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天山網
【第一觀察】
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員工操作無人機對棉田進行植保(8月15日攝)。
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員工駕駛收割機採收工業番茄(9月3日攝)。近年來,昌吉回族自治州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新疆農業博覽園員工在植物工廠管護飼草(8月15日攝)。圖片均由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湯永攝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劉毅
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身力氣百身汗是傳統農業留給人們的印象。在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資訊科技與傳統農業不斷融合的當下,這種傳統認知正在被顛覆,“聰明”高效的智慧農業,成為現代科技重塑傳統產業的鮮活樣本。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要“建設智慧農業”“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可以說,智慧農業已成為全球現代農業發展的大趨勢,沒有資訊化就沒有現代農業。作為我國農業大區,新疆各地各部門正圍繞自治區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積極推進“網際網路+”現代農業融合發展,普及現代資訊科技在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領域的應用,為新疆一產上水平,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播下“智慧之種”。
農業變“聰明” 生產更高效
2021年,博樂市貝林哈日莫墩鄉決肯村的棉田旁安裝了一個個大型儲水罐,密集佈設在田裡的滴灌帶匯聚於此,水和肥料透過精確配比,被輸送到每一株棉花的根系。
這是一套完整的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系統,不僅具備傳統滴灌節水節肥的功能,系統還可以根據土壤情況,制定最科學的施肥方案,提高施肥效率。
如今,大水漫灌的場景在農業生產中已很難見到,取而代之的是田間安裝的感測器和各類飛速傳送的資料,讓農業生產更加智慧高效。
“過去棉花地澆水要靠人盯著,水不能多也不能少,十分耗費人力,現在透過手機就能操作,省時省力還精準。”決肯村黨支部書記孫迎春說,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系統可以精確補充棉花生長中缺少的養料,在提高棉花品質的同時,降低每畝地農藥化肥成本100元左右,棉花平均單產可提高50公斤,實現增收近200元。
為決肯村提供智慧灌溉技術的是新疆慧爾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慧爾農業結合新疆農業生產實際情況開展技術攻關,研發出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系統,獲得了多項實用新型專利。
該公司副總裁馬吉偉介紹,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系統依託企業搭建的大資料監管及物流體系,根據農戶種植農作物種類及需求提供專業施肥方案,從肥料生產運輸到施肥灌溉都不需要農戶參與,實現全程智慧化執行。農戶只需下載手機軟體,居家就能實現農田管理。
截至目前,慧爾農業研發的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系統已在全疆各地推廣使用超過100萬畝。根據資料統計,使用這套系統每畝地可節省人工30元至50元,功能性肥料利用率提高30%以上,實現節水20%左右,為農業節本增效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智慧灌溉、植保無人機智慧噴藥等先進技術在新疆農業農村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促進了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降低了生產成本,增產增收效果十分明顯。“十四五”時期,新疆將進一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和構建集實時感知、智慧決策等功能於一體的智慧農業體系,實現農業高質高效和農民增收。
市場有資料 銷售更順暢
農業提質增效最終要促成農民增收,打通市場銷售環節、暢通農產品增值渠道是重中之重,這是傳統農業的短板,卻是智慧農業的“長板”。
2021年,莎車縣新梅喜獲豐收,一大批高品質新梅透過冷鏈物流銷往全國各地,打出了品牌特色,也富裕了農民。
“2020年新梅一公斤賣6元錢,2021年賣到18元,實現了豐產增收。”莎車縣阿拉買提鎮蘇蓋提力克村村民努爾麥麥提·托克蓀高興地說,如今,種植新梅只要品質過硬,不僅不愁銷路,還能實現優質優價,不用再擔心銷售環節的風險。
努爾麥麥提家的新梅能夠實現順暢銷售,得益於對新梅精心管理形成的高品質,更得益於合作社的訂單生產模式和新疆果業集團有限公司建立的順暢銷售渠道。
近年來,為將林果資源優勢加快轉化為品牌優勢、競爭優勢,新疆啟動了特色農產品疆內收購和疆外銷售“兩張網”建設。目前,新疆果業集團已在新疆林果主產地建成11個大型倉儲加工交易集配中心,構建起從基地、加工、交易、倉儲物流到終端銷售的全產業鏈聚集性發展平臺。2020年,新疆果業集團購銷、交易農產品規模達200萬噸,帶動100多萬農村人口增收。
能夠支撐“兩張網”高效運轉的,其實還有一張智慧化的資料資訊網。新疆果業集團副總經理翟開元介紹,在“兩張網”建設中,新疆果業集團透過科技與服務賦能,著力打造一體化農產品流通和農業大資料綜合服務平臺,為新疆特色林果產業鏈上的生產經營主體提供多元化的大資料服務。
