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黃金的傳統回收率為 64%,不過研究發現最新基於氯化物的工藝可將回收率提高到 84%。黃金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金屬之一。它具有可塑性、導電性和非腐蝕性,被用於珠寶、電子、甚至太空探索。但傳統的黃金生產通常涉及一種著名的毒素--氰化物,這種毒素在一些國家已經被禁止用於工業用途。
芬蘭阿爾託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找到了取代氰化物的新工藝,該成果發表在《化學工程》上。
傳統上,一旦金礦被從地下開採出來,它就會被粉碎成粉末,並在一個叫做浸出(leaching)的過程中透過一系列的罐子。然後用氰化物將金從礦石中分離出來,進入浸出溶液。
在新工藝中,浸出和回收過程是用氯化物完成的,氯化物是食鹽中的兩種元素之一。該專案研究員、博士生 Ivan Korolev 說:“到目前為止,沒有人開發出一種從工業氯化物溶液中回收少量黃金的好方法”。
他繼續說道:“透過我們的工藝,我們使用氯化物能夠將黃金的回收率提高到 84%。相比之下,在我們的對照實驗中,用標準的氰化物工藝處理同樣的礦石,只能獲得 64% 的收益”。
新工藝被稱為電沉積-氧化還原法(EDRR),它結合了兩種提取浸出金的常用方法的優點:電解法和膠結法,前者使用電流來減少浸出溶液中的金或其他金屬,後者則是在溶液中加入其他金屬顆粒與金髮生反應。來自阿爾託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的 Mari Lundström 教授和大學講師 Kirsi Yliniemi 是其開發的幕後推手。
Korolev 表示:“透過 EDRR,我們應用短脈衝電流在電極上形成金屬薄層--在我們的案例中是銅--並引起反應,促使金逐層取代銅。該方法能耗低,不需要新增任何其他元素”。