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在全球化“教育軍備競賽”的氛圍下,高學歷、名校成了每個家庭爭相追逐的目標,這一切說到底,是為了孩子未來有更好的出路。但兩者之間是必然的因果關係嗎?諾獎得主創新實證研究方法,巧妙剝離其它干擾因素,探究家長頗為關心的學歷、學校對孩子未來收入的影響。最終,三個研究得到的結論與教育本質相一致:讀書和教育,本身就是目的。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誕視 (ID: danjiededanshi)
文丨誕姐 編丨Amanda
最近,揭曉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我猜很多家長會感興趣。
因為他們用自己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實證研究方法,研究了幾個家長頗為關心的話題,比如:
多讀一年書到底能帶來多少收入?
名校畢業生是否賺的更多?
要不要拼命雞娃把孩子送入“六小強”這樣的重點中學?
哈哈,是不是每一個問題你都想了解?
我朋友調侃說諾獎得主估計也是為娃操碎了心的家長(開個玩笑~)。
不過,諾貝爾獎評委會委員也說了,表彰的是教授們的研究方法,而不為他們的研究結論背書。所以今天這篇文大家除了關注結論之外,重點更應該是他們的研究方式和思維方式。
多讀一年書
到底能帶來多少收入?
在今年諾獎沒出來之前,浙江財經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李井奎在《現代經濟學中的因果推斷革命》就介紹過獲獎人喬舒亞·安格里斯特和克魯格的研究了。李井奎在書中說:
2018年深圳市公佈的學歷工資指導價位:
研究生(含博士、碩士)學歷工資指導價位平均值為12389元/月;
本科學歷工資指導價位平均值為10122元/月;
專科學歷工資指導價位平均值為8059元/月;
高中學歷工資指導價位平均值為5620元/月;
初中及以下學歷工資指導價位平均值為4501元/月。
從這個指導價裡,我們可以看到,研究生的工資指導價幾乎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3倍,一個本科生的工資指導價是初中生的2倍。
通常情況下,家長就會說:你看,讀書還是有好處的吧,學歷高就是掙得多。
可是經濟學家就會比普通家長想的更多了,這是因果關係還是相關關係?
是因為高學歷導致高工資?還是因為那些取得了高學歷的人,可能他們本身就比較聰明,而不是學歷帶給了他們更高的收入,是他們自身的聰明才智給他們帶來了更多的收入?
大家要記住,因果關係和相關關係,是許多社科類研究必然面對的問題。怎麼“乾淨的”識別因果關係,就是這次諾獎得主得獎的原因。
李井奎在書中寫道:“他們選擇了一個神奇的工具變數——一個人的出生季節或月份,可以把多讀一年書對未來收入造成的影響,與其他因素的作用區分開,從而乾淨地識別因果效應。”
來看看這個研究是怎樣進行的。
因為教授們都在美國,所以他們發現,美國的義務教育法有這樣的規定:
“只要當年年滿6歲的兒童,都需要在該年9月份入學。只有年滿16歲,青少年才可以離開學校,輟學回家。”
也就是說,一個孩子如果生日是12月31日,那麼,他和生日是1月1日的孩子一樣,都需要在當年9月份入學。
平均而言,出生在第一季度的孩子,入學時大約是6.45歲。
而出生在第四季度的孩子,入學時的平均年齡大約是6.07歲。
再根據輟學條件,如果一個人的生日是1月1日,那麼,在他16歲到來那一年,過了1月1日就可以輟學去工作了;
而如果他的生日是12月31日,那麼,他就需要上完全年的學才能合法地離開學校,離開課堂。
所以教授們就把在16歲輟學的孩子分成了兩組:
一組是生日在一年當中比較早的那些孩子,為A組;
一組是生日在一年當中比較晚的孩子,為B組。
由於B組的孩子比A組要多上一段時間的學,所以,對於研究多讀一年書所帶來的收入差異來說,這就形成了非常好的比對條件,儘可能使因果關係“乾淨”。
接下來,兩位教授分別蒐集了美國20世紀20年代、30年代、4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孩子在1970年、1980年的收入資訊。
他們發現,對於20世紀20年代出生的孩子來說,第一季度出生的人比其他三個季度出生的人少上了0.126年學,教育回報率要低0.7個百分點。
對於20世紀40年代出生的孩子來說,第一季度出生的人比其他三個季度出生的人少上了0.109年學,教育回報率要低1.02個百分點。
透過這樣的方式,兩位教授就儘量剝離了其他因素的影響,揭示了在沒有其他變數影響的情況下,得出結論:
“多上一年學,本身對一個人日後的收入水平就是有正向影響的,這一影響不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而純粹是由教育帶來的回報。
接受12年教育的人比接受11年教育的人的收入增加12%,接受16年教育的人比接受11年教育的人收入高出65%。”
上重點大學
是不是比普通大學,回報更高?
多上一年學本身就對未來的收入有影響,那讀北大清華、常青藤這樣的名校,是不是比讀普通大學有更高的收入影響?
