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8月的一天,英國救撈公司和廣州救撈局合作,想在陽江海域尋找東印度公司的“萊茵堡號”沉船。
結果萊茵堡號沒撈到,卻撈出了一條鎏金腰帶。
這條金腰帶長1.7米,造型獨特精美,現作為國寶收藏於廣州博物館。曾在2018年的《國家寶藏》節目裡出現,由岳雲鵬擔任國寶守護人。
深海里撈出這麼一條價值連城的金腰帶,事情肯定沒這麼簡單。救撈隊員往下一挖,還真挖出了一艘巨大的古代沉船。
經水下考古隊初步鑑定,這是一艘南宋時期的遠洋貿易貨船,船上裝滿了瓷器、玉器、金器等文物,預計超過6萬件儲存完好,擁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
這一發現立刻讓國內外考古界炸開了鍋,這可是無法估計價值的國寶啊。
隨即,中國水下考古事業的創始人餘偉超先生,把這首南宋沉船命名為“南海一號”。
但是這艘沉船在26年之後才被打撈上岸,這是為什麼呢?
我是龍門科學棧,您的支援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懇請您的點贊、關注和轉發,也就可以留下意見以供討論。
國寶沒有打撈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那時候的中國還沒有打撈的技術和財力。
既然不能打撈上岸,那就只能保護起來。先是設定警戒線,防止私人下水盜寶,同時散佈訊息稱,這片海域曾有人埋下過水雷。
因為當時的私人盜寶活動相當猖獗,尤其是在歐美,有兩個人可以稱為盜寶之王。
一個是美國人梅爾·費雪,他打撈過“阿託查夫人號”沉船,另一位是英國人邁克·哈徹,他打撈過歌爾德瑪爾森號沉船。
這個英國佬哈徹,不但讓中國人恨得牙癢癢,還間接促進了中國水下考古機構的建立。
中國南海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它見證古代中國遠洋貿易的繁榮,也見證了許多商船的落幕,根據考古專家的考證,南海的沉船超過了2000艘,而上面的貨物大多數是瓷器。
這些埋藏在深海的文物,引來眾多海外盜寶賊的打撈和盜賣,哈徹就是其中最瘋狂的一個。
1970年,他在澳大利亞專門成立了一家打撈公司,專門打撈二戰中沉沒的軍艦和商船,辛辛苦苦幹了10年也沒能發財,直到他在報紙上看到,菲律賓漁民在海里撈出中國瓷器。
這讓他嗅到了商機,他立刻趕往中國南海開始尋寶探險,沒想到第一次就讓他幹了一票大買賣,他找到一艘15世紀的沉船,撈出2萬多件完整的精美瓷器。
這一次讓他獲利數百萬美元,暴利讓哈徹決定紮根南海掘金,不但僱傭了最專業的考古團隊和最先進的打撈裝置,還掌握著最齊全的古代航海圖資料。
中國南海的沉船文物,被他大量盜走販賣。但這還不足以讓國人對他恨得咬牙,畢竟哈徹的盜寶團隊有著真本事,我們只能悲嘆自己能力不夠,不能保護好老祖宗留下的寶貴遺產。
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國人對哈徹憤恨交加。
哈徹和打撈的瓷器
1984年,哈徹在東印度公司的檔案館裡,找到了“南京號”資料和航線圖,根據資料很快推算出的沉船地點。
這一次,他撈到了90萬件瓷器和125塊金錠!
文物收藏講究的是物以稀為貴,哈徹為了抬高瓷器的價格,不管它們背後的含義和研究價值,
砸碎了其中的60多萬件,甚至連沉船也一起被毀掉扔進大海,只保留了23.9萬件青花瓷。
兩年後,荷蘭的佳士得拍賣公司對這批文物進行了拍賣,訊息傳回國內引起反對輿論,國家文物局想要阻止,奈何沒有掌握哈徹盜寶的證據,而且國內對文物保護的法律也不完善。
沒有任何辦法的文物局,只好湊了3萬美元,派了兩位瓷器專家趕往拍賣會。然而拍賣會現場人滿為患,有價值的瓷器賣價一路飆升,三萬美元什麼也買不了。
兩位專家在拍賣會上心如刀割,哈徹這次賺了2000多萬美元,並且一夜成“名”,只不過是惡名,哈徹在考古界臭名昭著。
這次拍賣會也成了中國考古界的恥辱,在這種背景下,我國下定決心成立水下考古隊,對遺址沉船裡的文物進行發掘和保護。
於是在1987年,我國成立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由於缺乏經費,就連前期下海對古船考察的資金,也是由香港民間組織無償捐助的。
所以南海一號的打撈也就被擱置了,這一擱置就是20年。
2007年1月26日,考古隊展開了最後一次海底勘察,隨後進行了為期九個月的打撈,打撈費用達到了1.5億元!
為什麼打撈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這麼大呢?
按照國際慣例,打撈沉船一般採用的是分批次打撈。也就是在水下把船體切割成多個部分,逐一打撈上岸後再拼接成整體。
但是南海一號是木質結構,並且在海底沉寂了800多年,出於對文物的保護,國家決定用整體打撈法。
先打造一個鋼鐵沉箱罩住船身,然後在沉箱底部插入36根鋼樑,最後再用起重船把沉箱拖上岸。
這個難度就相當大了。
首先是南海一號長達41.8米,寬11米,高約4米。所以打造出來的沉箱相當於一個籃球場大小,重量達到了530噸。古船滿載達到了800來噸,加上淤泥和海水,總重量達到了1500噸左右。
想要把這個龐然大物可不容易,為此國家專門設計了“華天龍”號起重船,是當時全亞洲最大的起重船,造價達到7個億,最大起重能力達到4000噸。
按理說,沉箱的重量應該很輕鬆壓進淤泥,可以完全罩住南海一號,由於沉積太久,最後兩米始終難以壓進去。即便是加了4000噸重的水泥塊。
那就只能挖開沉箱周邊的淤泥,但是海底能見度極低,打撈隊員只能靠摸索作業,這個過程耗時75天。
在沉箱完全罩住南海一號後,再在底部插入15米長的鋼樑,要對齊兩邊的孔,誤差要控制在1釐米之內。
結果第一根鋼樑就被淤泥頂彎了,打撈現場陷入一片沉寂,聰明的工程人員決定把鋼樑頭改尖,並加上水泵,用高壓噴水一點一點衝開淤泥。
第一根鋼樑成功穿過,整整花了13天時間!而海底穿梁技術則成了廣州打撈局的獨門絕活。
隨後又把剩下的鋼樑穿過沉箱,在歷時9個月後,2007年12月22日10點整,南海一號出水儀式正式開始,央視進行了全程的現場直播。
沉睡800多年的古船,再一次重見天日。
最後它被拖入了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博物館可以說是專門為南海一號修建,耗資1.5億,每年還得花2000萬的運營費。
這麼一算,總花費超過了3億。
這麼不計成本的打撈一艘沉船,值得麼?
南海一號被打撈後,考古人員整整清理了12年的時間,總共清理出18萬多件文物!其中大部分是瓷器,還有少量的金銀器皿、玉器和銅器。
按照國際文物市場的定價,南海一號上的瓷器,一個可以賣到數十萬美元。
也就是說,南海一號價值3000多億美金,這個人民幣2萬多億!恆大有了這艘船,債務肯定是不愁了吧。
不過,文物對於我國來說都是非賣品。它的意義也並不是用錢可以衡量的。
南海一號是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它既是傳承,也代表未來!值得我們花再多的錢去守護!
這是中國人的信仰、情懷和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