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四大名菌之一,羊肚菌一度國際市場價格高昂。
“這兩年價格大幅下降,從1000多元降到了兩三百元,是源於人工種植技術水平的提升,才讓羊肚菌走進千家萬戶,人人都能吃得起。”提起羊肚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楊祝良一臉笑意。正是他和研究團隊一起,突破了羊肚菌人工種植的高產、穩產技術。
看似只是飽了口福、減少支出,可背後卻折射出真菌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相結合,讓百姓真正從中受益。
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期間,一場以“生物資源的利用和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採訪活動吸引眾多媒體。與會專家學者也從各自不同的領域,分享了他們透過科學研究與探索,使得多樣生物資源在開發與保護上,走出了一條和諧發展之路。
加強科學研究,真菌種植助力守護野生資源帶來經濟效益
全球已知的野生食用菌2500餘種,我國約1000種,而云南就有近900種。這裡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野生菌王國”。
文章開頭提及的羊肚菌,其產量極其有限,在國內外市場上供不應求,大量採集導致遺傳資源的瀕臨滅絕。
為了真菌資源的保護,2003年,一次偶然的科考,讓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楊祝良發現,在雲南麗江魯甸鄉,當地居民在人工種植羊肚菌。
這讓從事高等真菌多樣性及資源利用研究的楊祝良非常興奮,他隨即和團隊一起開展研究,將重要真菌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發揚光大。
研究人員持續開展了我國羊肚菌種質資源收集評價與優良菌種選育工作,取得了羊肚菌工廠化栽培的成功,為這類資源利用開創了新途徑。
透過15年的持續努力,研究團隊實現了標準化、規模化種植,在全國累計示範種植達16800餘畝,經濟效益達1.5億餘元,有效助力了邊遠山區產業脫貧和鄉村振興,顯著減少了對野生羊肚菌的採集。
可以說,羊肚菌的成功栽培,既發展了經濟,又保護了自然資源。
在採訪現場,遠端連線楊祝良的博士研究生劉建偉,更是有令人意外的驚喜。
“此時我們正在野外考察,”劉建偉在戶外的一片密林中介紹此次考察的成果。“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以往的10月份菌類基本沒有了,可這次我們收集到了300多個標本。”
劉建偉還展示了考察中的重大成果,找到了近30餘年未見的珍稀菌種“芳香鬼筆”,只見其比人的手掌還長,模樣看起來還和羊肚菌有些相似。
楊祝良對此解答說,菌子多了,反映的是我們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菌類對生存環境的要求很高,良好的環境才能提供適宜它們生存的空間。
不僅如此,野生菌還改變了人的命運。劉建偉就是楚雄的彝族青年,從小與野生菌打交道的他,走上了研究野生菌、促進鄉村振興和經濟發展的道路。
採訪中,楊祝良也表示,如何將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真菌資源研究好、保護好、利用好,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務。
“野生食用菌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但如果我們只是去採集、去直接利用自然資源,遲早一天會採光的。要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楊祝良進一步指出,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看到這些微生物的生態價值。
只有生態好了以後,這些我們看不見的真菌才能夠在森林中、在各種生態系統中發揮它應有的生態功能。“它的價值可謂是巨大的。”
楊祝良表示,我國科研人員也因此在科學雜誌上呼籲,將大型真菌納入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努力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做出應有的新貢獻。
利用植物天然特性開發生態產品,恢復性種植守護資源寶庫
一生致力於發掘和應用少數民族傳統知識,開發植物資源寶庫,“中國民族植物學研究的奠基人”、已近84歲高齡的裴盛基也透過“雲連線”的方式,現身此次主題採訪活動。
作為中國著名民族植物學家,裴盛基提出了“民族傳統文化信仰為保護自然生態作出重要貢獻”的科學觀點,把散落在雲南大地上的植物學智慧串連起來。
“如果不是在雲南工作、生活,我就認識不到那麼多植物,如果沒有云南的民族文化多樣性,我就認識不了民族知識的重要性。”在植物王國的海洋裡暢遊了大半輩子,裴盛基收集整理各民族豐富的鄉土植物學知識,並將其與民族文化相融合。
“傳統的生態智慧中蘊含著保護利用的理念,在當下,我們更要豐富文化的傳承,繼續為植物學的研究和多樣性保護積蓄力量。”裴盛基向媒體介紹起自己最新的“大動作”,那就是利用天然植物特性,開發研製民族護膚產品。
高山植物有得天獨厚的價值,比如跳蚤草,就有防蚊、消炎的功效。裴盛基介紹說,這種植物一度消失,而生態產品的開發,則對跳蚤草展開恢復性種植,確保了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利用。
就在今年7月,裴盛基還聯手小紅書網路平臺,開設了“裴爺爺講植物”的科普影片專欄,破圈出道。
“自然植物、優美生態的保護,需要公眾的參與。我希望利用自己的力量,推動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積極履行生物多樣性保護責任,正如此次COP15上習主席所言,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裴盛基如是說。
作者:中環報記者張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