的盜墓賊。為了積累財富,他們都曾親自上陣,在亂世之中為了生存也是不擇手段。除此之外,孫殿英盜墓也是人盡皆知之事。孫殿英利用演習為藉口,大行盜墓之舉。
慈禧和乾隆之墓都沒有逃過孫殿英的手,導致大量的金銀珠寶流失海外,對於文物研究是一大憾事。西漢廣川王劉去,南陳始興王陳叔陵,明朝宦官陳奉,諸如此類的人,歷史上還有很多,他們幹這樣的勾當,完全是為了一己私利。民間私人盜墓,很多都是祖輩都在幹這樣的事,將技藝代代相傳。
民間團伙與官方對於相比,人數較少,不能有很大的陣仗。要根據一定的經驗避開各類機關陷阱,同時還要擔心身邊的同伴會不會因利益反目成仇。有一個很倒黴的盜墓賊,因為和同夥內訌被封於唐代古墓中,在牆角枯坐上千年,終成一具骷髏。也許他也沒有想到,自己就這樣永遠地留在了這裡。
上世紀六十年代,相關部門對於古墓已經逐步採取保護性的措施,民間不少人也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陝西一位農民發現有盜洞的痕跡,立刻向相關部門上報。考古人員抵達之後,對周圍進行了勘查,發現這個墓規模不小,各邊長達200米,是一個大型陵墓。
經過挖掘和研究,墓主人的身份也逐漸浮出水面。顯而易見,規模如此宏大的陵墓自然不會是一般人,一般都是皇室貴族才有這樣的規格。古墓是一個修建於地下的大型院落形狀,據現場專家推測,此墓可能是根據墓主人生前的住所修建而成。古墓由天井、甬道以及墓室等結構組成,是一個標準的唐朝陵墓。
根據墓誌銘和陪葬品,專家們判斷墓主人是唐中宗的女兒永陵公主。古墓中出土了上千件文物,意義重大,還有大量的唐三彩作陪葬。隨著對古墓挖掘,考古隊員們竟然發現了一具屍骨,但目測他並非是殉葬之人。根據屍骨的情況,考古人員推斷他是五代到宋朝年間的人。在屍骨旁邊有一把已經生鏽的斧頭以及少量的陪葬品。
考古人員認為此人應該是盜墓賊,但是在得手之後和自己的同伴出現矛盾,被永遠地留在了這裡。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大概就是如此。慶幸的是,墓中還留有大量的文物,為後世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實物。據史料記載,永泰公主生於武則天掌權時期,李顯的生活都是膽戰心驚的,更何況是她的輩分更小。
但不幸的是,其丈夫武廷基年輕氣盛,在背後對武則天的男寵張氏兄弟出言不遜。武則天聽聞此事之後龍顏大怒,下令將其丈夫處死。次日,永泰公主就因難產而亡,其中的巧合是否另有玄機就不得而知了。
李顯登基之後,對永泰公主進行了厚葬,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慚愧。永泰公主的墓葬規格與帝陵可比擬,不僅在唐朝的歷史上僅此一人,在古代歷史長河之中也是少見。李顯的用心和對子女的歉意,也透過此墓可以洞悉。盜墓賊用另一種方式殉葬於此,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許他也追悔莫及。
千年之前的盜墓賊不幸葬身與墓中,雖然過了那麼久,但也不能否認他的惡劣行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不可取,盜墓賊的下場也印證了這個道理。盜墓賊得不償失,應該讓後人有所警醒,希望隨著社會的發展,這樣的行為會得到杜絕。
參考資料:
《新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