“透過平臺實時釋出的價格行情,引導果農進行電子交易結算,在優果優價的同時,讓果農‘果出手、錢到手’,幫助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的收益。”翟開元說,平臺還提供B2B交易撮合、供應鏈金融、倉儲加工物流等配套服務,為特色農產品實現順暢銷售保駕護航。
更加智慧的“兩張網”為新疆瓜果飄香全國提供了有力支撐。2018年至2020年,全疆年均外銷果品640多萬噸,佔年產果品總量的80%以上,林果業已成為帶動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產業。今後,新疆將深入推進“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作,構建運轉更加高效協調的現代農產品產銷對接體系,讓新疆特色農產品“走出去”的路越來越寬。
農村有服務 生活更便利
益農資訊社,一個出現在新疆農村的新面孔,讓智慧農業不僅在農業生產環節嶄露頭角,也登上了農村全面發展的大舞臺。
2020年以來,新疆加大資訊進村入戶工程推進力度,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塔城地區、阿勒泰地區等地建設村級益農資訊社站點761個,努力打通“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惠民服務通道。
托里縣阿克別裡鬥鄉阿克別裡鬥村村民陳藍友如今有了一個新身份——益農資訊社資訊員,職責是幫助村民享受便利資訊化服務。
“益農資訊社建立後,我可以透過網路學習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再將這些技術向村民普及。”陳藍友說,資訊服務帶來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除了學習技術,2021年他還透過益農資訊社平臺,幫助村民銷售蔬菜1.5噸,解決了村裡庭院經濟產品銷路不暢的難題,幫助多位村民實現增收。
作為新疆資訊進村入戶工程的自治區級運營商,新疆西域傳奇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在建設鄉村資訊服務網路的過程中,把為農民提供便捷高效資訊服務作為著眼點和落腳點,切實提高農民運用資訊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增收致富的能力。
該公司副總經理張國強介紹,企業按照自治區統一安排部署,在建設益農資訊社的過程中,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建設與賦能並重,完善智慧鄉村大資料生態鏈。透過開展農業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服務、培訓體驗服務等提高農民現代資訊科技應用水平,為農民提供便捷、經濟、高效的資訊服務。
“如今只要在手機上開啟微信小程式新疆智慧鄉村資訊服務平臺,就可以線上獲得農產品銷售、農業技術推廣、法律諮詢等資訊服務。”張國強說,新疆在建設益農資訊社的過程中堅持線上線下融合,加快實體農業的資料化、線上化改造。透過與郵政、通訊運營商、農村信用社等單位合作,益農資訊社已成功嫁接農產品代銷、網路代購、電費代繳等10餘類服務職能,服務水平和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今後一個時期,新疆將推動整合服務資源、豐富服務內涵、保障服務質量,加快“網際網路+村級服務站”發展,力爭在2021年底前完成1000個村級益農資訊社建設工作,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全方位的資訊服務。
點評經緯
為智慧農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劉毅
智慧農業是以資訊和知識為核心要素,透過網際網路、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現代資訊科技與農業深度融合,實現農業資訊感知、定量決策、智慧控制、精準投入、個性化服務的全新農業生產方式,是農業資訊化發展從數字化到網路化再到智慧化的高階階段。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方興未艾,物聯網、智聯網、大資料、雲計算等新一代資訊科技加快應用,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引發經濟格局和產業形態深刻變革,智慧農業發展正迎來難得的機遇。同時,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新疆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產業結構最佳化發展、發展動能加快轉換,這些都為智慧農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在這一背景下,新疆農業生產智慧化應用逐步擴大,管理數字化能力、服務線上化能力穩步提升,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揮了積極作用。
眾所周知,種子、裝備和資訊科技是現代農業的三大科技要素,智慧農業則是三大科技要素完美融合的結果,已成為全球現代農業發展的大趨勢。當前,新疆總體上還處在智慧農業發展的起步階段,還存在整體規劃缺乏、創新性農業商業模式匱乏等短板,需要從頂層設計、制度機制、政策體系等方面著手,積極營造適應智慧農業發展的制度環境,為智慧農業發展保駕護航。
同時,各有關部門要著力培育智慧農業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實現生產智慧化、管理資料化、經營網路化和服務線上化,打造全面系統的智慧農業產業體系。相信透過新疆上下的共同努力,新疆智慧農業一定能夠實現發展新突破,為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強大動能。
本文來自【天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