在美國,進入四年制私立大學讀書,平均每年要支付3萬美元左右的學費;
如果要進入哈佛大學或麻省理工學院這類世界級名校,學費是5萬美元左右;
而如果在所在州讀公立大學,所支付的學費每年大概不到1萬美元。
讀名校的花費明顯更高,那是不是回報也會更高?這是教授們研究的另一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知道,不能直接把上過常春藤盟校的畢業生,與公立大學的畢業生在畢業20年後掙取的收入進行比較,這也會犯因果關係不乾淨的錯誤。
最好的辦法是讓同樣一個人在這兩種狀態下進行比較,一種狀態是上常春藤盟校,一種狀態是上所在州的公立大學,然後比較在這兩種狀態下20年後的平均收入水平。
但是,用腳趾頭也想的出來,這種研究不現實。
那兩位經濟學家是怎麼做的呢?他們是這樣進行的:
他們選取那些都參加了美國的高考,在數學和閱讀方面的成績(SAT)都是1400,都向哈佛大學和州立大學提交了入學申請,都被這兩所學校錄取的幸運兒。
然而,他們中有一些因為各方面的原因沒有去哈佛(比如州立大學提供了更誘人的獎學金,或者州立大學離家更近等等),去了更便宜的州立大學。
而有一些選擇去讀更昂貴的哈佛大學。這兩組就是非常好的比對物件。
當然了,教授們還剝離了一些其他的變數,這個研究過程比較複雜,就不介紹了。
最終兩位教授的研究結果表明:
給定學生的大學申請數量以及所申請大學的選拔水平,同時控制其他一些反映個人能力和家庭背景的控制變數,選擇藤校或公立大學的學生在未來收入上並無顯著的差別。
所以,如果你曾經有可能上北大清華,但因為各種原因只去了普通大學,大可不必後悔自己錯過了很多,也許你什麼都沒有錯過,錯過的僅僅是自己的不甘心而已。
繼續昂揚鬥志去生活吧。
上重點中學
是不是比普通中學,回報更高?
雙減之前,大家見過太多海淀瘋狂雞娃家長的文章了,瘋狂的博主會拿上早培、早早培的孩子標準,來給普通孩子設定達標線,什麼PET,什麼各種奧數杯賽全部上陣。
理由當然就一個,上海淀六小強,肯定比上普通學校好。
那我們繼續來看諾獎得主的研究。
美國也有名校痴迷徵。在波士頓和紐約的公立學校系統中,同樣有一些類似於海淀六小強的精英學校。
與大多數其他美國公立學校不同,精英學校的申請者要根據競爭性的考試成績來進行選拔。為進入這些中學就讀,美國的孩子一樣要經歷激烈的競爭,才能有機會獲得有限的入學名額。
所以,全世界有存在一樣的雞娃。
經過殘酷的選拔才能進入波士頓和紐約精英高中的學生,在美國的大學入學資格考試成績方面表現向來不俗,遠遠高於普通的公立高中,這就好比海淀六小強的學生一半以上去清華北大一樣,讓家長們趨之若鶩。
是重點中學的教學方式很好,導致了大學考試的高分?
還是這些能夠進入精英中學學習的孩子們,本來就天資聰穎,如果把他們放在普通的公立中學,他們未必就比現在的表現差?
這就是前面說的因果關係“不乾淨”了。
教授們是這樣做研究的,他們使用的一種方法叫做“斷點回歸”,什麼意思呢?
為了讓大家更理解,我拿中國的情況來打比方:
教授們把中考中,比六小強招生分數錄取線剛剛高出幾分以內的學生,和剛剛低出幾分以內的考生挑出來,分成兩組,那麼,這個錄取分數線就是一個斷點。
在斷點回歸方法研究下,諾獎得主研究得到的發現是:
進入這些精英中學學習,相比於在普通公立高中學習,並沒有使學生取得更為優秀的大學入學資格考試成績。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孩子因為幾分之差沒去六小強,最終去了普通中學,你大可不必過於惋惜孩子錯過了逆天改命的機會。
因為那些僅以數分之差而進入精英高中學習的學生,相比於僅以幾分之差名落孫山而進入普通公立學校學習的學生,在考大學的時候,他們絲毫沒有表現出更加出色。
讀書和教育,本身就是目的
其實教授們的三個研究又迴歸到了一個最本質的問題,也是我經常和大家聊的:
讀書本身,對提高一個人的見識、格局,有極大的幫助。而當一個人的見識、格局提高了,還愁賺不到錢嗎?
別說學生時代在學校裡多接受一年教育,會對未來的收入水平有提高,即便人到中年,多看幾本好書的帶來的愉悅也會比刷抖音看奶頭樂的短影片更高。
但是,別忘了讀書和教育本身的初衷是培養一個健全人格的人,培養一個享受知識帶來的最單純愉悅的人,對於這樣的人來說,名和利,不需要費盡心思的去追逐,而是順帶手自然而然的事情。
或者,我們應該這樣說:
讀書和教育,他們本身就是目的,如果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始終就秉持著這樣的初心,而不是被各種外在的標準所綁架,也許,孩子會更容易接近幸福、自由和成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誕視(ID:danjiededanshi)做更有品味的父母。
誕姐:教育媒體公眾號“帝呱呱星球”創始人,著名投資人,曾為知名律師事務所律師。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