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期,有一個名叫山德攸的讀書人,家鄉被金兵肆虐,父母死於戰亂,他只得隻身一人,去投奔姑母。姑母是道觀裡的女道士,聽聞侄兒的慘遇,找到主持道長商量,把後院的一排房屋,騰出一間,收留山德攸。
主持道長思慮再三,最終同意了,不過定下一條規矩,不準山德攸在道觀裡隨意走動,畢竟道觀裡有許多年輕的女道士,以免生出事端。姑母答應下來,把山德攸安置好後,叮囑他只能在後院裡活動,一日三餐,由她送來。
山德攸每日在屋裡讀書,累了便在後院裡散步,日子過得倒也安逸。然而,這一天,一陣琴聲傳來,從此打破了山德攸內心的平靜。琴聲優美動聽,像一隻爪子,抓撓著他的心,讓他按捺不住。於是,他大著膽子,循著琴聲,走出後院,來到了旁邊一座院子裡。
只見一名年輕貌美的女道士,正坐在花樹下撫弄瑤琴。山德攸不由得看痴了,一曲終罷,他鼓掌叫好。女道士抬眼一看,眼前站著一位翩翩少年,驚訝地問道:“你是誰?”
山德攸上前行禮,自報家門。女道士笑著說:“你來了許多天,我還不知道呢。”於是,兩人便坐下交談起來,女道士講起了自己的身世。
她本是官宦之女,姓索,因為金兵來犯,父母死於亂兵刀下,她隨著逃難的人群南下,流落街頭。恰好主持道長下山,遇見了她,便收她為徒,留在道觀裡。
索道姑很是健談,兩人談笑風生,好不歡快。也難怪,道觀裡都是修行的女道士,平時不苟言笑,索道姑正值青春年少,遇見翩翩少年,自然心情愉悅。
過了不久,姑母匆匆趕來,把山德攸拉到後院,訓斥一頓。旁邊院子是道姑們的住宿之所,他一個男子,怎麼能進入這種是非之地呢?山德攸趕緊認錯,姑母這才消了氣,叮囑了幾句,匆匆離去。
但是,山德攸獨坐書房,卻怎麼也靜不下心來,腦海裡盡是索道姑的身影。有時候,他手捧書本,眼睛卻總是望向門外,希望能看到索道姑的出現。過了兩天,他的願望終於成真了,索道姑走了進來。
原來,索道姑也在思念山德攸,見他沒有出現,便來後院找他。山德攸大喜,急忙讓座,兩人坐下閒談起來。索道姑從小讀過書,略懂詩詞歌賦,兩人相談甚歡。
這以後,間隔三五天,索道姑都會來一趟,和山德攸閒談。兩人彼此心裡有意,眉目含情,只不過彼此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而已。
這一天,兩人正在敘談,主持道長帶著幾個女道士,急匆匆地趕了進來,把兩人呵斥一頓,斥責他們不守禮法。然後命令幾個女道士把索道姑架走了。
姑母擔憂地說:“你如再惹出事端,這裡便待不下去了。”山德攸低頭不語。
過了幾天,山德攸沒有看見索道姑,便大著膽子去探望,發現兩個院子之間,新安裝了木門,上面掛著鎖。
等到姑母送飯時,山德攸便問起門的事,姑母講,索道姑不聽管教,吵嚷著要還俗,被主持道長關了起來。主持道長擔心青年男女之間,把持不住,幹出出格的醜事,便安裝了門鎖,杜絕往來。
姑母走後,山德攸便擔憂起索道姑起來,茶飯不思。到了晚上,他越過院牆,來到索道姑的住處,在窗戶邊低聲呼喚。索道姑聞聲開啟窗戶,山德攸爬了進去。
兩人多日未見,彼此牽掛,再也不管不顧了,相擁在一起,互訴衷腸。過了不久,主持道長帶人闖了進來,把山德攸捉拿起來。原來她早就派人暗中盯著索道姑,山德攸的到來,早就被那人發現。
道觀裡再也容不下山德攸了,第二天,他收拾行李,辭別姑母,下了山。臨上船時,他回頭望著山頂的道觀,心裡無比酸楚,心裡默唸,“別了,索小妹,今生恐怕再無相見之期了。”
船伕幾次催促開船,山德攸嘆一口氣,正要回艙,忽然看見索道姑急匆匆地趕來。他急忙呼喚船伕停船,跳上岸,迎著索道姑跑去。只見索道姑臉色蒼白,氣喘吁吁,衣衫不整,赤著雙腳。
山德攸心疼地扶住她,問道:“你怎麼來了?”索道姑哭著說:“我要是不來,今生再無相見之期。如今為了和你在一起,顧不了許多了。”原來,她聽說山德攸被趕走,偷偷地從道觀裡跑出來了,決定跟著他回去,再也不分開。
回到老家,索道姑脫了道裝,對外稱索氏。兩人舉辦了婚禮,結成夫妻。日子雖然艱苦,但是兩人情深意長,苦中有甜。後來,兩人生了三個兒女。
過了六七年,山德攸的姑母過五十大壽,他決定送壽禮到道觀裡,去給姑母拜壽。他和索氏一說,索氏也想念師父,當即同意一起回道觀裡探望。準備好壽禮,他們一家五口,租了一輛馬車,啟程去了道觀。
在路非只一日,這一天到了道觀。女道士們出來迎接,看見索氏一副俗世人的打扮,大驚失色,趕緊去向主持道長彙報。主持道長不相信,索道姑一病六七年,躺在床上半死不活的,怎麼會和山德攸在一起?怎麼可能還生了幾個小孩?莫非看走了眼?
主持道長帶著眾人去看病中的索道姑,正遇見索道姑。原來,有個和索道姑關係好的女道士,跑去和她說知此事。索道姑原本痴痴呆呆的,聽說此事後,卻恢復了正常的樣子,站起來笑眯眯地往外走。
到了院裡,索道姑和索氏走到一起,合二為一。索氏所穿的俗世衣物落在地上,索道姑恢復正常,跪在主持道長面前,講了這些年的遭遇,請求她原諒。
原來,索道姑的魂魄,離開身體,跟著山德攸回去結婚生孩子了。大家得知真相,紛紛向主持道長說情。
主持道長嘆一口氣,說道:“你既然貪戀紅塵,況且生米已經煮成熟飯,為師就成全你吧。”當即歸還了索氏的出家文書。過了幾天,索道姑跟著山德攸回去了。
後來,這件離奇的事情,被女道士們傳了出去。有一個好事者,記錄下來,流傳到了後世。
本故事採用了魂魄的元素,在於借事喻理,勸喻世人,與封建迷信無關。
歡迎大家關注點贊推薦評論,你的支援,就是我堅持的動力源泉!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