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一年只結一次果,不少果農守著大片土地卻只能賣一茬錢。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在馬井鎮吳瓦房村,一種複合型套種養殖模式正在摸索試驗中:在梨樹林裡套種經濟作物,利用林間空地養魚,充分盤活土地資源,打好空間差,念活“致富經”。
2020年,蕭縣東澤天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毛衛東流轉了二百多畝土地試驗栽種新品種早熟梨蘇翠1號,這個品種一般栽植2年左右掛果,但在魚塘肥水的灌溉下,今年就掛果了。“我們去年剛開始投建,今年就開始陸續掛果了,這是非常難得的!”說起肥水灌溉養梨產生的效果,毛衛東很自豪,“進入豐產期畝產可以達到一萬多斤,畝產效益能達到3-4萬塊錢。”
魚塘肥水灌溉、塘底淤泥肥土,給梨樹充足營養;梨樹林按照2*4米的規模規範化種植,其間套種固氮類作物大豆,節省氮肥施用。在毛衛東的套種養殖模式下,梨、魚、林間作物和諧共生,確保在每年梨成熟下市之後,也能有穩定的經濟來源。
“我們用高密度的迴圈水養魚,現在養殖了3000尾黑魚,效益能達到8萬塊;另外還養殖了觀賞泥鰍——黃金鰍,養了一百多萬尾,與當地淘寶商家、直播帶貨平臺聯絡,透過網路渠道銷售產品,按尺寸大小,一條觀賞泥鰍售價在5-30元,相當可觀;現在我這裡大豆種植面積也達到120多畝,大豆屬於固氮型植物,對梨樹的幫助相當大,今年畝產預計能超過五百斤,能達到一千五百塊左右。”毛衛東說。
這種複合型種養模式得到了當地農業相關部門的關注,毛衛東修建的十二個魚池領到了每池1000元的補貼,這大大激發了他幹事創業的熱情。“到明年我打算投一個魚菜共生的專案,弄無土栽培,未來園子整體會展現集採摘、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於一體的模式,打造成一個現代化農業科教基地。”毛衛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