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14日訊息(記者張棉棉 宋康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組合體近日已轉運至發射區。目前,發射場設施裝置狀態良好,後續將按計劃開展發射前的各項功能檢查、聯合測試等工作。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飛船系統產品保證經理鄭偉接受中國之聲獨家專訪,覆盤神舟十二號返回關鍵節點,神舟十三號將吸取哪些重要經驗再出發?目標星辰大海,神舟飛船未來將實現怎樣的美好願景?
9月17日,神舟十二號飛船返回艙穩穩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鄭偉在現場見證了這次完美的迴歸,原本正在忙碌神舟十三號任務的他,為了給神舟十二號任務畫上圓滿的句號,特別是返回艙首次選擇在東風著陸場著陸,他毫不猶豫地暫時放下手裡的工作,和團隊一起緊盯“返回”。
鄭偉說:“看返回的過程很驚心動魄,懸著一顆心,很關心下一個動作是不是能夠準確執行到位。看完了之後,感覺一塊石頭落地,整個過程完成得很好,我們產品的表現還是非常完美的。”
除了首次具備從不同高度軌道返回東風著陸場的能力,神舟十二號實際打破了我國多項航天紀錄——首次實施載人飛船自主快速交會對接、首次實施繞飛空間站並與空間站徑向交會、首次實現長期在軌停靠、首次具備天地結合多重保證的應急救援能力,這一個個“首次”對接下來我國載人航天,特別是為即將執行的神舟十三號任務提供了重要的經驗借鑑。
鄭偉介紹說:“我們這一次初步完成了航天前輩們當年的宏偉規劃。同時也意味著中國的空間站真正進入到了一個在軌工作或者投入在軌應用的狀態。”
返回艙再入大氣層的時候,和大氣有劇烈的摩擦發熱,就像流星一樣,帶著火光高速奔向地球。鄭偉透露,其實開始的時候,返回艙後面還有一個火球,這是已經完成制動減速任務而拋掉的沒有防熱保護的推進艙。“相當於在攝像機裡能看見兩個火球出現,因為它沒有防熱的保護設計,所以它就像煙花一樣很快就燒沒了。”
自己乘坐的返回艙是一個火球,後面還跟著一個火球,對坐在艙內的航天員們來說,無疑對身體和心理都是巨大的考驗。生死一線間,航天員們選擇了對飛船和研製者們的無條件信任,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沒有讓他們失望。
鄭偉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聽到指令長聶海勝對另外兩個航天員說了一句話,我覺得很感動,他說‘真金不怕火煉,沒事’。我覺得這句話表現出航天員對我們的深深信任。”
這份沉甸甸的信任是動力,也是責任,讓他們在空間站接下來的任務中,可以走得更穩、更遠。鄭偉介紹,神舟十三號是對神舟十二號的繼承,同時技術上也更加成熟了。他說:“神舟十二號是我們首次採用快速對接的方式跟空間站在它的前向對介面對接。而神舟十三號採用徑向對接,即相對於地球來講,空間站是三個座標軸對地的狀態下,神舟十三號從下方對上去,二者飛行軌跡不同,因此控制起來也會有差異。此外,就飛船本身來講,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三號為同一批次投產,只有個別材料和器件有細微差別。”
不過,航天事業本身就是一直追求卓越的過程,根據神舟十二號任務,接下來的神舟飛船改進的空間依然存在。鄭偉總結,未來還要仔細分析整個飛行和返回過程中的全部資料,然後和理論值進行對比。
航天員們在空間站的工作和生活是我們看向未來的一扇窗。而空間站工程,就是要長期有人在軌進行各項生活,並進行空間技術實驗,近期目標是神舟飛船要把一批批航天員送到空間站上去,然後再把他們安全地帶回地面來。未來,目標星辰大海,神舟系列飛船必將把中國人送到更遠的太空。
鄭偉說:“這些實際都是為了探索更遠的宇宙,讓我們能夠跨出地球的範圍到月球、火星去,甚至為將來邁出太陽系積累經驗、做準備。”
隨著我國空間站建設不斷推進,世界也在讚歎中國速度,但是鄭偉的回答是,作為航天人,實幹遠勝於排名。鄭偉說:“特別是最近20年,我們的進步非常神速,比如我們已經完成了首次火星探測,後續的載人登月也在計劃之中,這是一個客觀事實,無可否認,也沒有必要去否認。我們很客觀務實,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但是今天我覺得還是要冷靜看待現狀,多做一些實事,少比一些排名。如果我們保持這個狀態,三四十年後再來看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會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